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计算行业动态 → 正文

立足云本质 融合落地教育云

责任编辑:jcao 作者:曹建菊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12-16 16:55:58 本文摘自:企业网D1Net

云计算技术正如火如荼和各种应用结合落地,在前几天举办的智慧教育展上,笔者听到不少介绍,云教学、云备课、云基础架构,说法各一,应用似乎也是丰富多彩。大家似乎将云计算看成了万能的技术,这是云计算的成功,另一方面,云计算到底最擅长什么?我们对云计算的期望是否开始透支?

云的核心本质:不是计算速度,而是资源的交付速度

当然,云计算的概念国际国内已经拥有了多个版本,这不是笔者赘述的重点,但有一点必须清楚:云计算最核心的本质不是计算速度,而是各种资源的交付速度,资源的交付速度让各种资源的随需而用成为现实。虽然云计算可以提供更快的计算速度,貌似可以干“超级计算”的事情,但从市场跟技术原理上,并未得到主流认同。

云计算交付基础环境的最初阶段是虚拟机、云存储,然后云计算可以交付运行环境,不仅是虚拟机,还包括了中间件、数据库,用户将云基础环境与应用结合就能运行;再后来,云计算可以直接交付应用,通过把应用做成部署模板,自动化创建应用;云计算的再进一步发展,可以交付并行应用。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让各种资源的交付速度得到更大提升。

教育云:融合是重点

云计算在学校的应用情况如何?校园信息化经过多年发展,信息化系统已经非常复杂,网络复杂,设备复杂,随之而来的,便是管理复杂。学校云平台建设分为传统IT,比如数据中心建设,另外是科研性高性能计算,以及大数据平台等,学校的IT建设思路分散,因此,未来的智慧教育云,将主要表现为两点:

一是教育云要实现技术融合,首先是融合传统机房,包括机房设备管理,机房资源管理,能够管理各自的资源池,实现在资源池里不仅管理各种各样的应用系统,而且还能对这些应用系统实施自动化监控,甚至在繁忙的时候可以自动调动的资源使用。

也就是说学校并不需要关心虚拟机,而应关注一所学校有多少个应用利用了多少资源实现服务,是不是可以通过它更加轻松的管理学校的科研环境,科研应用,人事系统,财务的辅助支撑系统以及教学系统的应用等。

此外,学校应具备较强的运维能力,可以清晰看到每一个系统里所对应的设备和它运行的环境之间的依赖关系,中间件服务器,业务系统,可以通过拖拽的形式把原来的系统进行管理,具备自动化的部署能力,最终能够像亚马逊一样,把网络中心的定位从成本中心向服务中心或者向利润中心的转型,这就是云自动化交付。也就是在云技术之下,学校能够把过去从服务器准备,环境配置,网络配置和软件的安装部署等系列工作通过标准化的云平台自动来提交这种服务,并且通过这种服务目录的形式实现。

二是教育云要实现产业融合,学校应用场景的分散化,决定了教育云不仅需要在技术上实现融合,在产业上也要实现融合。

以海南大学为例,海南大学智慧校园系统不仅能管理数字化校园系统,人事系统,选课系统,同时还能支撑其高性能计算,并实现各系统间的动态切换,这样便能将零散的云的应用场景搜集起来。无论是学校的大数据平台,教学平台,实训平台,均需要将资源统一集中进行管理,通过一个平台来交付不同应用场景所需的云服务环境。

高校HPC需求解决之法

高校信息化,除了基本的教学办公应用系统外,最为重要的是用于研究领域的HPC(高性能计算)需求,高校里如生物学等很多学科非常依赖高性能计算(HPC),因为其计算能力至关重要,很多领域里科研水平的高低几乎决定于计算能力的强度。如何将HPC通过廉价方式建立起来,并且能够获取持续管理的能力,部分高校通过自己搭建,用一些X86的服务器搭建高性能计算集群做科研,但使用普通设备去做高性能计算集群专业度非常高。

我们看到,云计算的发展,已渐渐达到了HPC高性能计算的基础环境支撑要求。近年来我们可以看到亚马逊AWS,微软的Azure,都推出了HPC集群服务,美国有很多高校、研究机构、企业,例如华盛顿大学、辉瑞制药等,都在使用亚马逊的在线HPC集群。阿里云前一段也推出了并行计算服务,尽管业内很多HPC专家都说阿里做的还不成熟,但也正说明阿里云看到了这个趋势。

