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徘徊在大数据时代门外

责任编辑:editor006 作者:张岚 朱玲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06-21 17:05:52 本文摘自:四川日报

高考志愿怎么选?最近,家住泸州市合江县的高三毕业生小刘和家长有了分歧。

父母和亲戚的做法,是拿来几本厚厚的高校介绍、往年录取分数线和专业排名分析,希望等分数出来后,带上这几本资料,一起去请教学校老师或是咨询机构。小刘的做法,则是在手机上下了10多个志愿填报软件,这些APP大多承诺使用了大数据技术,可以在一分钟内为你做出最好的志愿规划。

这类有着“大数据”时髦外衣的APP,能不能帮助一个高中毕业生在人生第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做出正确的选择?这个问题,没有权威答案。实际上,围绕大数据应用所产生的一堆问号,正频繁地出现在这个风口产业的每一个细分领域,推迟着大数据产业的“入门”时间。

徘徊门外

看似火爆,看似风起云涌,其实并没有真正进入到大数据时代

小刘下载的APP中,有一个叫做“完美志愿”,开发商是来自广东的爱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其渠道总监宋棋介绍,使用者在输入自己的全省排名、文理科、生源地、分数等基本信息后,30秒内就能得到一份自动生成的志愿表,当中包含录取概率预测、个人偏好筛选、性格职业匹配测试、就业前景分析、志愿策略选择。

“完美志愿”的后台,录入了历年来全国2500多所院校、1200多个专业、近500万职业方向,将这些来源杂乱的数据生成解决方案,计算量相当于13亿人算1000年。在这个手机软件的背后,是坐落在中山大学的全球最快“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

去年这个APP上线并提供免费试用,一月内浏览量突破3000万。这项应用的受欢迎,也催生了上百个同类软件的出现。利用大数据分析填志愿受追捧,折射的是大数据应用市场的火热。研究机构IDC预测,全球大数据与分析市场规模将由2015年的1220亿美元,在5年时间成长超过50%,并在2019年底达到1870亿美元的规模。

在电子科技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大数据时代》一书的译者周涛看来,原因显而易见——数据化时代不可抗拒,而爆炸式增长的数据和运算,没有办法通过“纸、笔和聪明的头脑”完成,必须动用计算机了。

达晨创投投资总监、大数据行业负责人窦勇从2014年起开始关注和布局大数据产业,目前共投资了18家,平均投资额3000万元左右,其中包括一家四川企业。在他看来,截至2015年底,全国真正从事大数据应用的创业企业不超过600家,且60%集中在北京中关村。如果为大数据编年,他认为2013年是概念出现,2014年是模模糊糊可以想象,2015年真正出现解决方案,2016年是真正从“1到100”加速的大数据元年。

在四川,2013年成立的数联铭品,2015年的营业收入比2014年增长20多倍。在过去的两年多里,这家初创公司将分公司开到了北京、新加坡、伦敦,在贵州设立了子公司。

四川还相继成立了大数据产业联盟和大数据发展研究会。在成都,几乎每个周末都有跟大数据有关的论坛和分享会。更不要说在四川的隔壁,贵州已获批建设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如此热闹,在周涛看来,“其实我们一直徘徊在大数据门口,并没有真正进入到大数据时代。”

他认为徘徊在门口的标志有三:并未形成有重大社会经济价值的大数据应用产品;并未利用大数据实质性推动相关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并未为国家重大战略提供有重要价值的决策建议。

门在哪里

看似数据多,其实大部分还在沉睡;缺乏行业标准,也缺乏安全感

大数据产业诱人,却只能徘徊在门外,这道门在哪里?

中国的运营商每天要记录50亿通电话,一家大型连锁超市每天的消费记录达到6000万条,百度每天要处理超过10亿次的访问请求,而Facebook一个月仅照片就会更新10亿张。这些听起来多得吓人的数据,并不是大数据的全部。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成都数之联科技公司董事长傅彦认为,如果没有在数据的基础上进行计算和分析,那么数据只是沉睡的金矿。但傅彦同时又补充道,就目前情况而言,企业掌握的数据远远不够,因为目前掌握最多数据资源的,是政府。

据窦勇观察,政府手中掌握着70%以上的数据。要推动这个产业的发展,政府要想办法尽快建立一套数据分级的机制,按照不同开放等级,向企业和社会开放足够多的数据。

在贵州子公司,数联铭品与贵阳银行、贵阳市金融办、省发改委合作,同时开发中小企业信用体系、金融风险防控、大数据宏观经济监测三个产品,便是得益于合作方对相关数据的全面开放。

