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AI时代全面袭来 汽车业是不是也要改姓BAT了?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09-24 10:27:59 本文摘自:搜狐新闻

近日,根据中汽协给出的官方数据统计,今年1~8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60.7万辆和60.1万辆,同期分别增长75.4%和88%,保持着稳步增长态势。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新能源汽车已走过培育期,企业间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将被边缘化,并购、重组的势力将会增加。

在此基础上,不少汽车企业将目光瞄向了“人工智能”。9月20日,比亚迪上市了智能美学中级轿车秦Pro,引入了AI智能平台,打造智能新能源汽车。此外,还有不少汽车企业迈入汽车智能化变革,布局其中。有业内人士认为,汽车行业竞争的焦点开始转向电动汽车的网联化和智能化。

总结一下,未来的汽车也可能具备以下三大特点:

智能网联加速汽车行业进化过程

针对这三大基本特点,部分业内人士给出了自己的解读。“汽车行业正在进行一次重大变革,这次变革是汽车与信息技术融合形成智能网联汽车的变革。”9月13日,在广州举行的2018第二届中国汽车电子大会上,清华大学智能网联汽车与交通研究中心主任表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真正作用是解决交通的本质问题,包括安全、节能、环保再到使用模式的改变,最后形成大家认识的驾驶去人化、出行共享化。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形成了新的出行模式。但现在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还面临许多问题。“安全可靠是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所面临的最重要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始终是第一位的。”他表示,对于产品来说,最终行驶安全是客户使用时最关注的问题。而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对功能要求、时效保障以及信息体系安全等,都有很高的要求。

在9月22日举办的智能网联核心技术论坛上,同济大学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教授也认为,未来的汽车将不再是内燃机驱动的钢铁独行侠,目前来看,传统的汽车企业面对汽车产业的变革实际上是被动的,而想要选择相对主动的路线,需要依靠智能网联为电动汽车服务。

而目前的现状是,不管智能互联汽车多么复杂,多难,这个趋势已经不可逆转。互联网企业和车企们,很多都一头扎进来了,互联网企业包括苹果、谷歌、以及国内的华为+BAT等;车企包括通用及上汽通用、特斯拉、蔚来汽车以及上汽、吉利等都在这个赛道上自主研发一路狂奔;然而更多的车企,囿于技术能力有限,很难自己完成自主开发,因此在智能网联方面采取了外包的方式,这样的方式某种程度上已经决定了结局……

弯道超车要靠BAT?

从9月6日,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王刚公布阿里的自动驾驶路线算起,BAT终于在自动驾驶上凑齐 。

虽然车联网未来的角色定位和发展规划仍然处于试验和摸索的阶段,不过随着BAT全员加入战局,这个行业也许会变成网络巨头之间的“三国杀”。

作为中国的三大互联网巨头,百度、阿里、腾讯都不约而同的将目光聚焦于车路协同领域。在百度宣布阿波罗车路协同方案将在2018年底正式开源的同时,阿里巴巴Alios宣布将与用特尔、大唐电信集团展开只能交通-车路协同领域的战略合作。未来,将全面布局只能道路交通网络建设,致力于打造数字化和智能化的交通体系,实现车路协同。

此前一周,阿里巴巴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成立车路协同联合实验室,双方将结合各自优势系统化探索无人驾驶和道路只能化的解决方案,达摩院目前正在研发感知基站,并在其研发的无人车上采用了该技术方案,已在杭州进行了多次开放路段的测试,下一步将应用在货物运输车上,实现无人智慧物流。

而百度事实上早在阿里的两年前就已经开始布局“车路协同”全栈研发,成为业内最早布局车路协同的公司之一,并在场景设置和测试里程积累上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在这一方面,百度凭借对车联网领域的洞察力取得了时间上的领先。

腾讯方面,则是傍上了大客户。9月5日,腾讯集团与宝马集团签署一份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推动数字服务和技术方面探索合作项目。腾讯与宝马的此次合作建立在双方六年合作的基础之上,此前,双方已经在汽车安全、在线音乐、定位服务等方面展开合作。未来,双方将共同评估腾讯数字产品、服务,并与宝马集团的车机端、手机端数字平台进行整合,在信息娱乐和服务、底层基础架构、安全等领域展开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腾讯首次与汽车厂商合作,此前腾讯车联与长安汽车合力打造的长安CS35Plus搭载了AI in Car智能解决方案,提供智能人机交互、听服务、车载地图、社交出行、用车生活等5大类服务,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如今腾讯的合作伙伴已经覆盖了广汽、吉利、东风等一系列车企。

