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大数据志愿填报靠谱吗?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06-09 12:27:04 本文摘自:江门日报

每到高考季,家长和考生都需要过两道坎,一是考试,二是志愿填报。考分需要考生自己争取,而志愿填报则或多或少带入了家长的意见。有媒体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与往年不同的是,很多家长在

每到高考季,家长和考生都需要过两道坎,一是考试,二是志愿填报。考分需要考生自己争取,而志愿填报则或多或少带入了家长的意见。有媒体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与往年不同的是,很多家长在高考前乃至高一就着手孩子的志愿填报准备工作。其中,不少人选择在网上购买称带有志愿填报大数据的高考志愿卡,或者给手机装上各种志愿填报App。

以前,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往往需要寻求学校老师的帮助。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人“求”到了大数据的身上。不少人觉得,既然自己本身就缺乏志愿填报经验,那么去了解一下大数据也无妨。但也有人认为,大数据志愿填报只是看起来“高大上”,实际并不是很靠谱。但归根到底,高考志愿填报关乎到考生的人生,因此,考生和家长还是要谨慎对待大数据志愿填报。

来源于《法制日报》、《燕赵晚报》、南方网

大数据没那么神通广大

家长们之所以在乎志愿填报,说到底就是为了实现最优化的“理性选择”。在高考成绩一定的格局下,如何实现与理想的学校、喜欢的专业的匹配,不仅需要经验、技巧,也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如火如荼的大数据技术,给不少人一种认知错觉,觉得它是一把万能钥匙,错综复杂的高考志愿填报,也可以依靠它。

高考志愿填报是一场激烈的竞争,机遇与风险并存。许多家长考生想要依靠大数据来填报志愿,根源在于内心的“不自信”,难以做到绝对的理性选择。一方面,学校、专业信息纷繁复杂,不同的渠道带来不同的信息,不可避免会带来信息不对称甚至信息失真、失准;另一方面,学生和家长由于自身阅历、见识以及认知的局限性,导致自身加工信息和理性判断的能力并没有那么强大。

在工具理性的浸润下,一些人热衷借助外力,找高中老师帮助,找亲戚、朋友、老乡等熟人帮忙,甚至通过市场化手段“花钱办事”。成功焦虑没有原罪,却不能被一些人忽悠、欺骗,迷恋于神通的人物或者神奇的技术手段。

信息是一种资源,大数据技术能够让这种资源产生更大的价值。只不过,那种打着“和各地考试院合作”来蒙蔽家长们的说辞,压根经不起推敲;这种背离制度规范的做法,只能忽悠那些“看不到前门、找不到前门却又想另找门路”的家长们,让他们上当受骗。

高考志愿填报承载着一个家庭厚重的教育梦想,承载着他们社会流动的希冀。去哪个地域读哪所大学、选什么专业,多样化的选择,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能够提供一些参考意见,但并没有那么神通广大。毕竟,冷冰冰的机器和听上去“神通”的技术,给出的建议都是“标准化”的,而每个考生却有着不同的兴趣、偏好、情感与认同。尊重孩子们的真实想法,多和孩子们平等对话、真诚沟通,高考志愿填报才会更有“准头”。

技术只是辅助性的手段

很显然,高考临近,填报高考志愿又成了各类商家的卖点,如今再结合时髦的大数据概念,对不少家长产生了极强的诱惑。高考志愿填报究竟该不该借力于高考志愿卡,志愿App究竟有没有作用,每个家长自己本身都应有着清晰的认识,做到理性看待和客观对待。

技术只是辅助性的手段,绝不应起到支配作用。换言之,再好的高考志愿卡和大数据,也只能起到参考作用,而不能成为填报志愿的唯一凭据。这其间有几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一是高考志愿卡以静态数据作参考,而忽略了动态性的变化。假若每个家长都以志愿卡为参照,或者直接取用其分析的结果,则完全可能形成同质化或者同阶性竞争,增加了同分数段的志愿踩踏。固势化的App指引会形成两种结果,竞争的同质化加剧和选择的差异化缺失,没有了“险中求”的尝试,也就少了许多人生的意外和惊喜。

