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大数据与会展融合的“新媒体逻辑”

责任编辑:editor006 作者:卢迪 刘佳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05-16 17:12:21 本文摘自:中国经济网

2016年是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信息技术服务业融合创新、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我国信息服务业既面临着结构调整的挑战,又面临着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加速、新兴领域业务强劲增长的巨大机遇。当前,以大数据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服务业,正在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新兴支柱产业。

现代信息服务发展提速,传统会展亟待转型

近年来,我国鼓励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接连出台,推动产业发展提档增速。特别是在大数据领域,国务院发布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明确提出了大数据发展的重点方向和路径。此外,在重点行业应用领域,《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和《中国制造2025》相继出台,为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能源、服务、农业等领域融合创新营造了良好环境。

与此同时,现代信息服务业的产业规模发展增速也正在赶超传统信息技术业。2015年我国信息服务产业规模保持较快增长,基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业态、新业务、新服务的快速发展,带动产业链向高端不断延伸。2015年1至9月,我国信息技术服务实现收入16109亿元,同比增长17.5%,增速相较传统软件产品和嵌入式系统软件更是分别高出2.5和1.4个百分点。

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传统领域的融合,成为带动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的新方向和新机会。然而,概观我国现代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进程和融合步伐,尚未涉及传统会展业。我国会展行业尚处于传统服务业范畴内,亟待与信息技术加快融合,成为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进而跨入现代信息服务业行列。

“新媒体”变革的商业逻辑

在信息传播的视角下,会展不仅仅是“会展行业”自身,更意味着是一种传播渠道和传播载体。纵观全球新媒体发展历程,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是新媒体时代两个重要的里程碑。然而,对于会展行业来说,无论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都只意味着信息化的工具,会展业只能被其融合,依附于其商业模式,成为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业务之一,而并非会展行业自身的变革和创新。

“互联网+”的提出,为我国传统行业、传统领域的信息化发展进程提出了新要求、新命题;同样,传统媒体行业也面临着新媒体转型的关键问题,即党中央提出的“媒体融合”重大命题。然而不同的是,“互联网+”并非要求传统行业自身成为“互联网”,而是强调传统行业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信息化工具实现能力和效率的升级和提高;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化”则是要求传统媒体变革自身进而转型成为新媒体,而并非被新媒体融合。

与传统媒体面临着“新媒体”化转型蜕变的命题一样,会展业同样被赋予了时代使命。会展应定位于服务行业的“新媒体”,要为服务业的信息化进程提供动力和发展基础。会展业要用新的思维逻辑武装自己,通过新的技术变革自身,使传统会展成为具备信息化、移动化、数据化能力的“新会展”,开创“新会展”时代新的信息传播渠道、新的信息载体、新的传播手段、新的展现形式、新的会展服务模式创新。

大数据助力“新会展”转型

大数据在会展行业中的应用,能够为会展产业链各环节提供新的信息服务模式、创造新的价值;能够为会展行业的政策制定、商业运营、市场推广、公关营销、设计搭建、项目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和数据支持。

大数据与会展行业的融合,更进一步能够发挥其加速器和创新引擎的作用。在融合模式下,会展行业的产业链各环节不仅是大数据的使用者和受益者,也是大数据会展创新生态的组成部分。进而实现在大数据引擎的推动下,促进新商业模式产生,使整个会展产业转型和升级,而不仅仅是大数据提供服务所带来的市场规模增值。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国际大数据实验室(以下简称为“实验室”)在大数据技术及行业应用方面开展持续、深入的理论研究、技术研究及产品研发,致力于推进大数据在会展、影视、教育、文化等服务贸易领域,以及在国际传播、海外营销、舆情管理等场景中的应用。目前,“实验室”已自主研发了“观象台”和“启明星”等具有多维数据集成、可视化数据呈现以及深层数据挖掘能力的国际大数据系统平台,可以通过自动采集海外社交媒体、新闻媒体、垂直论坛、电商平台数据源,洞悉海量数据的多维关联,进行全球多语种语义分析。“实验室”下设的会展大数据研究中心,专门针对会展行业的大数据应用开展研究,探索适合中国会展行业的大数据技术平台与应用产品,推进会展大数据发展进程。

