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拥抱医疗大数据 开放与安全需平衡

责任编辑:editor006 作者:陈荷西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07-01 17:12:13 本文摘自:中国商报

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加速让移动医疗行业迎来利好。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将建立健全健康医疗大数据开放、保护等法规制度,到2017年底,基本形成跨部门健康医疗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格局,并计划到2020年建成国家医疗卫生信息分级开放应用平台,努力建设民众满意的医疗卫生事业,为打造健康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健康医疗大数据是涵盖人的全生命周期,既包括个人健康,又涉及医药服务、疾病防控、健康保障和食品安全、养生保健等多方面数据的聚合。近年来,我国移动医疗市场增速高达20%以上,已具有丰富的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实践。而真正要普及,使每一位老百姓(603883,股吧)切切实实得到实惠,还有多少路要走?

互联网提供了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升、缴费、报告查询、药品配送等便捷服务,给公众带来了便捷、公平、安全服务的同时,改善了医疗资源配置不均,降低医疗开支。也正在重塑医院服务流程和整个产业生态。

健康医疗大数据被视为激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意见提出,将加快建设和完善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等为核心的基础数据库。鼓励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采集、存储,加强应用支撑和运维技术保障,打通数据资源共享通道。

据了解,国家卫计委担负着利用政务平台建设统一权威的平台数据中心的任务,各部门联合协同。包括中国卫生信息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专家委员的若干分专业委员会,全国各省学会以及产业发展联盟等社会各界组织,形成一个生态圈,来共同推进实施健康医疗大数据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有关方案还正在落实当中。国家卫计委副主任金小桃表示,健康医疗大数据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将会对国民经济产生重要的动力源(600405,股吧),预计到2020、2025、2030将会以两位数的增幅来促进国内GDP的增长。

互联网+医疗健康正颠覆着传统的诊疗模式和就医行为,各地“触网入云”的医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行业IT市场年增长率保持在14%以上,移动医疗市场增速高达20%以上。另外,目前已经有16个省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基本建成。

中国医院协会秘书长薛晓林称,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走过30年历程,从医院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到电子病例,再到远程医疗、互联网+医疗的探索和应用,已成为全面深化医改和实施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随着各类医疗机构开展新一轮建设,预计2016年市场增长将会远超预期。“大数据带来的好处中群众体会最深的就是挂号和支付,通过下载使用APP,较好地解决了排长队、花很长时间才能完成就诊过程等问题。”金小桃表示。

此外,构建健康医疗大数据共享平台对于移动医疗和医药电商行业有着重大意义。在目前的医疗行业中,处方信息多掌握在医院手中,需要由执业药师开具。一位医药电商平台负责人表示,如果能够实现电子处方共享,便意味着医院处方外流,对移动医疗企业来说是巨大的红利。同时,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的意见也向医药电商行业释放了积极信号,随着跨部门健康医疗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格局的形成,这或许会推动网售处方药加速解禁。

销售处方药一直是多数医药电商难以触及的“禁区”。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4年公布的《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互联网药品经营者应当按照药品分类管理规定的要求,凭处方销售处方药。这项规定被业内视为处方药可以在网上销售的依据,但在过去两年中,网售处方药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事实上,在新医改加速落地的浪潮下,已有连锁药店通过联合互联网企业开始探索创新模式。此前,老百姓大药房与互联网医院平台微医达成合作,通过药店+在线问诊模式抢占处方药市场。

在大数据的背景下,个人信息的保护以及网络医疗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互联网在紧急时刻能够对拯救生命发挥极大潜力的同时,也会存在一定的风险,这是任何一个新生业态的发展都会遇到的问题。

国家卫计委统计信息中心的副主任王才有强调说,关于数据的开放,特别是健康大数据的开放与安全,好比汽车的油门和刹车,我们在控制着互联网医疗这个列车向前行驶的同时,一定要通过制度、规范、标准来稳定的保证数据资源和资源充分发挥出重要的价值。

关于互联网医疗的安全问题,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从行业自我监管的角度提出了他的见解。他认为,行业内的自我监管也非常关键,它可以帮助打造和维护用户对我们的信赖,如果我们无法健康打造建造诚信环境或者控制预防潜在的滥用,我们可能就会失去平衡,失去创新的空间。

关键字:医疗行业医疗市场

本文摘自:中国商报

x 拥抱医疗大数据 开放与安全需平衡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拥抱医疗大数据 开放与安全需平衡