二是高考志愿卡门类繁多,难免良莠不齐。其中究竟哪些靠谱,哪些不靠谱,消费者很难进行明确的判断,也无法通过后续的结果来作出评判。志愿填报需要做大量的基础功课,不但要熟悉各高校的招生政策及专业培养特点等基本情况,还要熟悉分数的分布情况,更加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兴趣与志愿,并结合未来就业的趋势,综合分析后作出选择。

三是增加了家长的负担,极易形成路径依赖。高达上万元的高考志愿卡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也是额外增加的支出。如果家长做足了功课,这种情况完全可以避免。更重要的是,如果家长基于填报志愿的麻烦,就完全借助于志愿填报卡或者App等工具,一旦形成一种趋势或者习惯,所有的家长都纷纷效仿就会形成依赖,最后成为一种社会文化。

高考志愿卡的火爆,除了家长们心存不确定性而惶恐外,还跟公共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和信息太少,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有很大的关系。在过去,很多学校都会提供志愿填报的服务,一些老师也能作出大量有用的建议,以起到释疑解惑的作用;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在提供翔实的信息的情况下,还会举办一些培训会,传授高考志愿填报的技巧。当然,若非保密的数据,尽可能开放数据平台为家长们提供权威的数据和分析,才能有效减少志愿填报者对App和志愿卡的依赖。

某种意义讲,高考志愿卡和志愿填报App越火爆,越证明权威数据和公共服务有所失位。志愿填报的过程,本身是对未来的选择与个性化的尊重,如果最后变为冰冷的数据和僵化的模式,此已完全漠视了人性与人格的需要。这个世界上没有“百分之百”准确的神器,人的主观能动性才是通向志愿的最优路径。

谨慎对待大数据志愿填报

高考期间,考生和家长最关心两件事:一个是高考成绩,另一个就是志愿填报。前者需要靠自身的努力,后者需要一些经验和技巧。如果是高考状元,自然无需发愁,名校都要排队来抢了;可如果考砸了,或许也不用操心报志愿的事了,选择复读或者上普通高校。事实上,大多数考生都处于夹心层,同一级别的分数相差不大,竞争非常激烈,录取名额有限,志愿填报就要费一番思量了。

考生和家长大都缺乏志愿填报经验,往往需要寻求老师的帮助,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考生成绩和竞争状况,选择适宜的专业、学校。近年来,一些商家瞄准志愿填报的刚需性质,揣摩考生和家长想报个好学校的心思,也顺势推出志愿填报指导服务,诸如高考志愿在线填报辅导、App填报软件、“志愿填报卡”、一对一名师专业指导等,这些服务都是收费的,价格从几十元到上万元不等,令人眼花缭乱。

很多商家打着高科技的旗号,声称采用大数据支撑,甚至还有官方背景,根据考生的预估成绩,给出投档建议,这看上去非常高大上,实际上是把各个高校公开的数据加以整合、汇总,再重新整理利用罢了。之所以搞得如此高深莫测,就是以高科技为噱头,迷惑考生和家长相信大数据填报志愿的能力,从而赚取高额的指导费用。

其实,如果懂一点基本的概率常识,就能看明白其中的奥妙。所谓的大数据志愿填报,只是在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做判断,给出一个含糊的推荐,比如“稳一稳”“冲一冲”,实际上是对考生和家长进行心理暗示,让其产生一个较好的预期,可这些概率并非百分百,又没有将话说死,即便将来录取失败,也不能归咎于商家和大数据了,只能怪自己的运气不好。

可见,这种大数据志愿填报的商业模式,其本质就跟路边的算命先生一样,没有什么真正的指导价值和科学性,只是在玩心理游戏。至于名师也存在可疑之处,名师身份是否真实,很难判断,一对一咨询时间也很短,对考生的情况掌握有限。只是这样一来,就会误导一些考生和家长,花了钱也没得到真正的指导服务,浪费钱不说,关键是耽误填报志愿的大事,影响到考生的未来前途。

因此,考生和家长都要理智些,不要轻易相信商家所言,同时也要谨慎对待大数据志愿填报,尽量寻求学校老师的建议。同时,有关部门也有必要对填报志愿辅导服务建立行业标准,要求有相关教师资格、招生经验的人才能从业,以防范被人利用成为非法牟利工具。

