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芯片市场动态 → 正文

借互联网“换芯” 关键在“走心”

责任编辑:editor004 作者:黄煜升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3-31 10:26:54 本文摘自:南方日报

“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

小米手机创始人雷军的这个比喻,已然成为互联网时代的经典名言之一,不断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去追逐互联网“风口”。作为中山一年一度的招商盛会,今年“3·28”招商经贸洽谈会就散发出浓浓的互联网气息。

从服务业高端论坛上关于“互联网+”的激烈思辨,到全国首个智慧教育集聚区的面世,再到中山人才云平台的搭建,追逐互联网风口的思路清晰可见。中山市委书记薛晓峰表示,本次“3·28”的一大特点,就是一步到位地占据了产业的最高端。通过“互联网+传统产业”、“物联网+传统产业”的方式,让传统产业成为新型、有竞争力的优势传统产业。

不过,相比“互联网+服务业”、“互联网+高科技产业”,当前中山许多传统制造业企业对互联网的态度,仍有所保留。笔者接触的不少企业家就坦言,再怎么“+”,实打实的生产制造不会有根本改变。飞机不还是离不开一个个小零件?游客去日本买电饭煲,吸引他们的也是传统的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于传统制造业而言,产品形态以及市场需求,一定时期内不会因网络化而改变。

要深究这个问题,或许可以借用马化腾的一个比喻:“互联网其实就像能源或者电一样,在没有能源和电之前,很多传统行业也都存在,只是有了之后,对每个行业都有颠覆性或者改良性的改进。”

马化腾的这番话,实际上也道出当前传统产业接轨“互联网+”时代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制造依靠人口红利、低价土地、低位税收、低环境成本成就了辉煌。步入经济新常态后,这些优势却逐渐丧失,传统产业疲态尽显。在中山,许多企业普遍面临着需求疲软、产能过剩、成本上升的压力,亟须寻找发展新引擎。

借互联网“换芯”,成为这些企业冲出困境的必然出路。但要找到互联网的风口,企业关键在“走心”。

从近年来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消费互联网,到目前正在兴起的工业互联网或者产业互联网,“用户至上”的思维贯穿始终。可以这么说,互联网自诞生之日起,便一直遵循“走心”的发展模式。

“走心”,可以破除当前传统企业面临的“需求疲软”困境。过去中山制造业的需求来源主要是基于宏观判断,在供不应求的市场这样做没错,因为需求是明显的。但当刚性需求被充分满足的状况下,就会表现出需求疲软。从这一层面考虑,当前市场不是需求疲软了,而是“需求升级”了,但依托惯性思维显然难以捕捉到这些需求。

擅长“走心”的互联网,正是致力于走“与消费者合力研发和制造产品、服务”的模式。“需要啥生产啥”,企业一旦遵循这种生产模式,何愁“需求疲软”?

“成本上涨”,同样可通过“走心”的思维寻求突破。成本上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企业还在死磕成本。互联网正在打破现有的“一次性生产,一次性消费”模式,通过提供“走心”的产品与服务,逐渐实现“持续性生产,持续性消费”。这种延长用户付费周期的方式,可以不断降低产品边际成本,从而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以知名企业三一重工为例,近年来该企业借助网络实现服务型制造。通过在设备上安装2G、3G的通信模块,与三一重工的后台联系起来,可以实时采集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主动维护。借此,三一重工3年间的新增利润超过20亿元,而且成本降低了60%。

随着技术和理念的普及深入,“互联网+”正在加速渗透到传统制造业的核心环节。事实上,其“走心”的路线与传统工业时代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并无矛盾。对于传统企业而言,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换芯”机遇:主动拥抱互联网,获得的不只是改变,而是蜕变。

关键字:换芯人口红利互联网时代

本文摘自:南方日报

x 借互联网“换芯” 关键在“走心”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芯片市场动态 → 正文

借互联网“换芯” 关键在“走心”

责任编辑:editor004 作者:黄煜升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3-31 10:26:54 本文摘自:南方日报

“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

小米手机创始人雷军的这个比喻,已然成为互联网时代的经典名言之一,不断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去追逐互联网“风口”。作为中山一年一度的招商盛会,今年“3·28”招商经贸洽谈会就散发出浓浓的互联网气息。

从服务业高端论坛上关于“互联网+”的激烈思辨,到全国首个智慧教育集聚区的面世,再到中山人才云平台的搭建,追逐互联网风口的思路清晰可见。中山市委书记薛晓峰表示,本次“3·28”的一大特点,就是一步到位地占据了产业的最高端。通过“互联网+传统产业”、“物联网+传统产业”的方式,让传统产业成为新型、有竞争力的优势传统产业。

不过,相比“互联网+服务业”、“互联网+高科技产业”,当前中山许多传统制造业企业对互联网的态度,仍有所保留。笔者接触的不少企业家就坦言,再怎么“+”,实打实的生产制造不会有根本改变。飞机不还是离不开一个个小零件?游客去日本买电饭煲,吸引他们的也是传统的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于传统制造业而言,产品形态以及市场需求,一定时期内不会因网络化而改变。

要深究这个问题,或许可以借用马化腾的一个比喻:“互联网其实就像能源或者电一样,在没有能源和电之前,很多传统行业也都存在,只是有了之后,对每个行业都有颠覆性或者改良性的改进。”

马化腾的这番话,实际上也道出当前传统产业接轨“互联网+”时代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制造依靠人口红利、低价土地、低位税收、低环境成本成就了辉煌。步入经济新常态后,这些优势却逐渐丧失,传统产业疲态尽显。在中山,许多企业普遍面临着需求疲软、产能过剩、成本上升的压力,亟须寻找发展新引擎。

借互联网“换芯”,成为这些企业冲出困境的必然出路。但要找到互联网的风口,企业关键在“走心”。

从近年来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消费互联网,到目前正在兴起的工业互联网或者产业互联网,“用户至上”的思维贯穿始终。可以这么说,互联网自诞生之日起,便一直遵循“走心”的发展模式。

“走心”,可以破除当前传统企业面临的“需求疲软”困境。过去中山制造业的需求来源主要是基于宏观判断,在供不应求的市场这样做没错,因为需求是明显的。但当刚性需求被充分满足的状况下,就会表现出需求疲软。从这一层面考虑,当前市场不是需求疲软了,而是“需求升级”了,但依托惯性思维显然难以捕捉到这些需求。

擅长“走心”的互联网,正是致力于走“与消费者合力研发和制造产品、服务”的模式。“需要啥生产啥”,企业一旦遵循这种生产模式,何愁“需求疲软”?

“成本上涨”,同样可通过“走心”的思维寻求突破。成本上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企业还在死磕成本。互联网正在打破现有的“一次性生产,一次性消费”模式,通过提供“走心”的产品与服务,逐渐实现“持续性生产,持续性消费”。这种延长用户付费周期的方式,可以不断降低产品边际成本,从而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以知名企业三一重工为例,近年来该企业借助网络实现服务型制造。通过在设备上安装2G、3G的通信模块,与三一重工的后台联系起来,可以实时采集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主动维护。借此,三一重工3年间的新增利润超过20亿元,而且成本降低了60%。

随着技术和理念的普及深入,“互联网+”正在加速渗透到传统制造业的核心环节。事实上,其“走心”的路线与传统工业时代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并无矛盾。对于传统企业而言,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换芯”机遇:主动拥抱互联网,获得的不只是改变,而是蜕变。

关键字:换芯人口红利互联网时代

本文摘自:南方日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