我们认为,自动驾驶是目前车联网的高阶阶段,也是各大企业努力要实现的主要目标。相对于传统汽车企业的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以BAT为代表的科技公司是以人工智能技术驱动进入自动驾驶,具有颠覆式的色彩。短期内发展的目标也各有侧重,传统车企以渐进自动驾驶的方式逐步提升驾驶体验。

而科技类公司则准备直接跨越到以无人驾驶完全替代传统驾驶。传统汽车公司依靠的是长期积累的整车经验和在自动控制领域的核心优势,以谷歌百度为代表的科技公司则是借由人工智能的大力发展整合传感器、感知算法、计算平台等技术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安全问题逼出“我反对”

一出戏有人唱红脸,自然也有人唱白脸。在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上,360集团董事长兼CEO周鸿祎在现场演讲中给智能网联汽车整个行业泼了盆冷水。

周鸿祎表示虽然也很期待无人驾驶时代的到来,但还是要给无人驾驶泼点冷水——没有安全就不可能有智能汽车时代的真正的到来。周鸿祎称,目前包括特斯拉在内的智能汽车都可以实现以手机进行控制,手机与车厂的服务器保持连接,就能够通过定期更新软件来改变汽车的驾驶模式。既然汽车可以联网,而手机也可以进行打开车门、打开空调等一系列操作,那么就智能汽车也就一定可以被劫持。同时,周鸿祎表示其研究团队目前已经能做到特斯拉每出一款车,都能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模拟劫持。

外媒曾有与周鸿祎此番言论相关联的报道称:有黑客利用特斯拉的6位数密码实现了对汽车的远程操控,但对智能汽车发起攻击的技术门槛仍然很高。由此可见,智能网联汽车有被劫持的可能性。

360团队有没有劫持特斯拉的实力就不做讨论了,周鸿祎表示:“我没有要害大家的想法,做盾的人要先研究矛。”出于从业的敏感性,周鸿祎所担心的是智能网联汽车被黑客劫持。

近年来,车辆被攻击破解的新闻时有发生,伴随而至的汽车信息安全也已成为未来汽车不可忽视的问题,智能网联汽车中的信息安全漏洞一旦被攻击,将会对用户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甚至生命危险。

一项调查显示,消费者对智能网联汽车的主要顾虑之一是安全。29%受访消费者担心黑客攻击导致智能互联系统紊乱或失效;23%消费者担心车上的娱乐互动App太多,导致行车注意力得到极大分散。

好在过去几年,国内外的汽车信息安全标准制定工作也在持续进行中。国际组织(ISO/SAE)正进行21434(道路车辆-信息安全工程)标准的制定。该标准主要从风险评估管理、产品开发、运行/维护、流程审核等四个方面来保障汽车信息安全工程工作的开展。中国代表团也积极参与此项标准的制定,国内几家汽车信息安全企业、整车场,也参与了该标准的讨论,该标准将于2019年下半年完成,预计满足该标准进行安全建设的车型于2023年完成。

与此同时,《智能交通系统通信设备的安全软件更新功能》标准也已经发布,剩下还有新的标准在立项当中。

在国内标准制定方面,2017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经组织两次汽车信息安全工作组会议,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委员会、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等各大国标委,联盟组织在积极研究汽车信息安全标准相关工作,加快汽车信息安全标准的制定进度。

数据安全需要厂商认真对待

汽车制造商需要保护他们收集的数据。虽然消费者已表现出愿意分享个人数据的意愿,但他们对自己的驾驶数据更加谨慎,汽车制造商需要密切关注他们如何共享这些数据。

与保险公司共享汽车使用数据以提供保险折扣或按 pay-as-you-drive政策可以被视为消费者利益,但共享数据有可能存在政策风险,因此,相应的UBI保险并不好卖。况且,驾驶路线和位置数据特别敏感,因此,如何保护这些数据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显得尤为重要。

令人欣慰的是,汽车信息安全在一开始就受到了电信行业、汽车行业、汽车电子设备行业以及互联网服务商的重视。现代车辆由许多互联的、基于软件的IT部件组成,为了避免出现安全问题,需要进行严格测试。当前,汽车厂商不断加大汽车网络安全的投入,第三方和汽车厂商都建立了CVND等漏洞平台,目的通过共享漏洞信息,提高汽车网络安全领域的总体安全能力。

总之,人工智能、车联网将在未来几年内真正引领汽车行业的未来,汽车制造商也应该抓住机遇,将智能网联汽车所产生的大数据重视起来。截至目前,国内的各大车企基本完成了与BAT互联网公司的牵手合作,强强联合势必造成新一轮的智能车联竞争。

