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业应用软件行业动态 → 正文

管理软件应用遭暗伤 平台应用打破瓶颈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3-07-02 15:33:32 本文摘自:比特网

在经历了2003年“ERP争论”、“概念之惑”的热闹之后,2004年的中国管理软件市场似乎平静了很多,更多的厂商不再热衷于靠炒作概念吸引眼球,而是不约而同地在产品技术、细分应用及服务等领域展开了一场争夺客户满意度的竞争,显露出一份沉稳、老练和从容。一切迹象表明,国内管理软件正逐步跨入快速、稳定发展的成熟期。

管理软件应用遭遇“暗伤”

对于供应商来说,尽管大家都较早祭起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大旗,但落到实处的效果却不甚理想。如不少软件厂商抱着“捞一把”的短视心理,一味推广自己的产品和“概念”,却忽视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以及随业务发展不断变化的特点。由于不同行业的企业商业模式和业务流程存在极大差异,采用近乎相同的管理软件对于很多上马信息化的企业来说,无异于削足适履,实施效果自然可想而知。即使是对于“精耕细作”某个行业应用的集成商来说,昂贵的定制开发成本、业务流程变化后推倒从来的情况比比皆是,结果将开发商、中间商、用户三方都“拖”得不堪重负,许多项目不是中途“夭折”就是不了了之。

作为供应商与用户之间桥梁的中间商(如渠道代理、增值开发等),面对软件系统的僵化和用户需求变更常常束手无策,无法发挥与用户的协同互动性进行二次增值开发,导致丧失市场机会。这不但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整条价值链条。

从用户角度来看,纵向层面的行业应用缺乏有效的个性化解决方案支持,横向层面的企业多元化战略得不到整体解决方案支持,管理软件产业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大。

平台应用打破管理软件瓶颈

中国企业信息化的核心是软件,软件的核心是应用。因此,管理软件要突破瓶颈,必须从应用切入来解决。随着厂商和用户的不断成熟,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成为厂商解决产品通用性与用户需求个性化的根本指导方针。应运而生的平台理念也随之成为中国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平台的深入应用则为解决企业信息化滞后与供应商应用能力不足提供了最有效的技术与应用支持。

东软金算盘公司副总杨汉东曾提到过,企业信息化是信息技术与管理模式的耦合式螺旋渐进过程,平台的优势还在于它所提供的伸缩性可以支持企业的动态成长战略。

平台的特点之一就是业务与技术分离,用户可以在保证主体框架不变的前提下,方便地进行二次开发和配置。平台技术还可以很好地帮助企业跨越信息化中的障碍,如金算盘的VP平台基于完整的、统一的、开放的技术标准和软件体系架构,不但可以兼容各种主流操作系统、数据库,还使得基于广域供应链的协同思想可以让ERP、CRM等系统从协同开放的基点出发去架构和设计,强大的门户技术消除了企业在实施ERP后形成的新的信息孤岛。

再如,绩效管理(BPM)需要对企业整体财务、市场、人力资源、客户资源等各种信息深入分析,因此倚赖于强大的数据支撑平台。企业可以借助VP平台与其应用组件提供的信息整合集成以及实时处理分析功能,在企业实施的财务管理、ERP、SCM、CRM等基础上,通过先进的商业智能(BI)和数据仓库(DW)技术实时获取关键绩效指标,推动总体战略目标实现。这在平台架构出现之前是非常困难的。

管理软件蓄势待发

其实,早在2002年6月金算盘就推出了中国第一个管理软件平台,吹响了管理软件开放方式变革的号角。紧接着思维加速推出了TIB,再加上2003年初用友的UAP、金蝶的EAS、SAP推出了自己的NetWeaver平台,使得整个业务基础软件平台市场骤然升温。

目前,平台+套件+个性化定制的开发模式在管理软件领域已呈燎原之势,由于平台对供应商的技术门槛要求极高,竞争也非常激烈,因此,只有具备长期技术优势沉淀的公司才能最终脱颖而出。金算盘公司2002年末又适时推出了VPS套件,快速平稳地实现了从技术到应用的转变,很快拿下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的VPS.TM与TCL与贵州益佰、浙江石梁集团的VPS.DRP项目。同样,在管理软件界,用友基于UAP的RTE套件、金蝶基于BOS的EAS套件都表明了平台应用随企业管理升级的趋势锐不可挡。

当然,对于管理软件来说面临的难题还有很多,比如企业对ERP的期望值过高、没有充分发挥“一把手”的作用等等,厂商抱怨客户不接受先进管理思想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将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磨合的过程。然而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从金算盘VP、用友UAP再到随后的金蝶EAS套件、用友的RTE套件和金算盘的VPS套件,这些管理软件领导厂商的共同发力,平台化趋势正在对中国软件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也逐渐积累和沉淀为软件厂商的核心竞争力之一。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全球IT整体环境,我国管理软件厂商是否能够利用平台旋风而后发制人,在综合竞争力逐步赶超国际巨头,还有待我国管理软件厂商的后继努力。

关键字:链接比特软件应用管理

本文摘自:比特网

x 管理软件应用遭暗伤  平台应用打破瓶颈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企业应用软件行业动态 → 正文

