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统一通信/协作行业动态 → 正文

移动社交APP大比拼

责任编辑:editor006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12-16 14:41:07 本文摘自:上海金融报

在即将过去的2014年里,移动社交APP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残酷竞争之下,一些APP异军突起,成为行业赢家。目前,微信用户已近6亿,毫无悬念站稳了熟人社交的霸主地位,陌陌则在微信的眼皮下茁壮成长为陌生人移动社交的老大。12月12日凌晨,陌陌正式在纳斯达克上市,又给其他移动社交应用注入不少“鸡血”。在移动互联网大势所趋下,人们不禁畅想:未来是否还会出现第二个陌陌?

移动互联网必争之地

2014年可以被视为移动互联网井喷的一年。移动行业蓬勃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移动社交更是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便捷快速。目前,我国5.3亿手机网民中,有60.2%在使用移动社交软件。近两年,移动社交APP已成为互联网公司移动化布局的必争之地,新浪微博拔得头筹之后,腾讯微信紧随其后,阿里不甘落后推出“往来”,移动社交这块“大蛋糕”被迅速切割。

行业人士指出,相对于传统社交应用,移动社交的优势相当明显:LBS定位、陌生交友、语音聊天、图片分享、兴趣群组,“摇一摇”交友等。更重要的是,社交的不确定性、随机性,使得交友的便利性大大提高。此外,线上交流与线下见面相结合的方式,更容易推动陌生人向熟人转变。从维系关系的角度来说,移动社交APP也使人们能以更轻松的方式,与熟人进行互动。

就国内移动社交应用来看,属性和功能有明显区分。比如,微博的社交媒体属性日益凸显,新闻事件、娱乐事件集中爆发的时间段内,微博的使用量和互动量有明显上升。朋友圈则重点切入熟人社交场景,聊天和关注朋友动态是用户使用频率最高的功能。对互联网用户而言,不同的移动社交APP有各自的优势。微信的最大优势在于人气,而新浪微博的主要优势在于“开放式媒体平台、有最新的资讯信息”。

在微博和微信两家独大的市场中,不断有新的闯入者企图分得一杯羹。前仆后继中,有许多人倒下,已经上市的陌陌无疑是站到最后的那一批。由于微信在熟人社交上的强大优势,陌陌只能选择走差异化生存的道路,以陌生人社交起家。“通过陌陌,您可以认识身边的人;加入附近的群组;查看附近的留言;参加附近的活动。还可以和朋友交换各自的地理位置,用有趣的表情聊天等等。”这是陌陌的官方产品介绍。

投中分析师吕帅表示:“在产品定位上,同为移动社交与通讯APP,陌陌的定位与手机QQ、微信、微博有很大不同:手机QQ和微信的定位是熟人社交,隐秘程度高;微博也是基于熟络关系,但由于极高的开放程度,为其带来较强的媒体属性;而陌陌的定位是基于地理位置的陌生人社交,兼具较高的开放程度。”

在2011年诞生以后,截至2014年10月,陌陌总用户数已超过1.7亿。12月12日,陌陌在美成功上市,上市首日,陌陌股价收报17.02美元/股,较发行价13.50美元/股上涨26.07%。以收盘价计算,陌陌当前市值为31.74亿美元。三年多的稳定发展,直接得益于其对陌生人社交应用模式的不断完善。

吕帅指出,在产品自身革新上,陌陌现在有三个核心的交互功能:搜寻附近(人、组群、商业服务、事件等)、即时聊天和参与组群活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组群的概念扩大了点对点社交的外延,“志同道合”有助于解决陌生人社交的“破冰”问题,在LBS(基于位置的服务)的运用上,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创新。

长江后浪推前浪

不走寻常路,做到差异化的市场定位,是陌陌成功的主要原因。但也应看到,在日益迅猛发展的移动浪潮中,社交类APP也在进行优胜劣汰的残酷竞争。能否推陈出新,在互联网巨头林立的移动社交应用市场上分得一杯羹,对后来者而言是一个严峻考验。