没有数据的后果,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对于一些应用开发商而言,数据的来源不是问题,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上的公开数据,或者协议购买的机构和企业数据来“做饭”,但如何把产品卖出去又成为问题。对宋棋而言,他的推广经历中像“梦魇”一样反复出现的画面是,高考学生家长拿出自己的手机,上面安装了数十个App,他们想请宋棋逐一解释和对比。通常的问题是四个:你的数据从哪里来?我凭什么相信你?为什么值这个价?怎么证明你的产品比别人好?

他认为,如果像酒店一样可以有行业标准的话,他就可以直接回答有多少颗星。没有行业标准的结果,便是产品研发和推广成本的高企,让整个大数据应用行业发展放缓。

四川移动的大数据部门遇到的问题,又跟上面两种都不相同。

手握5800万用户,四川移动不缺数据源,由于打交道的主要是对大数据有基本了解的企业级客户,沟通成本相对较低。但其在基于海量通讯和位置信息开发应急应用时,遇到了极具代表性的问题——数据的挖掘利用,与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之间又该如何平衡?

对于一个处在“野蛮生长”阶段的新兴产业而言,那些深具市场价值的电力、金融、医疗资源,在第一时间拿到数据的情况下,能不能开放,如何开放?同样是问题。

破门而入

看似高冷的大数据应用,只有与实体经济相结合,才能实现价值最大化

不再徘徊,需要破门而入,需要直击痛点。

最近两天,数之联的大数据工程师,忙着为一款叫iCloudUnion的大数据产品做最后检测。产品计划在7月中旬的2016中国大数据应用大会上正式推出。这场在成都举行的大会,是国内首个以大数据应用为核心议题的大会。而这款有点像大数据“乐高”的产品,也是国内少有的大数据标准化终端解决方案。

简单来讲,它可以让没有大数据专业知识的企业级用户,在短时间内通过学习,就可以像搭乐高积木一样,建立自己的数据挖掘能力。以前3个经验非常丰富的数据工程师辛苦工作一年才有可能做到的事情,现在1-2个普通技术人员合作学习1-2月就可以实现。

数之联之所以要做这个产品,是因为之前经常遭遇的“碰壁”经历。

傅彦说,随着大数据概念的兴起和一些应用的出现,省内不少来自白酒等传统行业的大佬,其实都希望能够通过大数据技术,对自身产品研发、制造、营销的流程、水平进行优化。这些传统企业想自己做,苦于没有专业技术,要请专业的公司来做,又需要对外提供足够多的数据。一想到这些数据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被泄露的风险,大企业通常都会选择放弃,不愿意将自己的核心数据拿出来。

如何才能把有数据的、有技术的、有需求的这三方聚在一起?通过这个“乐高”项目,可以初步实现结合。

在窦勇看来,这种结合,除了是对大数据产业“痛点”的探索外,也是四川发展大数据产业的重要路径。他认为,大数据的应用研发,只有与实体经济相结合,才能实现价值最大化。经济总量已跻身3万亿俱乐部的四川,显然有这样的需求。

四川移动从2016年开始推进大数据应用创新,与旅游、交通、金融等政府部门合作,推出针对不同行业的大数据应用。以旅游方面的应用为例,可实时判断景点人流拥堵情况,分析游客来自的区域和停留时间,为景区变“聪明”提供大数据支撑。

通过数据资产再增值,让被互联网企业“管道化”的运营商,再度找到核心竞争力。四川移动政企部大数据负责人表示,大数据利用,是自身“去管道化”最有可能的实现方式。

除了企业的探索,政府和行业协会也在为“入门”努力。

目前,贵州已率先建成全国第一个省级政府数据集聚、共享、开放的“云上贵州”系统平台,率先设立全球第一个大数据交易所。而5月底成立的四川大数据发展研究会亦表示,将推动建设四川大数据交易中心、大数据公共云平台建设和大数据标准化建设。该研究会相关负责人介绍,7月将组队前往贵州调查大数据交易中心的建设模式和具体细节,力争在年内建立四川大数据交易中心,并与四川政务云平台合作,推动有关政务数据的开放。

