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大连高新区:开拓进取 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

责任编辑:editor005 作者:王洋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04-05 15:36:52 本文摘自:滨海高新网

   滨海高新网讯 走进位于大连高新区火炬路创业大厦18层的智城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产业集群(联盟),首先让人眼前一亮的便是各式各样的大电脑,这些电脑前坐着一群“埋头苦干”的数据分析师。同时,这里也聚集着很多家大数据公司,涉及到政务、医疗、金融、农业、工业、影视等诸多领域。

  “智城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产业集群(联盟)专注于挖掘大数据,服务未来智慧城市。希望通过联盟让处于大数据产业上中下游的创新团队和企业聚集在一起,使彼此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并产生奇妙的活化效应。作为科技创新型孵化平台智城信创业空间的创始人,我也希望可以为企业、团队提供专业孵化服务。”联盟创始人于凤岐说。

  顺应国家战略 站在发展风口

  作为一位长期从事创业企业孵化的资深人士,于凤岐对行业动态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在于凤岐看来,拥有所在行业大数据这个工具的加成,将会为该行业的蓬勃成长提供强大的助力。

  近年来,大数据议题已经成为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座上客”,“大数据”战略早露端倪。2014年3月,“大数据”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9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进一步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其中包括加大服务小微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方便企业获得政策信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供更有效服务。2015年2月,确定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加快建设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横向联通发展改革,纵向贯通各级政府,推进网上受理、办理、监管“一条龙”服务。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推进政府和社会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提高政府运用大数据的能力。

  以此为契机,智城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产业集群(联盟)应运而生。该联盟把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挖掘、模型预测作为联盟重点发展的方向,包括通过高效的数据挖掘算法处理海量数据,呈现出数据本身具备的特点,并深入数据内部挖掘出公认的价值。目前,联盟已拥有成员及战略合作伙伴40余家,其中包括主板上市公司、“新三板”挂牌企业、IT行业巨头、高成长大数据企业及高校等。

  建设新兴产业 构建新型体系

  大数据产业链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和数据应用等环节。在这个产业链中,不同环节的商业需求正在催生新的运作方式和盈利方法,从而引发新的商业模式。

  据于凤岐介绍,智城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产业集群(联盟)自2016年4月启动以来,运行情况良好,首批集群企业已经落户创业大厦18层,一期集群空间约1200平方米,功能涵盖办公区、会议室、数据机房及交流空间。目前入驻的大数据企业涉及政府及公共事业、金融、医疗、工业、商业智能五个方向。

  大连元合科技是最早加入智城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产业集群(联盟)的企业之一。成立于2004年的大连元合科技是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专科医疗数据分析平台、专业互联网医疗解决方案、医疗大数据智能应用研发为一体的技术性企业。其在医疗信息领域的“mediTO心脏专科数据平台”“mediTO关键病种数据平台”等产品曾多次获得国家及省市的科技奖项,取得过国内知名风险投资机构的多轮资金支持。

  “像元合科技这样的企业,是智城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产业集群(联盟)引进的重点对象。根据规划联盟下一步将把”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扩大联盟知名度,力争在大数据产业发展上走差异化竞争道路,加快新兴业态和商业模式的崛起,让数据真正成为推动产业转型的财富。”于凤岐说。

  于凤岐对目前智城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产业集群(联盟)的发展规模及状况表达了乐观的态度:“影视产业方向的讯视达、外贸方向的瀚闻资讯、农业方向的利沃农业、文化旅游产业方向的中海文旅、健康医疗方向的诺道医学......大数据是一项技术,这项技术可以融合在各个传统领域,就像曾经的互联网一样,大数据也会成为未来企业发展的助推工具,让产业发展更加精细化、差异化。”此外,该联盟也在寻求与高校开展合作,目前已与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书,未来还将积极拓展合作渠道、定期组织行业论坛,建立大数据专家顾问团队,开展与其他大数据相关组织的横向合作。

  打造集群发展 营造产业氛围

  “在2017年,智城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产业集群(联盟)依靠大连雄厚的软件信息技术及人才积累、行业基础、研发实力及合作网络,打造东北最先进的数据分析、挖掘和应用的产业技术高地、创新型企业聚集区、完善的产业服务平台、系统化的产业合作联盟,为大连乃至东北的产业升级和城市建设提供大数据支持。”谈到联盟未来的发展方向,于凤岐信心满满地说。