众所周知,高性能计算这个技术本身,最开始并不是针对高校。这项复杂的技术,适用于定向的研究机构、企业,长期用于研究同一种课题,而且大多数研究是实验、验证性质的。具有短期、高频、多样化的特点。与科研机构不同,当前大多数高校的HPC资源,都是在各科研团队手里,彼此之间很难共享,资深的老师可能有很多HPC资源,年轻老师可能没资源;有些老师做课题实验时,HPC资源可能不够用,但不做实验的老师,可能资源大量闲置。另外,HPC环境安装部署搭建的复杂度很高,物理学院的环境可能就不能适用于材料学院,构建难度大、复杂度高,交付效率低。

而云计算可以交付集群应用,也就是可以直接自动构建HPC集群,因此,需要将各种不同的HPC应用模板进行初始化导入,各院系的用户则通过云平台自助创建。对于资源管理者来说,不需要去做各种复杂的运维工作,因为云平台会利用自动化服务来代替人来做运维。管理者给用户分配配额,例如100核的CPU、200G的内存、10T的存储等,用户就可以自助的去使用平台来创建HPC集群,只需要选择他需要的HPC软件应用、选择节点配置、指定节点规模,云会自动创建资源、自动安装软件、自动配置成集群,用户便可以直接使用。

当然,为了更好的满足各类HPC的需求,云计算还需要针对HPC应用场景做技术优化,例如支持GPU、Xeon Phi等协处理器,这些都是在HPC领域有很重要作用的设备。

上图为:品高云副总经理周静女士

教育云样板

教育云的批量落地还有待时日,国内走在前列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海南大学已成教育云落地模板,海南大学云技术服务提供商广州市品高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提出的融合式教育思路颇有看点,不仅包含了底层基础架构的融合,还包含学校业务、脉络上的融合,也就是在一朵云下可以支撑学校不同的应用场景。

此外,在高校HPC应用方面,品高云也做出了很多技术创新,如为了提供更强大的计算性能,告别虚拟机,改用LXC容器技术来提供计算单元,实现了物理服务器99%的性能。而且,为了解决不同架构、不同HPC应用对于底层资源的兼容性要求,品高云还做了测试,通过了Intel的Intel Cluster Ready 的认证,也是国内唯一一家通过ICR认证的云平台软件厂商。 这些创新保证了海南大学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在科研上走出海南小岛,成为全国知名大学夯实着基础。

关键字:教育云

本文摘自:企业网D1Net

x 立足云本质 融合落地教育云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云计算行业动态 → 正文

立足云本质 融合落地教育云

责任编辑:jcao 作者:曹建菊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12-16 16:55:58 本文摘自:企业网D1Net

云计算技术正如火如荼和各种应用结合落地,在前几天举办的智慧教育展上,笔者听到不少介绍,云教学、云备课、云基础架构,说法各一,应用似乎也是丰富多彩。大家似乎将云计算看成了万能的技术,这是云计算的成功,另一方面,云计算到底最擅长什么?我们对云计算的期望是否开始透支?

云的核心本质:不是计算速度,而是资源的交付速度

当然,云计算的概念国际国内已经拥有了多个版本,这不是笔者赘述的重点,但有一点必须清楚:云计算最核心的本质不是计算速度,而是各种资源的交付速度,资源的交付速度让各种资源的随需而用成为现实。虽然云计算可以提供更快的计算速度,貌似可以干“超级计算”的事情,但从市场跟技术原理上,并未得到主流认同。

云计算交付基础环境的最初阶段是虚拟机、云存储,然后云计算可以交付运行环境,不仅是虚拟机,还包括了中间件、数据库,用户将云基础环境与应用结合就能运行;再后来,云计算可以直接交付应用,通过把应用做成部署模板,自动化创建应用;云计算的再进一步发展,可以交付并行应用。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让各种资源的交付速度得到更大提升。

教育云:融合是重点

云计算在学校的应用情况如何?校园信息化经过多年发展,信息化系统已经非常复杂,网络复杂,设备复杂,随之而来的,便是管理复杂。学校云平台建设分为传统IT,比如数据中心建设,另外是科研性高性能计算,以及大数据平台等,学校的IT建设思路分散,因此,未来的智慧教育云,将主要表现为两点:

一是教育云要实现技术融合,首先是融合传统机房,包括机房设备管理,机房资源管理,能够管理各自的资源池,实现在资源池里不仅管理各种各样的应用系统,而且还能对这些应用系统实施自动化监控,甚至在繁忙的时候可以自动调动的资源使用。

也就是说学校并不需要关心虚拟机,而应关注一所学校有多少个应用利用了多少资源实现服务,是不是可以通过它更加轻松的管理学校的科研环境,科研应用,人事系统,财务的辅助支撑系统以及教学系统的应用等。

