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巩汉语:大数据让反腐落地有声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10-10 11:43:10 本文摘自:荆楚网

湖北省纪委8日举办新闻发布会透露:4月至8月,湖北通过“大数据”比对查处“蛀虫”,共查出31.7万人不符合政策规定却领取各类补贴的问题,涉及党员干部5.9万人。(10月9日《人民日报》)

十八大以来,中央出重拳治“打虎拍蝇”的贪腐工作持续推进,以各种雷霆手段严厉打击贪腐的 “黑手”。然而,就以往而言,反腐案件的揭露多数来源于群众的监督举报。这种方式虽然使部分腐败人员绳之于法的同时,但却有着“打击范围小,模式僵硬”的局限性。这种情况下,政府则显得被动起来。民众监督虽然能有效打击明面上的腐败,却难以扼制隐藏在黑暗里的小小的基层贪腐蛀虫。要知道,蛀虫嚼噬的是政治的根基,如果不能有效杀死害虫,其危害的必然是整个社会。政府应该运用何种手段将贪腐的蛀虫进行主动全面的打击?这时候,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大数据应声而起。大数据可以做到“个个侦破,全面监察”,将贪腐蛀虫暴露无遗,真正让反腐工作做到落地有声。

大数据反腐是继公民监督反腐之后,反腐渠道的又一次更新升级。那么大数据反腐是如何运行的呢?打个比方,将大数据比作一条宽广的大路,在大数据这条大路上每个人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泥泞的小路。你每走一步,都会在路上留下脚印。身为官员,你开房就踩上一脚,你开药也要在上面踩一脚。大数据并不能直接判断什么,它是一个人社会活动的记录者。那么,这个记录者是如何协助反腐的呢?最重要的是它让信息的联合。调查人员通过大数据联合的信息库,把官员前后不符合实际的诡异可疑的信息圈点出来,从而进行进一步的实际排查。例如,某位官员开了药,可以,可是大量的开药就显得可疑了。大数据记录了这位官员的开药信息,调察人员将信息进行分析,便能看出其中的猫腻。同时,大数据记录的信息也将成为犯案的证据,这位贪腐的官员也终会落网。

大数据的应用一方面节约了办案成本,有效促进案件的解决,另一方面值得赞扬的是,大数据更是一个预警机制。官员知道大数据的存在,就不得不谨慎言行,从而有效的削减了违法犯罪的概率。法律的目的不是惩治歹徒,而是避免出现歹徒,大数据的建立也是如此,惩戒不是目的,减少腐败犯罪才是目的所在。

笔者认为,大数据在腐败问题的发现、调察、处理方面都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它是我国反腐工作的一件利器,能让政府反腐如虎添翼。

如何让大数据更有效地为反腐服务,窃以为,可以利用“精准”二字。习近平总书记在15年提出“精准扶贫”,大数据反腐亦要“精准”。把数据调查精准到基层,做好基层反腐工作,发现隐藏最深的蛀虫,让基层腐败无处遁形。同时,大数据属于科技领域,想要拥有更加庞大的数据库和信息来源,技术的升级进步是必要的,因此,政府要加大相关技术方面的投资,让大数据更好的为反腐服务,为社会服务。

大数据反腐不仅打得了庞大的“老虎”,更能拍得了狡猾的“苍蝇”。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与政府工作的支持,大数据的优势一定会日益突出,大数据的协助不仅能让反腐工作落地有声,还能让其响彻云霄。

关键字:反腐工作基层腐败

本文摘自:荆楚网

x 巩汉语:大数据让反腐落地有声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巩汉语:大数据让反腐落地有声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10-10 11:43:10 本文摘自:荆楚网

湖北省纪委8日举办新闻发布会透露:4月至8月,湖北通过“大数据”比对查处“蛀虫”,共查出31.7万人不符合政策规定却领取各类补贴的问题,涉及党员干部5.9万人。(10月9日《人民日报》)

十八大以来,中央出重拳治“打虎拍蝇”的贪腐工作持续推进,以各种雷霆手段严厉打击贪腐的 “黑手”。然而,就以往而言,反腐案件的揭露多数来源于群众的监督举报。这种方式虽然使部分腐败人员绳之于法的同时,但却有着“打击范围小,模式僵硬”的局限性。这种情况下,政府则显得被动起来。民众监督虽然能有效打击明面上的腐败,却难以扼制隐藏在黑暗里的小小的基层贪腐蛀虫。要知道,蛀虫嚼噬的是政治的根基,如果不能有效杀死害虫,其危害的必然是整个社会。政府应该运用何种手段将贪腐的蛀虫进行主动全面的打击?这时候,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大数据应声而起。大数据可以做到“个个侦破,全面监察”,将贪腐蛀虫暴露无遗,真正让反腐工作做到落地有声。

大数据反腐是继公民监督反腐之后,反腐渠道的又一次更新升级。那么大数据反腐是如何运行的呢?打个比方,将大数据比作一条宽广的大路,在大数据这条大路上每个人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泥泞的小路。你每走一步,都会在路上留下脚印。身为官员,你开房就踩上一脚,你开药也要在上面踩一脚。大数据并不能直接判断什么,它是一个人社会活动的记录者。那么,这个记录者是如何协助反腐的呢?最重要的是它让信息的联合。调查人员通过大数据联合的信息库,把官员前后不符合实际的诡异可疑的信息圈点出来,从而进行进一步的实际排查。例如,某位官员开了药,可以,可是大量的开药就显得可疑了。大数据记录了这位官员的开药信息,调察人员将信息进行分析,便能看出其中的猫腻。同时,大数据记录的信息也将成为犯案的证据,这位贪腐的官员也终会落网。

大数据的应用一方面节约了办案成本,有效促进案件的解决,另一方面值得赞扬的是,大数据更是一个预警机制。官员知道大数据的存在,就不得不谨慎言行,从而有效的削减了违法犯罪的概率。法律的目的不是惩治歹徒,而是避免出现歹徒,大数据的建立也是如此,惩戒不是目的,减少腐败犯罪才是目的所在。

笔者认为,大数据在腐败问题的发现、调察、处理方面都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它是我国反腐工作的一件利器,能让政府反腐如虎添翼。

如何让大数据更有效地为反腐服务,窃以为,可以利用“精准”二字。习近平总书记在15年提出“精准扶贫”,大数据反腐亦要“精准”。把数据调查精准到基层,做好基层反腐工作,发现隐藏最深的蛀虫,让基层腐败无处遁形。同时,大数据属于科技领域,想要拥有更加庞大的数据库和信息来源,技术的升级进步是必要的,因此,政府要加大相关技术方面的投资,让大数据更好的为反腐服务,为社会服务。

大数据反腐不仅打得了庞大的“老虎”,更能拍得了狡猾的“苍蝇”。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与政府工作的支持,大数据的优势一定会日益突出,大数据的协助不仅能让反腐工作落地有声,还能让其响彻云霄。

关键字:反腐工作基层腐败

本文摘自:荆楚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