  借着大连市、大连高新区的政策东风,智城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产业集群(联盟)整装出发,“看着联盟规模不断壮大、产业上下游链条愈发完整、办公场地越来越大、从业人员素质稳步提高,不得不感谢大连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无微不至的帮助。如果没有大连高新区在新兴产业方面的深谋远虑,大数据企业不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就更没有今天的智城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产业集群(联盟)。”于凤岐说。

  2016年年底,国家发改委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中心副主任于施洋就落实《关于共建国家东北亚大数据中心的合作协议》到大连与相关部门进行商谈。于施洋说,大连软件信息服务业发达,人才优势明显,地缘优势突出。大数据中心将打造辐射东北亚的国际化大数据采集、管理、分析、应用服务体系,为“一带一路”、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及大连“两先区”建设提供更好服务。

  2017年年初,大连高新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主任靳国卫在创业园的第一站就走访了智城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产业集群(联盟),与联盟正在培育的5家大数据代表企业进行了面对面座谈。

  靳国卫表示,未来针对大数据产业,大连高新区将出台专项政策,努力培养一批在大数据产业有影响力的企业和该领域的紧缺人才,并致力打造大数据产业谷,努力形成大数据集群效应,设立大数据产业基金,营造良好的大数据产业创业氛围。希望大数据企业可以建言献策,为园区在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契机,推动大数据产业和双创事业深度融合。

  在新的历史浪潮中,各行各业对大数据的处理分析正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的结点。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社交网络、数字家庭、电子商务等应用不断产生大数据。云计算为这些海量、多样化的大数据提供存储和运算平台,通过对不同来源数据的管理、处理、分析与优化,将结果反馈到上述应用中,将创造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在此机遇下,国家发改委东北振兴司、国家信息中心与大连市政府共同建设的东北亚大数据中心、东北亚大数据研究院、东北亚数据谷揭牌并落地大连高新区,中国联通已经确定在大连高新区建设大数据中心,此外,大连高新区还迎来瀚闻资讯挂牌“国家一带一路外贸大数据研究所”,舜德链融数据、美谷大数据中心等项目落户,这些在大数据产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入驻,必定会助力大连高新区其他产业的发展,为园区抢占区域大数据产业制高点赢得了先机。

关键字:产业集群数据中心

本文摘自:滨海高新网

x 大连高新区:开拓进取 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大连高新区:开拓进取 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

责任编辑:editor005 作者:王洋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04-05 15:36:52 本文摘自:滨海高新网

   滨海高新网讯 走进位于大连高新区火炬路创业大厦18层的智城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产业集群(联盟),首先让人眼前一亮的便是各式各样的大电脑,这些电脑前坐着一群“埋头苦干”的数据分析师。同时,这里也聚集着很多家大数据公司,涉及到政务、医疗、金融、农业、工业、影视等诸多领域。

  “智城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产业集群(联盟)专注于挖掘大数据,服务未来智慧城市。希望通过联盟让处于大数据产业上中下游的创新团队和企业聚集在一起,使彼此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并产生奇妙的活化效应。作为科技创新型孵化平台智城信创业空间的创始人,我也希望可以为企业、团队提供专业孵化服务。”联盟创始人于凤岐说。

  顺应国家战略 站在发展风口

  作为一位长期从事创业企业孵化的资深人士,于凤岐对行业动态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在于凤岐看来,拥有所在行业大数据这个工具的加成,将会为该行业的蓬勃成长提供强大的助力。

  近年来,大数据议题已经成为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座上客”,“大数据”战略早露端倪。2014年3月,“大数据”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9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进一步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其中包括加大服务小微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方便企业获得政策信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供更有效服务。2015年2月,确定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加快建设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横向联通发展改革,纵向贯通各级政府,推进网上受理、办理、监管“一条龙”服务。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推进政府和社会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提高政府运用大数据的能力。

  以此为契机,智城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产业集群(联盟)应运而生。该联盟把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挖掘、模型预测作为联盟重点发展的方向,包括通过高效的数据挖掘算法处理海量数据,呈现出数据本身具备的特点,并深入数据内部挖掘出公认的价值。目前,联盟已拥有成员及战略合作伙伴40余家,其中包括主板上市公司、“新三板”挂牌企业、IT行业巨头、高成长大数据企业及高校等。

  建设新兴产业 构建新型体系

  大数据产业链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和数据应用等环节。在这个产业链中,不同环节的商业需求正在催生新的运作方式和盈利方法,从而引发新的商业模式。