关键字:数据

本文摘自:江门日报

x 大数据志愿填报靠谱吗?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大数据志愿填报靠谱吗?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06-09 12:27:04 本文摘自:江门日报

每到高考季,家长和考生都需要过两道坎,一是考试,二是志愿填报。考分需要考生自己争取,而志愿填报则或多或少带入了家长的意见。有媒体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与往年不同的是,很多家长在

每到高考季,家长和考生都需要过两道坎,一是考试,二是志愿填报。考分需要考生自己争取,而志愿填报则或多或少带入了家长的意见。有媒体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与往年不同的是,很多家长在高考前乃至高一就着手孩子的志愿填报准备工作。其中,不少人选择在网上购买称带有志愿填报大数据的高考志愿卡,或者给手机装上各种志愿填报App。

以前,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往往需要寻求学校老师的帮助。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人“求”到了大数据的身上。不少人觉得,既然自己本身就缺乏志愿填报经验,那么去了解一下大数据也无妨。但也有人认为,大数据志愿填报只是看起来“高大上”,实际并不是很靠谱。但归根到底,高考志愿填报关乎到考生的人生,因此,考生和家长还是要谨慎对待大数据志愿填报。

来源于《法制日报》、《燕赵晚报》、南方网

大数据没那么神通广大

家长们之所以在乎志愿填报,说到底就是为了实现最优化的“理性选择”。在高考成绩一定的格局下,如何实现与理想的学校、喜欢的专业的匹配,不仅需要经验、技巧,也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如火如荼的大数据技术,给不少人一种认知错觉,觉得它是一把万能钥匙,错综复杂的高考志愿填报,也可以依靠它。

高考志愿填报是一场激烈的竞争,机遇与风险并存。许多家长考生想要依靠大数据来填报志愿,根源在于内心的“不自信”,难以做到绝对的理性选择。一方面,学校、专业信息纷繁复杂,不同的渠道带来不同的信息,不可避免会带来信息不对称甚至信息失真、失准;另一方面,学生和家长由于自身阅历、见识以及认知的局限性,导致自身加工信息和理性判断的能力并没有那么强大。

在工具理性的浸润下,一些人热衷借助外力,找高中老师帮助,找亲戚、朋友、老乡等熟人帮忙,甚至通过市场化手段“花钱办事”。成功焦虑没有原罪,却不能被一些人忽悠、欺骗,迷恋于神通的人物或者神奇的技术手段。

信息是一种资源,大数据技术能够让这种资源产生更大的价值。只不过,那种打着“和各地考试院合作”来蒙蔽家长们的说辞,压根经不起推敲;这种背离制度规范的做法,只能忽悠那些“看不到前门、找不到前门却又想另找门路”的家长们,让他们上当受骗。

高考志愿填报承载着一个家庭厚重的教育梦想,承载着他们社会流动的希冀。去哪个地域读哪所大学、选什么专业,多样化的选择,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能够提供一些参考意见,但并没有那么神通广大。毕竟,冷冰冰的机器和听上去“神通”的技术,给出的建议都是“标准化”的,而每个考生却有着不同的兴趣、偏好、情感与认同。尊重孩子们的真实想法,多和孩子们平等对话、真诚沟通,高考志愿填报才会更有“准头”。

技术只是辅助性的手段

很显然,高考临近,填报高考志愿又成了各类商家的卖点,如今再结合时髦的大数据概念,对不少家长产生了极强的诱惑。高考志愿填报究竟该不该借力于高考志愿卡,志愿App究竟有没有作用,每个家长自己本身都应有着清晰的认识,做到理性看待和客观对待。

技术只是辅助性的手段,绝不应起到支配作用。换言之,再好的高考志愿卡和大数据,也只能起到参考作用,而不能成为填报志愿的唯一凭据。这其间有几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一是高考志愿卡以静态数据作参考,而忽略了动态性的变化。假若每个家长都以志愿卡为参照,或者直接取用其分析的结果,则完全可能形成同质化或者同阶性竞争,增加了同分数段的志愿踩踏。固势化的App指引会形成两种结果,竞争的同质化加剧和选择的差异化缺失,没有了“险中求”的尝试,也就少了许多人生的意外和惊喜。