此外,学校应具备较强的运维能力,可以清晰看到每一个系统里所对应的设备和它运行的环境之间的依赖关系,中间件服务器,业务系统,可以通过拖拽的形式把原来的系统进行管理,具备自动化的部署能力,最终能够像亚马逊一样,把网络中心的定位从成本中心向服务中心或者向利润中心的转型,这就是云自动化交付。也就是在云技术之下,学校能够把过去从服务器准备,环境配置,网络配置和软件的安装部署等系列工作通过标准化的云平台自动来提交这种服务,并且通过这种服务目录的形式实现。

二是教育云要实现产业融合,学校应用场景的分散化,决定了教育云不仅需要在技术上实现融合,在产业上也要实现融合。

以海南大学为例,海南大学智慧校园系统不仅能管理数字化校园系统,人事系统,选课系统,同时还能支撑其高性能计算,并实现各系统间的动态切换,这样便能将零散的云的应用场景搜集起来。无论是学校的大数据平台,教学平台,实训平台,均需要将资源统一集中进行管理,通过一个平台来交付不同应用场景所需的云服务环境。

高校HPC需求解决之法

高校信息化,除了基本的教学办公应用系统外,最为重要的是用于研究领域的HPC(高性能计算)需求,高校里如生物学等很多学科非常依赖高性能计算(HPC),因为其计算能力至关重要,很多领域里科研水平的高低几乎决定于计算能力的强度。如何将HPC通过廉价方式建立起来,并且能够获取持续管理的能力,部分高校通过自己搭建,用一些X86的服务器搭建高性能计算集群做科研,但使用普通设备去做高性能计算集群专业度非常高。

我们看到,云计算的发展,已渐渐达到了HPC高性能计算的基础环境支撑要求。近年来我们可以看到亚马逊AWS,微软的Azure,都推出了HPC集群服务,美国有很多高校、研究机构、企业,例如华盛顿大学、辉瑞制药等,都在使用亚马逊的在线HPC集群。阿里云前一段也推出了并行计算服务,尽管业内很多HPC专家都说阿里做的还不成熟,但也正说明阿里云看到了这个趋势。

众所周知,高性能计算这个技术本身,最开始并不是针对高校。这项复杂的技术,适用于定向的研究机构、企业,长期用于研究同一种课题,而且大多数研究是实验、验证性质的。具有短期、高频、多样化的特点。与科研机构不同,当前大多数高校的HPC资源,都是在各科研团队手里,彼此之间很难共享,资深的老师可能有很多HPC资源,年轻老师可能没资源;有些老师做课题实验时,HPC资源可能不够用,但不做实验的老师,可能资源大量闲置。另外,HPC环境安装部署搭建的复杂度很高,物理学院的环境可能就不能适用于材料学院,构建难度大、复杂度高,交付效率低。

而云计算可以交付集群应用,也就是可以直接自动构建HPC集群,因此,需要将各种不同的HPC应用模板进行初始化导入,各院系的用户则通过云平台自助创建。对于资源管理者来说,不需要去做各种复杂的运维工作,因为云平台会利用自动化服务来代替人来做运维。管理者给用户分配配额,例如100核的CPU、200G的内存、10T的存储等,用户就可以自助的去使用平台来创建HPC集群,只需要选择他需要的HPC软件应用、选择节点配置、指定节点规模,云会自动创建资源、自动安装软件、自动配置成集群,用户便可以直接使用。

当然,为了更好的满足各类HPC的需求,云计算还需要针对HPC应用场景做技术优化,例如支持GPU、Xeon Phi等协处理器,这些都是在HPC领域有很重要作用的设备。

上图为:品高云副总经理周静女士

教育云样板

教育云的批量落地还有待时日,国内走在前列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海南大学已成教育云落地模板,海南大学云技术服务提供商广州市品高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提出的融合式教育思路颇有看点,不仅包含了底层基础架构的融合,还包含学校业务、脉络上的融合,也就是在一朵云下可以支撑学校不同的应用场景。

此外,在高校HPC应用方面,品高云也做出了很多技术创新,如为了提供更强大的计算性能,告别虚拟机,改用LXC容器技术来提供计算单元,实现了物理服务器99%的性能。而且,为了解决不同架构、不同HPC应用对于底层资源的兼容性要求,品高云还做了测试,通过了Intel的Intel Cluster Ready 的认证,也是国内唯一一家通过ICR认证的云平台软件厂商。 这些创新保证了海南大学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在科研上走出海南小岛,成为全国知名大学夯实着基础。

关键字:教育云

本文摘自:企业网D1Net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