有机构通过盘点苹果APP

Store、91无线、安卓市场等应用商店,整理出100家消失的APP名单,其中社交类占比高达35%。某移动互联网服务公司经理表示,“时下,在熟人社交领域,微信一家独大早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在陌生人领域,陌陌也做得风生水起,遥遥领先其他对手。图文、语音、视频、对讲机等功能自微信成功之后,似乎已成为任何一款社交APP的固有模式,很少有移动社交APP产品可以跳出这个呆板的限制,提出自己新的创意。”

在此环境下,用户无法用创意和需求去衡量一款APP社交产品的优劣,这也注定了财力物力匮乏的社交APP企业将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所以,即使易信、来往疯狂地砸重金试图在社交领域分一杯羹,却无一不铩羽而归。因为用户从微信和陌陌上便可满足自己在日常社交中的基本化体验,倘单纯按照微信和陌陌的模式去做社交,无疑会走上一条充满荆棘的不归路。

为了挤进这个市场,后来者各出奇招。在陌陌将陌生人社交做热之后,这一市场的价值潜力开始不断被挖掘。近日,一款新近推出的陌生人交友APP“摩擦”,推出了鲜花传情的方式,显然在尝试针对性地解决交友效率问题。“摩擦”项目负责人朱显表示,虽然市场上陌生交友APP很多,但用户普遍有聊不上天的感觉。“摩擦”APP目的就是让有交友意向的人能相互认识,聊天上天,获得进一步交往的可能。

事实上,除了熟人社交应用和陌生人社交应用这两大社交应用类型之外,社交应用的发展模式一直在突破。今年3月底主打熟人匿名社交的“无秘”(发布时用名“秘密”,后更名“无秘”)推出后一鸣惊人。先是刷爆微信朋友圈,很快又在创投圈和IT圈引起轰动。在这种“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发展潮流下,移动社交应用的设计越来越“刁钻”,只为迎合用户的社交口味。例如,Snapchat的“阅后即焚”、微信的“2分钟内撤回消息”、秘密半公开的匿名模式(匿名八卦会在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中传播)、20

Day

Strangers与陌生人分享20天生活、Pumpup主打的健身社交,以及LGBT的交友等。

移动社交新蓝海

相比对社交应用模式的不断完善和改进,对其功能的颠覆,已成为未来移动社交应用市场的一片新蓝海。从兴趣社交到生活服务,移动社交APP也是各显神通。友盟监测用户启动APP次数分析和APP

store可以看出,2014年,社交、电商、资讯、理财、教育、旅游等生活辅助功能较强的垂直领域增速更快,且长期稳居各大应用市场排行榜单。可以发现,用户在进行APP选择时也偏向于下载、使用一些对生活有实用帮助的应用。

移动社交应用不能仅局限于社交功能,还要更多地与用户的生活场景挂钩,服务于其生活需要。国内各大移动社交应用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从陌陌的到店通、微信战略合作京东,都企图从社交引导用户进行下一步的购买,实现消费。行业人士指出,从微信支付功能的推出开始,就可看出微信不仅仅是社交。满足用户需求,连接一切创造更多价值,才是微信的野心所在。微信的“附近的店”是消费者根据需求主动寻找符合自身要求的商户进行消费,而陌陌的“到店通”是商家根据地理位置有目标地进行广告投放,即对定位范围内的消费者推送广告资讯,以博得消费者回头。这两者实际都是社交类软件在商业化行为中的一种新的形式,在保证消费者用户体验的基础上接入商户广告,从而满足自己更细化的盈利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移动社交应用的商业化,尤其是发布广告等内容,可能影响用户体验,对于移动社交应用来说,必须在盈利和用户体验方面做好平衡。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2013年中国社交类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网民对社交软件付费服务的参与性低。这决定了开发商要另辟蹊径,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改善社交软件用户体验。报告显示,社交类软件的收入主要来自游戏收费和广告收入,但由于网民的付费业务参与性低,这要求社交类软件进一步细化盈利方式,在完善用户体验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挖掘市场潜力。

移动社交与O2O融合是大势所趋,从兴趣社交到生活服务,移动社交APP也在努力探索多种O2O模式,从线上到线下导流,为用户提供更多便利。如何产生差异化的竞争力,完善商业模式,移动社交的佼佼者们也许还需要费点时间找到合适的办法。

关键字:社交LGBTAPP

本文摘自:上海金融报

x 移动社交APP大比拼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统一通信/协作行业动态 → 正文