关键字:省发改委

本文摘自:四川日报

x 徘徊在大数据时代门外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徘徊在大数据时代门外

责任编辑:editor006 作者:张岚 朱玲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06-21 17:05:52 本文摘自:四川日报

高考志愿怎么选?最近,家住泸州市合江县的高三毕业生小刘和家长有了分歧。

父母和亲戚的做法,是拿来几本厚厚的高校介绍、往年录取分数线和专业排名分析,希望等分数出来后,带上这几本资料,一起去请教学校老师或是咨询机构。小刘的做法,则是在手机上下了10多个志愿填报软件,这些APP大多承诺使用了大数据技术,可以在一分钟内为你做出最好的志愿规划。

这类有着“大数据”时髦外衣的APP,能不能帮助一个高中毕业生在人生第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做出正确的选择?这个问题,没有权威答案。实际上,围绕大数据应用所产生的一堆问号,正频繁地出现在这个风口产业的每一个细分领域,推迟着大数据产业的“入门”时间。

徘徊门外

看似火爆,看似风起云涌,其实并没有真正进入到大数据时代

小刘下载的APP中,有一个叫做“完美志愿”,开发商是来自广东的爱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其渠道总监宋棋介绍,使用者在输入自己的全省排名、文理科、生源地、分数等基本信息后,30秒内就能得到一份自动生成的志愿表,当中包含录取概率预测、个人偏好筛选、性格职业匹配测试、就业前景分析、志愿策略选择。

“完美志愿”的后台,录入了历年来全国2500多所院校、1200多个专业、近500万职业方向,将这些来源杂乱的数据生成解决方案,计算量相当于13亿人算1000年。在这个手机软件的背后,是坐落在中山大学的全球最快“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

去年这个APP上线并提供免费试用,一月内浏览量突破3000万。这项应用的受欢迎,也催生了上百个同类软件的出现。利用大数据分析填志愿受追捧,折射的是大数据应用市场的火热。研究机构IDC预测,全球大数据与分析市场规模将由2015年的1220亿美元,在5年时间成长超过50%,并在2019年底达到1870亿美元的规模。

在电子科技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大数据时代》一书的译者周涛看来,原因显而易见——数据化时代不可抗拒,而爆炸式增长的数据和运算,没有办法通过“纸、笔和聪明的头脑”完成,必须动用计算机了。

达晨创投投资总监、大数据行业负责人窦勇从2014年起开始关注和布局大数据产业,目前共投资了18家,平均投资额3000万元左右,其中包括一家四川企业。在他看来,截至2015年底,全国真正从事大数据应用的创业企业不超过600家,且60%集中在北京中关村。如果为大数据编年,他认为2013年是概念出现,2014年是模模糊糊可以想象,2015年真正出现解决方案,2016年是真正从“1到100”加速的大数据元年。

在四川,2013年成立的数联铭品,2015年的营业收入比2014年增长20多倍。在过去的两年多里,这家初创公司将分公司开到了北京、新加坡、伦敦,在贵州设立了子公司。

四川还相继成立了大数据产业联盟和大数据发展研究会。在成都,几乎每个周末都有跟大数据有关的论坛和分享会。更不要说在四川的隔壁,贵州已获批建设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如此热闹,在周涛看来,“其实我们一直徘徊在大数据门口,并没有真正进入到大数据时代。”

他认为徘徊在门口的标志有三:并未形成有重大社会经济价值的大数据应用产品;并未利用大数据实质性推动相关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并未为国家重大战略提供有重要价值的决策建议。

门在哪里

看似数据多,其实大部分还在沉睡;缺乏行业标准,也缺乏安全感

大数据产业诱人,却只能徘徊在门外,这道门在哪里?

中国的运营商每天要记录50亿通电话,一家大型连锁超市每天的消费记录达到6000万条,百度每天要处理超过10亿次的访问请求,而Facebook一个月仅照片就会更新10亿张。这些听起来多得吓人的数据,并不是大数据的全部。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成都数之联科技公司董事长傅彦认为,如果没有在数据的基础上进行计算和分析,那么数据只是沉睡的金矿。但傅彦同时又补充道,就目前情况而言,企业掌握的数据远远不够,因为目前掌握最多数据资源的,是政府。