关键字:时代

本文摘自:搜狐新闻

x AI时代全面袭来 汽车业是不是也要改姓BAT了?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AI时代全面袭来 汽车业是不是也要改姓BAT了?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09-24 10:27:59 本文摘自:搜狐新闻

近日,根据中汽协给出的官方数据统计,今年1~8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60.7万辆和60.1万辆,同期分别增长75.4%和88%,保持着稳步增长态势。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新能源汽车已走过培育期,企业间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将被边缘化,并购、重组的势力将会增加。

在此基础上,不少汽车企业将目光瞄向了“人工智能”。9月20日,比亚迪上市了智能美学中级轿车秦Pro,引入了AI智能平台,打造智能新能源汽车。此外,还有不少汽车企业迈入汽车智能化变革,布局其中。有业内人士认为,汽车行业竞争的焦点开始转向电动汽车的网联化和智能化。

总结一下,未来的汽车也可能具备以下三大特点:

智能网联加速汽车行业进化过程

针对这三大基本特点,部分业内人士给出了自己的解读。“汽车行业正在进行一次重大变革,这次变革是汽车与信息技术融合形成智能网联汽车的变革。”9月13日,在广州举行的2018第二届中国汽车电子大会上,清华大学智能网联汽车与交通研究中心主任表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真正作用是解决交通的本质问题,包括安全、节能、环保再到使用模式的改变,最后形成大家认识的驾驶去人化、出行共享化。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形成了新的出行模式。但现在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还面临许多问题。“安全可靠是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所面临的最重要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始终是第一位的。”他表示,对于产品来说,最终行驶安全是客户使用时最关注的问题。而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对功能要求、时效保障以及信息体系安全等,都有很高的要求。

在9月22日举办的智能网联核心技术论坛上,同济大学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教授也认为,未来的汽车将不再是内燃机驱动的钢铁独行侠,目前来看,传统的汽车企业面对汽车产业的变革实际上是被动的,而想要选择相对主动的路线,需要依靠智能网联为电动汽车服务。

而目前的现状是,不管智能互联汽车多么复杂,多难,这个趋势已经不可逆转。互联网企业和车企们,很多都一头扎进来了,互联网企业包括苹果、谷歌、以及国内的华为+BAT等;车企包括通用及上汽通用、特斯拉、蔚来汽车以及上汽、吉利等都在这个赛道上自主研发一路狂奔;然而更多的车企,囿于技术能力有限,很难自己完成自主开发,因此在智能网联方面采取了外包的方式,这样的方式某种程度上已经决定了结局……

弯道超车要靠BAT?

从9月6日,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王刚公布阿里的自动驾驶路线算起,BAT终于在自动驾驶上凑齐 。

虽然车联网未来的角色定位和发展规划仍然处于试验和摸索的阶段,不过随着BAT全员加入战局,这个行业也许会变成网络巨头之间的“三国杀”。

作为中国的三大互联网巨头,百度、阿里、腾讯都不约而同的将目光聚焦于车路协同领域。在百度宣布阿波罗车路协同方案将在2018年底正式开源的同时,阿里巴巴Alios宣布将与用特尔、大唐电信集团展开只能交通-车路协同领域的战略合作。未来,将全面布局只能道路交通网络建设,致力于打造数字化和智能化的交通体系,实现车路协同。

此前一周,阿里巴巴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成立车路协同联合实验室,双方将结合各自优势系统化探索无人驾驶和道路只能化的解决方案,达摩院目前正在研发感知基站,并在其研发的无人车上采用了该技术方案,已在杭州进行了多次开放路段的测试,下一步将应用在货物运输车上,实现无人智慧物流。

而百度事实上早在阿里的两年前就已经开始布局“车路协同”全栈研发,成为业内最早布局车路协同的公司之一,并在场景设置和测试里程积累上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在这一方面,百度凭借对车联网领域的洞察力取得了时间上的领先。

腾讯方面,则是傍上了大客户。9月5日,腾讯集团与宝马集团签署一份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推动数字服务和技术方面探索合作项目。腾讯与宝马的此次合作建立在双方六年合作的基础之上,此前,双方已经在汽车安全、在线音乐、定位服务等方面展开合作。未来,双方将共同评估腾讯数字产品、服务,并与宝马集团的车机端、手机端数字平台进行整合,在信息娱乐和服务、底层基础架构、安全等领域展开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腾讯首次与汽车厂商合作,此前腾讯车联与长安汽车合力打造的长安CS35Plus搭载了AI in Car智能解决方案,提供智能人机交互、听服务、车载地图、社交出行、用车生活等5大类服务,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如今腾讯的合作伙伴已经覆盖了广汽、吉利、东风等一系列车企。