  据于凤岐介绍,智城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产业集群(联盟)自2016年4月启动以来,运行情况良好,首批集群企业已经落户创业大厦18层,一期集群空间约1200平方米,功能涵盖办公区、会议室、数据机房及交流空间。目前入驻的大数据企业涉及政府及公共事业、金融、医疗、工业、商业智能五个方向。

  大连元合科技是最早加入智城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产业集群(联盟)的企业之一。成立于2004年的大连元合科技是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专科医疗数据分析平台、专业互联网医疗解决方案、医疗大数据智能应用研发为一体的技术性企业。其在医疗信息领域的“mediTO心脏专科数据平台”“mediTO关键病种数据平台”等产品曾多次获得国家及省市的科技奖项,取得过国内知名风险投资机构的多轮资金支持。

  “像元合科技这样的企业,是智城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产业集群(联盟)引进的重点对象。根据规划联盟下一步将把”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扩大联盟知名度,力争在大数据产业发展上走差异化竞争道路,加快新兴业态和商业模式的崛起,让数据真正成为推动产业转型的财富。”于凤岐说。

  于凤岐对目前智城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产业集群(联盟)的发展规模及状况表达了乐观的态度:“影视产业方向的讯视达、外贸方向的瀚闻资讯、农业方向的利沃农业、文化旅游产业方向的中海文旅、健康医疗方向的诺道医学......大数据是一项技术,这项技术可以融合在各个传统领域,就像曾经的互联网一样,大数据也会成为未来企业发展的助推工具,让产业发展更加精细化、差异化。”此外,该联盟也在寻求与高校开展合作,目前已与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书,未来还将积极拓展合作渠道、定期组织行业论坛,建立大数据专家顾问团队,开展与其他大数据相关组织的横向合作。

  打造集群发展 营造产业氛围

  “在2017年,智城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产业集群(联盟)依靠大连雄厚的软件信息技术及人才积累、行业基础、研发实力及合作网络,打造东北最先进的数据分析、挖掘和应用的产业技术高地、创新型企业聚集区、完善的产业服务平台、系统化的产业合作联盟,为大连乃至东北的产业升级和城市建设提供大数据支持。”谈到联盟未来的发展方向,于凤岐信心满满地说。

  借着大连市、大连高新区的政策东风,智城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产业集群(联盟)整装出发,“看着联盟规模不断壮大、产业上下游链条愈发完整、办公场地越来越大、从业人员素质稳步提高,不得不感谢大连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无微不至的帮助。如果没有大连高新区在新兴产业方面的深谋远虑,大数据企业不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就更没有今天的智城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产业集群(联盟)。”于凤岐说。

  2016年年底,国家发改委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中心副主任于施洋就落实《关于共建国家东北亚大数据中心的合作协议》到大连与相关部门进行商谈。于施洋说,大连软件信息服务业发达,人才优势明显,地缘优势突出。大数据中心将打造辐射东北亚的国际化大数据采集、管理、分析、应用服务体系,为“一带一路”、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及大连“两先区”建设提供更好服务。

  2017年年初,大连高新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主任靳国卫在创业园的第一站就走访了智城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产业集群(联盟),与联盟正在培育的5家大数据代表企业进行了面对面座谈。

  靳国卫表示,未来针对大数据产业,大连高新区将出台专项政策,努力培养一批在大数据产业有影响力的企业和该领域的紧缺人才,并致力打造大数据产业谷,努力形成大数据集群效应,设立大数据产业基金,营造良好的大数据产业创业氛围。希望大数据企业可以建言献策,为园区在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契机,推动大数据产业和双创事业深度融合。

  在新的历史浪潮中,各行各业对大数据的处理分析正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的结点。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社交网络、数字家庭、电子商务等应用不断产生大数据。云计算为这些海量、多样化的大数据提供存储和运算平台,通过对不同来源数据的管理、处理、分析与优化,将结果反馈到上述应用中,将创造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在此机遇下,国家发改委东北振兴司、国家信息中心与大连市政府共同建设的东北亚大数据中心、东北亚大数据研究院、东北亚数据谷揭牌并落地大连高新区,中国联通已经确定在大连高新区建设大数据中心,此外,大连高新区还迎来瀚闻资讯挂牌“国家一带一路外贸大数据研究所”,舜德链融数据、美谷大数据中心等项目落户,这些在大数据产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入驻,必定会助力大连高新区其他产业的发展,为园区抢占区域大数据产业制高点赢得了先机。

关键字:产业集群数据中心

本文摘自:滨海高新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