移动社交APP大比拼

责任编辑:editor006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12-16 14:41:07 本文摘自:上海金融报

在即将过去的2014年里,移动社交APP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残酷竞争之下,一些APP异军突起,成为行业赢家。目前,微信用户已近6亿,毫无悬念站稳了熟人社交的霸主地位,陌陌则在微信的眼皮下茁壮成长为陌生人移动社交的老大。12月12日凌晨,陌陌正式在纳斯达克上市,又给其他移动社交应用注入不少“鸡血”。在移动互联网大势所趋下,人们不禁畅想:未来是否还会出现第二个陌陌?

移动互联网必争之地

2014年可以被视为移动互联网井喷的一年。移动行业蓬勃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移动社交更是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便捷快速。目前,我国5.3亿手机网民中,有60.2%在使用移动社交软件。近两年,移动社交APP已成为互联网公司移动化布局的必争之地,新浪微博拔得头筹之后,腾讯微信紧随其后,阿里不甘落后推出“往来”,移动社交这块“大蛋糕”被迅速切割。

行业人士指出,相对于传统社交应用,移动社交的优势相当明显:LBS定位、陌生交友、语音聊天、图片分享、兴趣群组,“摇一摇”交友等。更重要的是,社交的不确定性、随机性,使得交友的便利性大大提高。此外,线上交流与线下见面相结合的方式,更容易推动陌生人向熟人转变。从维系关系的角度来说,移动社交APP也使人们能以更轻松的方式,与熟人进行互动。

就国内移动社交应用来看,属性和功能有明显区分。比如,微博的社交媒体属性日益凸显,新闻事件、娱乐事件集中爆发的时间段内,微博的使用量和互动量有明显上升。朋友圈则重点切入熟人社交场景,聊天和关注朋友动态是用户使用频率最高的功能。对互联网用户而言,不同的移动社交APP有各自的优势。微信的最大优势在于人气,而新浪微博的主要优势在于“开放式媒体平台、有最新的资讯信息”。

在微博和微信两家独大的市场中,不断有新的闯入者企图分得一杯羹。前仆后继中,有许多人倒下,已经上市的陌陌无疑是站到最后的那一批。由于微信在熟人社交上的强大优势,陌陌只能选择走差异化生存的道路,以陌生人社交起家。“通过陌陌,您可以认识身边的人;加入附近的群组;查看附近的留言;参加附近的活动。还可以和朋友交换各自的地理位置,用有趣的表情聊天等等。”这是陌陌的官方产品介绍。

投中分析师吕帅表示:“在产品定位上,同为移动社交与通讯APP,陌陌的定位与手机QQ、微信、微博有很大不同:手机QQ和微信的定位是熟人社交,隐秘程度高;微博也是基于熟络关系,但由于极高的开放程度,为其带来较强的媒体属性;而陌陌的定位是基于地理位置的陌生人社交,兼具较高的开放程度。”

在2011年诞生以后,截至2014年10月,陌陌总用户数已超过1.7亿。12月12日,陌陌在美成功上市,上市首日,陌陌股价收报17.02美元/股,较发行价13.50美元/股上涨26.07%。以收盘价计算,陌陌当前市值为31.74亿美元。三年多的稳定发展,直接得益于其对陌生人社交应用模式的不断完善。

吕帅指出,在产品自身革新上,陌陌现在有三个核心的交互功能:搜寻附近(人、组群、商业服务、事件等)、即时聊天和参与组群活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组群的概念扩大了点对点社交的外延,“志同道合”有助于解决陌生人社交的“破冰”问题,在LBS(基于位置的服务)的运用上,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创新。

长江后浪推前浪

不走寻常路,做到差异化的市场定位,是陌陌成功的主要原因。但也应看到,在日益迅猛发展的移动浪潮中,社交类APP也在进行优胜劣汰的残酷竞争。能否推陈出新,在互联网巨头林立的移动社交应用市场上分得一杯羹,对后来者而言是一个严峻考验。