责任编辑:editor006 作者:陈荷西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07-01 17:12:13 本文摘自:中国商报

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加速让移动医疗行业迎来利好。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将建立健全健康医疗大数据开放、保护等法规制度,到2017年底,基本形成跨部门健康医疗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格局,并计划到2020年建成国家医疗卫生信息分级开放应用平台,努力建设民众满意的医疗卫生事业,为打造健康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健康医疗大数据是涵盖人的全生命周期,既包括个人健康,又涉及医药服务、疾病防控、健康保障和食品安全、养生保健等多方面数据的聚合。近年来,我国移动医疗市场增速高达20%以上,已具有丰富的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实践。而真正要普及,使每一位老百姓(603883,股吧)切切实实得到实惠,还有多少路要走?

互联网提供了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升、缴费、报告查询、药品配送等便捷服务,给公众带来了便捷、公平、安全服务的同时,改善了医疗资源配置不均,降低医疗开支。也正在重塑医院服务流程和整个产业生态。

健康医疗大数据被视为激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意见提出,将加快建设和完善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等为核心的基础数据库。鼓励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采集、存储,加强应用支撑和运维技术保障,打通数据资源共享通道。

据了解,国家卫计委担负着利用政务平台建设统一权威的平台数据中心的任务,各部门联合协同。包括中国卫生信息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专家委员的若干分专业委员会,全国各省学会以及产业发展联盟等社会各界组织,形成一个生态圈,来共同推进实施健康医疗大数据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有关方案还正在落实当中。国家卫计委副主任金小桃表示,健康医疗大数据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将会对国民经济产生重要的动力源(600405,股吧),预计到2020、2025、2030将会以两位数的增幅来促进国内GDP的增长。

互联网+医疗健康正颠覆着传统的诊疗模式和就医行为,各地“触网入云”的医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行业IT市场年增长率保持在14%以上,移动医疗市场增速高达20%以上。另外,目前已经有16个省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基本建成。

中国医院协会秘书长薛晓林称,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走过30年历程,从医院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到电子病例,再到远程医疗、互联网+医疗的探索和应用,已成为全面深化医改和实施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随着各类医疗机构开展新一轮建设,预计2016年市场增长将会远超预期。“大数据带来的好处中群众体会最深的就是挂号和支付,通过下载使用APP,较好地解决了排长队、花很长时间才能完成就诊过程等问题。”金小桃表示。

此外,构建健康医疗大数据共享平台对于移动医疗和医药电商行业有着重大意义。在目前的医疗行业中,处方信息多掌握在医院手中,需要由执业药师开具。一位医药电商平台负责人表示,如果能够实现电子处方共享,便意味着医院处方外流,对移动医疗企业来说是巨大的红利。同时,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的意见也向医药电商行业释放了积极信号,随着跨部门健康医疗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格局的形成,这或许会推动网售处方药加速解禁。

销售处方药一直是多数医药电商难以触及的“禁区”。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4年公布的《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互联网药品经营者应当按照药品分类管理规定的要求,凭处方销售处方药。这项规定被业内视为处方药可以在网上销售的依据,但在过去两年中,网售处方药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事实上,在新医改加速落地的浪潮下,已有连锁药店通过联合互联网企业开始探索创新模式。此前,老百姓大药房与互联网医院平台微医达成合作,通过药店+在线问诊模式抢占处方药市场。

在大数据的背景下,个人信息的保护以及网络医疗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互联网在紧急时刻能够对拯救生命发挥极大潜力的同时,也会存在一定的风险,这是任何一个新生业态的发展都会遇到的问题。

国家卫计委统计信息中心的副主任王才有强调说,关于数据的开放,特别是健康大数据的开放与安全,好比汽车的油门和刹车,我们在控制着互联网医疗这个列车向前行驶的同时,一定要通过制度、规范、标准来稳定的保证数据资源和资源充分发挥出重要的价值。

关于互联网医疗的安全问题,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从行业自我监管的角度提出了他的见解。他认为,行业内的自我监管也非常关键,它可以帮助打造和维护用户对我们的信赖,如果我们无法健康打造建造诚信环境或者控制预防潜在的滥用,我们可能就会失去平衡,失去创新的空间。

关键字:医疗行业医疗市场

本文摘自:中国商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