会展大数据应用产品能够在应用层面改善现有会展行业在商业运营、市场经营、业务管理等环节的决策模式,提高准确性、科学性和运转效率。例如,会展大数据应用产品将可以通过分析潜在参展商、观众的群体特征、信息渠道、偏好类型等维度数据,进行大数据市场调研,拓宽会展企业的意向客户数据库;通过关联分析、因果分析实现精准营销和精细化运营,改善企业的运营管理,让参展商和观众有更好的会展体验,增进双方更高效率的贸易合作。会展大数据应用还可以实现会展舆情监测管理、会展传播效果评估,能够让参展商及时感知观众、社会、政府的信息反馈,准确判断认知、态度和情感,进而调整市场战略策略,改善企业自身的产品和服务,实现有效传播和精准营销。

国际大数据助力中国会展走向世界 、服务全球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会展要获得长足发展就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走向世界;与此同时,置身于国际服务贸易中的“会展”,更是为中国各行各业走向国际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中国会展肩负着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的国际间合作与交流的使命;肩负着中国产品与国际市场对接、流通,中国品牌、中国企业树立国际影响力的使命;更肩负着促进国家形象在国际舞台上的树立影响力的重要使命。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国际大数据实验室目前已同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等海外顶尖高校的大数据领域科学家开展联合研究,对接海外先进大数据技术、应用产品、算法模型和前沿知识。“实验室”致力于以大数据技术应用为核心构建“新会展”体系;致力于大数据技术服务的“引进来”和大数据会展信息服务的“走出去”,为中国会展走向世界、服务国际发挥知识引擎、创新引擎和孵化引擎的价值和作用。

作者简介:

卢 迪 博士、副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国际大数据实验室副主任、会展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

刘 佳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会展大数据研究中心副主任

关键字:会展新媒体

本文摘自:中国经济网

x 大数据与会展融合的“新媒体逻辑”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大数据与会展融合的“新媒体逻辑”

责任编辑:editor006 作者:卢迪 刘佳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05-16 17:12:21 本文摘自:中国经济网

2016年是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信息技术服务业融合创新、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我国信息服务业既面临着结构调整的挑战,又面临着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加速、新兴领域业务强劲增长的巨大机遇。当前,以大数据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服务业,正在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新兴支柱产业。

现代信息服务发展提速,传统会展亟待转型

近年来,我国鼓励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接连出台,推动产业发展提档增速。特别是在大数据领域,国务院发布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明确提出了大数据发展的重点方向和路径。此外,在重点行业应用领域,《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和《中国制造2025》相继出台,为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能源、服务、农业等领域融合创新营造了良好环境。

与此同时,现代信息服务业的产业规模发展增速也正在赶超传统信息技术业。2015年我国信息服务产业规模保持较快增长,基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业态、新业务、新服务的快速发展,带动产业链向高端不断延伸。2015年1至9月,我国信息技术服务实现收入16109亿元,同比增长17.5%,增速相较传统软件产品和嵌入式系统软件更是分别高出2.5和1.4个百分点。

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传统领域的融合,成为带动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的新方向和新机会。然而,概观我国现代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进程和融合步伐,尚未涉及传统会展业。我国会展行业尚处于传统服务业范畴内,亟待与信息技术加快融合,成为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进而跨入现代信息服务业行列。

“新媒体”变革的商业逻辑

在信息传播的视角下,会展不仅仅是“会展行业”自身,更意味着是一种传播渠道和传播载体。纵观全球新媒体发展历程,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是新媒体时代两个重要的里程碑。然而,对于会展行业来说,无论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都只意味着信息化的工具,会展业只能被其融合,依附于其商业模式,成为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业务之一,而并非会展行业自身的变革和创新。