有机构通过盘点苹果APP

Store、91无线、安卓市场等应用商店,整理出100家消失的APP名单,其中社交类占比高达35%。某移动互联网服务公司经理表示,“时下,在熟人社交领域,微信一家独大早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在陌生人领域,陌陌也做得风生水起,遥遥领先其他对手。图文、语音、视频、对讲机等功能自微信成功之后,似乎已成为任何一款社交APP的固有模式,很少有移动社交APP产品可以跳出这个呆板的限制,提出自己新的创意。”

在此环境下,用户无法用创意和需求去衡量一款APP社交产品的优劣,这也注定了财力物力匮乏的社交APP企业将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所以,即使易信、来往疯狂地砸重金试图在社交领域分一杯羹,却无一不铩羽而归。因为用户从微信和陌陌上便可满足自己在日常社交中的基本化体验,倘单纯按照微信和陌陌的模式去做社交,无疑会走上一条充满荆棘的不归路。

为了挤进这个市场,后来者各出奇招。在陌陌将陌生人社交做热之后,这一市场的价值潜力开始不断被挖掘。近日,一款新近推出的陌生人交友APP“摩擦”,推出了鲜花传情的方式,显然在尝试针对性地解决交友效率问题。“摩擦”项目负责人朱显表示,虽然市场上陌生交友APP很多,但用户普遍有聊不上天的感觉。“摩擦”APP目的就是让有交友意向的人能相互认识,聊天上天,获得进一步交往的可能。

事实上,除了熟人社交应用和陌生人社交应用这两大社交应用类型之外,社交应用的发展模式一直在突破。今年3月底主打熟人匿名社交的“无秘”(发布时用名“秘密”,后更名“无秘”)推出后一鸣惊人。先是刷爆微信朋友圈,很快又在创投圈和IT圈引起轰动。在这种“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发展潮流下,移动社交应用的设计越来越“刁钻”,只为迎合用户的社交口味。例如,Snapchat的“阅后即焚”、微信的“2分钟内撤回消息”、秘密半公开的匿名模式(匿名八卦会在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中传播)、20

Day

Strangers与陌生人分享20天生活、Pumpup主打的健身社交,以及LGBT的交友等。

移动社交新蓝海

相比对社交应用模式的不断完善和改进,对其功能的颠覆,已成为未来移动社交应用市场的一片新蓝海。从兴趣社交到生活服务,移动社交APP也是各显神通。友盟监测用户启动APP次数分析和APP

store可以看出,2014年,社交、电商、资讯、理财、教育、旅游等生活辅助功能较强的垂直领域增速更快,且长期稳居各大应用市场排行榜单。可以发现,用户在进行APP选择时也偏向于下载、使用一些对生活有实用帮助的应用。

移动社交应用不能仅局限于社交功能,还要更多地与用户的生活场景挂钩,服务于其生活需要。国内各大移动社交应用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从陌陌的到店通、微信战略合作京东,都企图从社交引导用户进行下一步的购买,实现消费。行业人士指出,从微信支付功能的推出开始,就可看出微信不仅仅是社交。满足用户需求,连接一切创造更多价值,才是微信的野心所在。微信的“附近的店”是消费者根据需求主动寻找符合自身要求的商户进行消费,而陌陌的“到店通”是商家根据地理位置有目标地进行广告投放,即对定位范围内的消费者推送广告资讯,以博得消费者回头。这两者实际都是社交类软件在商业化行为中的一种新的形式,在保证消费者用户体验的基础上接入商户广告,从而满足自己更细化的盈利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移动社交应用的商业化,尤其是发布广告等内容,可能影响用户体验,对于移动社交应用来说,必须在盈利和用户体验方面做好平衡。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2013年中国社交类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网民对社交软件付费服务的参与性低。这决定了开发商要另辟蹊径,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改善社交软件用户体验。报告显示,社交类软件的收入主要来自游戏收费和广告收入,但由于网民的付费业务参与性低,这要求社交类软件进一步细化盈利方式,在完善用户体验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挖掘市场潜力。

移动社交与O2O融合是大势所趋,从兴趣社交到生活服务,移动社交APP也在努力探索多种O2O模式,从线上到线下导流,为用户提供更多便利。如何产生差异化的竞争力,完善商业模式,移动社交的佼佼者们也许还需要费点时间找到合适的办法。

关键字:社交LGBTAPP

本文摘自:上海金融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