我们认为,自动驾驶是目前车联网的高阶阶段,也是各大企业努力要实现的主要目标。相对于传统汽车企业的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以BAT为代表的科技公司是以人工智能技术驱动进入自动驾驶,具有颠覆式的色彩。短期内发展的目标也各有侧重,传统车企以渐进自动驾驶的方式逐步提升驾驶体验。

而科技类公司则准备直接跨越到以无人驾驶完全替代传统驾驶。传统汽车公司依靠的是长期积累的整车经验和在自动控制领域的核心优势,以谷歌百度为代表的科技公司则是借由人工智能的大力发展整合传感器、感知算法、计算平台等技术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安全问题逼出“我反对”

一出戏有人唱红脸,自然也有人唱白脸。在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上,360集团董事长兼CEO周鸿祎在现场演讲中给智能网联汽车整个行业泼了盆冷水。

周鸿祎表示虽然也很期待无人驾驶时代的到来,但还是要给无人驾驶泼点冷水——没有安全就不可能有智能汽车时代的真正的到来。周鸿祎称,目前包括特斯拉在内的智能汽车都可以实现以手机进行控制,手机与车厂的服务器保持连接,就能够通过定期更新软件来改变汽车的驾驶模式。既然汽车可以联网,而手机也可以进行打开车门、打开空调等一系列操作,那么就智能汽车也就一定可以被劫持。同时,周鸿祎表示其研究团队目前已经能做到特斯拉每出一款车,都能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模拟劫持。

外媒曾有与周鸿祎此番言论相关联的报道称:有黑客利用特斯拉的6位数密码实现了对汽车的远程操控,但对智能汽车发起攻击的技术门槛仍然很高。由此可见,智能网联汽车有被劫持的可能性。

360团队有没有劫持特斯拉的实力就不做讨论了,周鸿祎表示:“我没有要害大家的想法,做盾的人要先研究矛。”出于从业的敏感性,周鸿祎所担心的是智能网联汽车被黑客劫持。

近年来,车辆被攻击破解的新闻时有发生,伴随而至的汽车信息安全也已成为未来汽车不可忽视的问题,智能网联汽车中的信息安全漏洞一旦被攻击,将会对用户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甚至生命危险。

一项调查显示,消费者对智能网联汽车的主要顾虑之一是安全。29%受访消费者担心黑客攻击导致智能互联系统紊乱或失效;23%消费者担心车上的娱乐互动App太多,导致行车注意力得到极大分散。

好在过去几年,国内外的汽车信息安全标准制定工作也在持续进行中。国际组织(ISO/SAE)正进行21434(道路车辆-信息安全工程)标准的制定。该标准主要从风险评估管理、产品开发、运行/维护、流程审核等四个方面来保障汽车信息安全工程工作的开展。中国代表团也积极参与此项标准的制定,国内几家汽车信息安全企业、整车场,也参与了该标准的讨论,该标准将于2019年下半年完成,预计满足该标准进行安全建设的车型于2023年完成。

与此同时,《智能交通系统通信设备的安全软件更新功能》标准也已经发布,剩下还有新的标准在立项当中。

在国内标准制定方面,2017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经组织两次汽车信息安全工作组会议,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委员会、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等各大国标委,联盟组织在积极研究汽车信息安全标准相关工作,加快汽车信息安全标准的制定进度。

数据安全需要厂商认真对待

汽车制造商需要保护他们收集的数据。虽然消费者已表现出愿意分享个人数据的意愿,但他们对自己的驾驶数据更加谨慎,汽车制造商需要密切关注他们如何共享这些数据。

与保险公司共享汽车使用数据以提供保险折扣或按 pay-as-you-drive政策可以被视为消费者利益,但共享数据有可能存在政策风险,因此,相应的UBI保险并不好卖。况且,驾驶路线和位置数据特别敏感,因此,如何保护这些数据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显得尤为重要。

令人欣慰的是,汽车信息安全在一开始就受到了电信行业、汽车行业、汽车电子设备行业以及互联网服务商的重视。现代车辆由许多互联的、基于软件的IT部件组成,为了避免出现安全问题,需要进行严格测试。当前,汽车厂商不断加大汽车网络安全的投入,第三方和汽车厂商都建立了CVND等漏洞平台,目的通过共享漏洞信息,提高汽车网络安全领域的总体安全能力。

总之,人工智能、车联网将在未来几年内真正引领汽车行业的未来,汽车制造商也应该抓住机遇,将智能网联汽车所产生的大数据重视起来。截至目前,国内的各大车企基本完成了与BAT互联网公司的牵手合作,强强联合势必造成新一轮的智能车联竞争。

关键字:时代

本文摘自:搜狐新闻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