管理软件应用遭暗伤 平台应用打破瓶颈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3-07-02 15:33:32 本文摘自:比特网

在经历了2003年“ERP争论”、“概念之惑”的热闹之后,2004年的中国管理软件市场似乎平静了很多,更多的厂商不再热衷于靠炒作概念吸引眼球,而是不约而同地在产品技术、细分应用及服务等领域展开了一场争夺客户满意度的竞争,显露出一份沉稳、老练和从容。一切迹象表明,国内管理软件正逐步跨入快速、稳定发展的成熟期。

管理软件应用遭遇“暗伤”

对于供应商来说,尽管大家都较早祭起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大旗,但落到实处的效果却不甚理想。如不少软件厂商抱着“捞一把”的短视心理,一味推广自己的产品和“概念”,却忽视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以及随业务发展不断变化的特点。由于不同行业的企业商业模式和业务流程存在极大差异,采用近乎相同的管理软件对于很多上马信息化的企业来说,无异于削足适履,实施效果自然可想而知。即使是对于“精耕细作”某个行业应用的集成商来说,昂贵的定制开发成本、业务流程变化后推倒从来的情况比比皆是,结果将开发商、中间商、用户三方都“拖”得不堪重负,许多项目不是中途“夭折”就是不了了之。

作为供应商与用户之间桥梁的中间商(如渠道代理、增值开发等),面对软件系统的僵化和用户需求变更常常束手无策,无法发挥与用户的协同互动性进行二次增值开发,导致丧失市场机会。这不但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整条价值链条。

从用户角度来看,纵向层面的行业应用缺乏有效的个性化解决方案支持,横向层面的企业多元化战略得不到整体解决方案支持,管理软件产业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大。

平台应用打破管理软件瓶颈

中国企业信息化的核心是软件,软件的核心是应用。因此,管理软件要突破瓶颈,必须从应用切入来解决。随着厂商和用户的不断成熟,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成为厂商解决产品通用性与用户需求个性化的根本指导方针。应运而生的平台理念也随之成为中国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平台的深入应用则为解决企业信息化滞后与供应商应用能力不足提供了最有效的技术与应用支持。

东软金算盘公司副总杨汉东曾提到过,企业信息化是信息技术与管理模式的耦合式螺旋渐进过程,平台的优势还在于它所提供的伸缩性可以支持企业的动态成长战略。

平台的特点之一就是业务与技术分离,用户可以在保证主体框架不变的前提下,方便地进行二次开发和配置。平台技术还可以很好地帮助企业跨越信息化中的障碍,如金算盘的VP平台基于完整的、统一的、开放的技术标准和软件体系架构,不但可以兼容各种主流操作系统、数据库,还使得基于广域供应链的协同思想可以让ERP、CRM等系统从协同开放的基点出发去架构和设计,强大的门户技术消除了企业在实施ERP后形成的新的信息孤岛。

再如,绩效管理(BPM)需要对企业整体财务、市场、人力资源、客户资源等各种信息深入分析,因此倚赖于强大的数据支撑平台。企业可以借助VP平台与其应用组件提供的信息整合集成以及实时处理分析功能,在企业实施的财务管理、ERP、SCM、CRM等基础上,通过先进的商业智能(BI)和数据仓库(DW)技术实时获取关键绩效指标,推动总体战略目标实现。这在平台架构出现之前是非常困难的。

管理软件蓄势待发

其实,早在2002年6月金算盘就推出了中国第一个管理软件平台,吹响了管理软件开放方式变革的号角。紧接着思维加速推出了TIB,再加上2003年初用友的UAP、金蝶的EAS、SAP推出了自己的NetWeaver平台,使得整个业务基础软件平台市场骤然升温。

目前,平台+套件+个性化定制的开发模式在管理软件领域已呈燎原之势,由于平台对供应商的技术门槛要求极高,竞争也非常激烈,因此,只有具备长期技术优势沉淀的公司才能最终脱颖而出。金算盘公司2002年末又适时推出了VPS套件,快速平稳地实现了从技术到应用的转变,很快拿下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的VPS.TM与TCL与贵州益佰、浙江石梁集团的VPS.DRP项目。同样,在管理软件界,用友基于UAP的RTE套件、金蝶基于BOS的EAS套件都表明了平台应用随企业管理升级的趋势锐不可挡。

当然,对于管理软件来说面临的难题还有很多,比如企业对ERP的期望值过高、没有充分发挥“一把手”的作用等等,厂商抱怨客户不接受先进管理思想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将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磨合的过程。然而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从金算盘VP、用友UAP再到随后的金蝶EAS套件、用友的RTE套件和金算盘的VPS套件,这些管理软件领导厂商的共同发力,平台化趋势正在对中国软件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也逐渐积累和沉淀为软件厂商的核心竞争力之一。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全球IT整体环境,我国管理软件厂商是否能够利用平台旋风而后发制人,在综合竞争力逐步赶超国际巨头,还有待我国管理软件厂商的后继努力。

关键字:链接比特软件应用管理

本文摘自:比特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