据窦勇观察,政府手中掌握着70%以上的数据。要推动这个产业的发展,政府要想办法尽快建立一套数据分级的机制,按照不同开放等级,向企业和社会开放足够多的数据。

在贵州子公司,数联铭品与贵阳银行、贵阳市金融办、省发改委合作,同时开发中小企业信用体系、金融风险防控、大数据宏观经济监测三个产品,便是得益于合作方对相关数据的全面开放。

没有数据的后果,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对于一些应用开发商而言,数据的来源不是问题,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上的公开数据,或者协议购买的机构和企业数据来“做饭”,但如何把产品卖出去又成为问题。对宋棋而言,他的推广经历中像“梦魇”一样反复出现的画面是,高考学生家长拿出自己的手机,上面安装了数十个App,他们想请宋棋逐一解释和对比。通常的问题是四个:你的数据从哪里来?我凭什么相信你?为什么值这个价?怎么证明你的产品比别人好?

他认为,如果像酒店一样可以有行业标准的话,他就可以直接回答有多少颗星。没有行业标准的结果,便是产品研发和推广成本的高企,让整个大数据应用行业发展放缓。

四川移动的大数据部门遇到的问题,又跟上面两种都不相同。

手握5800万用户,四川移动不缺数据源,由于打交道的主要是对大数据有基本了解的企业级客户,沟通成本相对较低。但其在基于海量通讯和位置信息开发应急应用时,遇到了极具代表性的问题——数据的挖掘利用,与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之间又该如何平衡?

对于一个处在“野蛮生长”阶段的新兴产业而言,那些深具市场价值的电力、金融、医疗资源,在第一时间拿到数据的情况下,能不能开放,如何开放?同样是问题。

破门而入

看似高冷的大数据应用,只有与实体经济相结合,才能实现价值最大化

不再徘徊,需要破门而入,需要直击痛点。

最近两天,数之联的大数据工程师,忙着为一款叫iCloudUnion的大数据产品做最后检测。产品计划在7月中旬的2016中国大数据应用大会上正式推出。这场在成都举行的大会,是国内首个以大数据应用为核心议题的大会。而这款有点像大数据“乐高”的产品,也是国内少有的大数据标准化终端解决方案。

简单来讲,它可以让没有大数据专业知识的企业级用户,在短时间内通过学习,就可以像搭乐高积木一样,建立自己的数据挖掘能力。以前3个经验非常丰富的数据工程师辛苦工作一年才有可能做到的事情,现在1-2个普通技术人员合作学习1-2月就可以实现。

数之联之所以要做这个产品,是因为之前经常遭遇的“碰壁”经历。

傅彦说,随着大数据概念的兴起和一些应用的出现,省内不少来自白酒等传统行业的大佬,其实都希望能够通过大数据技术,对自身产品研发、制造、营销的流程、水平进行优化。这些传统企业想自己做,苦于没有专业技术,要请专业的公司来做,又需要对外提供足够多的数据。一想到这些数据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被泄露的风险,大企业通常都会选择放弃,不愿意将自己的核心数据拿出来。

如何才能把有数据的、有技术的、有需求的这三方聚在一起?通过这个“乐高”项目,可以初步实现结合。

在窦勇看来,这种结合,除了是对大数据产业“痛点”的探索外,也是四川发展大数据产业的重要路径。他认为,大数据的应用研发,只有与实体经济相结合,才能实现价值最大化。经济总量已跻身3万亿俱乐部的四川,显然有这样的需求。

四川移动从2016年开始推进大数据应用创新,与旅游、交通、金融等政府部门合作,推出针对不同行业的大数据应用。以旅游方面的应用为例,可实时判断景点人流拥堵情况,分析游客来自的区域和停留时间,为景区变“聪明”提供大数据支撑。

通过数据资产再增值,让被互联网企业“管道化”的运营商,再度找到核心竞争力。四川移动政企部大数据负责人表示,大数据利用,是自身“去管道化”最有可能的实现方式。

除了企业的探索,政府和行业协会也在为“入门”努力。

目前,贵州已率先建成全国第一个省级政府数据集聚、共享、开放的“云上贵州”系统平台,率先设立全球第一个大数据交易所。而5月底成立的四川大数据发展研究会亦表示,将推动建设四川大数据交易中心、大数据公共云平台建设和大数据标准化建设。该研究会相关负责人介绍,7月将组队前往贵州调查大数据交易中心的建设模式和具体细节,力争在年内建立四川大数据交易中心,并与四川政务云平台合作,推动有关政务数据的开放。

关键字:省发改委

本文摘自:四川日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