二是高考志愿卡门类繁多,难免良莠不齐。其中究竟哪些靠谱,哪些不靠谱,消费者很难进行明确的判断,也无法通过后续的结果来作出评判。志愿填报需要做大量的基础功课,不但要熟悉各高校的招生政策及专业培养特点等基本情况,还要熟悉分数的分布情况,更加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兴趣与志愿,并结合未来就业的趋势,综合分析后作出选择。

三是增加了家长的负担,极易形成路径依赖。高达上万元的高考志愿卡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也是额外增加的支出。如果家长做足了功课,这种情况完全可以避免。更重要的是,如果家长基于填报志愿的麻烦,就完全借助于志愿填报卡或者App等工具,一旦形成一种趋势或者习惯,所有的家长都纷纷效仿就会形成依赖,最后成为一种社会文化。

高考志愿卡的火爆,除了家长们心存不确定性而惶恐外,还跟公共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和信息太少,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有很大的关系。在过去,很多学校都会提供志愿填报的服务,一些老师也能作出大量有用的建议,以起到释疑解惑的作用;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在提供翔实的信息的情况下,还会举办一些培训会,传授高考志愿填报的技巧。当然,若非保密的数据,尽可能开放数据平台为家长们提供权威的数据和分析,才能有效减少志愿填报者对App和志愿卡的依赖。

某种意义讲,高考志愿卡和志愿填报App越火爆,越证明权威数据和公共服务有所失位。志愿填报的过程,本身是对未来的选择与个性化的尊重,如果最后变为冰冷的数据和僵化的模式,此已完全漠视了人性与人格的需要。这个世界上没有“百分之百”准确的神器,人的主观能动性才是通向志愿的最优路径。

谨慎对待大数据志愿填报

高考期间,考生和家长最关心两件事:一个是高考成绩,另一个就是志愿填报。前者需要靠自身的努力,后者需要一些经验和技巧。如果是高考状元,自然无需发愁,名校都要排队来抢了;可如果考砸了,或许也不用操心报志愿的事了,选择复读或者上普通高校。事实上,大多数考生都处于夹心层,同一级别的分数相差不大,竞争非常激烈,录取名额有限,志愿填报就要费一番思量了。

考生和家长大都缺乏志愿填报经验,往往需要寻求老师的帮助,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考生成绩和竞争状况,选择适宜的专业、学校。近年来,一些商家瞄准志愿填报的刚需性质,揣摩考生和家长想报个好学校的心思,也顺势推出志愿填报指导服务,诸如高考志愿在线填报辅导、App填报软件、“志愿填报卡”、一对一名师专业指导等,这些服务都是收费的,价格从几十元到上万元不等,令人眼花缭乱。

很多商家打着高科技的旗号,声称采用大数据支撑,甚至还有官方背景,根据考生的预估成绩,给出投档建议,这看上去非常高大上,实际上是把各个高校公开的数据加以整合、汇总,再重新整理利用罢了。之所以搞得如此高深莫测,就是以高科技为噱头,迷惑考生和家长相信大数据填报志愿的能力,从而赚取高额的指导费用。

其实,如果懂一点基本的概率常识,就能看明白其中的奥妙。所谓的大数据志愿填报,只是在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做判断,给出一个含糊的推荐,比如“稳一稳”“冲一冲”,实际上是对考生和家长进行心理暗示,让其产生一个较好的预期,可这些概率并非百分百,又没有将话说死,即便将来录取失败,也不能归咎于商家和大数据了,只能怪自己的运气不好。

可见,这种大数据志愿填报的商业模式,其本质就跟路边的算命先生一样,没有什么真正的指导价值和科学性,只是在玩心理游戏。至于名师也存在可疑之处,名师身份是否真实,很难判断,一对一咨询时间也很短,对考生的情况掌握有限。只是这样一来,就会误导一些考生和家长,花了钱也没得到真正的指导服务,浪费钱不说,关键是耽误填报志愿的大事,影响到考生的未来前途。

因此,考生和家长都要理智些,不要轻易相信商家所言,同时也要谨慎对待大数据志愿填报,尽量寻求学校老师的建议。同时,有关部门也有必要对填报志愿辅导服务建立行业标准,要求有相关教师资格、招生经验的人才能从业,以防范被人利用成为非法牟利工具。

关键字:数据

本文摘自:江门日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