“互联网+”的提出,为我国传统行业、传统领域的信息化发展进程提出了新要求、新命题;同样,传统媒体行业也面临着新媒体转型的关键问题,即党中央提出的“媒体融合”重大命题。然而不同的是,“互联网+”并非要求传统行业自身成为“互联网”,而是强调传统行业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信息化工具实现能力和效率的升级和提高;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化”则是要求传统媒体变革自身进而转型成为新媒体,而并非被新媒体融合。

与传统媒体面临着“新媒体”化转型蜕变的命题一样,会展业同样被赋予了时代使命。会展应定位于服务行业的“新媒体”,要为服务业的信息化进程提供动力和发展基础。会展业要用新的思维逻辑武装自己,通过新的技术变革自身,使传统会展成为具备信息化、移动化、数据化能力的“新会展”,开创“新会展”时代新的信息传播渠道、新的信息载体、新的传播手段、新的展现形式、新的会展服务模式创新。

大数据助力“新会展”转型

大数据在会展行业中的应用,能够为会展产业链各环节提供新的信息服务模式、创造新的价值;能够为会展行业的政策制定、商业运营、市场推广、公关营销、设计搭建、项目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和数据支持。

大数据与会展行业的融合,更进一步能够发挥其加速器和创新引擎的作用。在融合模式下,会展行业的产业链各环节不仅是大数据的使用者和受益者,也是大数据会展创新生态的组成部分。进而实现在大数据引擎的推动下,促进新商业模式产生,使整个会展产业转型和升级,而不仅仅是大数据提供服务所带来的市场规模增值。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国际大数据实验室(以下简称为“实验室”)在大数据技术及行业应用方面开展持续、深入的理论研究、技术研究及产品研发,致力于推进大数据在会展、影视、教育、文化等服务贸易领域,以及在国际传播、海外营销、舆情管理等场景中的应用。目前,“实验室”已自主研发了“观象台”和“启明星”等具有多维数据集成、可视化数据呈现以及深层数据挖掘能力的国际大数据系统平台,可以通过自动采集海外社交媒体、新闻媒体、垂直论坛、电商平台数据源,洞悉海量数据的多维关联,进行全球多语种语义分析。“实验室”下设的会展大数据研究中心,专门针对会展行业的大数据应用开展研究,探索适合中国会展行业的大数据技术平台与应用产品,推进会展大数据发展进程。

会展大数据应用产品能够在应用层面改善现有会展行业在商业运营、市场经营、业务管理等环节的决策模式,提高准确性、科学性和运转效率。例如,会展大数据应用产品将可以通过分析潜在参展商、观众的群体特征、信息渠道、偏好类型等维度数据,进行大数据市场调研,拓宽会展企业的意向客户数据库;通过关联分析、因果分析实现精准营销和精细化运营,改善企业的运营管理,让参展商和观众有更好的会展体验,增进双方更高效率的贸易合作。会展大数据应用还可以实现会展舆情监测管理、会展传播效果评估,能够让参展商及时感知观众、社会、政府的信息反馈,准确判断认知、态度和情感,进而调整市场战略策略,改善企业自身的产品和服务,实现有效传播和精准营销。

国际大数据助力中国会展走向世界 、服务全球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会展要获得长足发展就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走向世界;与此同时,置身于国际服务贸易中的“会展”,更是为中国各行各业走向国际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中国会展肩负着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的国际间合作与交流的使命;肩负着中国产品与国际市场对接、流通,中国品牌、中国企业树立国际影响力的使命;更肩负着促进国家形象在国际舞台上的树立影响力的重要使命。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国际大数据实验室目前已同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等海外顶尖高校的大数据领域科学家开展联合研究,对接海外先进大数据技术、应用产品、算法模型和前沿知识。“实验室”致力于以大数据技术应用为核心构建“新会展”体系;致力于大数据技术服务的“引进来”和大数据会展信息服务的“走出去”,为中国会展走向世界、服务国际发挥知识引擎、创新引擎和孵化引擎的价值和作用。

作者简介:

卢 迪 博士、副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国际大数据实验室副主任、会展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

刘 佳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会展大数据研究中心副主任

关键字:会展新媒体

本文摘自:中国经济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