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数据商业智能BI → 正文

P2P将开始分流

责任编辑:editor006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9-30 14:58:53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对于目前的P2P行业,可以用模式各异,参与者众多以及监管难以入手这几个特点来概括。在网贷行业的失序和混沌中,对于一些平台而言是力争在这个监管较少的时代尽量做大平台规模,用成交量带动平台人气,近而培养自己的忠实客户,而对于另一些有政府和国有企业背景的P2P而言,短期内更重要的是建立自己的风控和业务模式,对于业务规模和流量,由于提供了隐形或者显性的体制内担保,因此对投资者的吸引力相对而言更大。

从P2P这个行业的起源而言,主要是满足了资金供给和资金需求在场外的对接,而这种对接在没有官方介入的情况下,已经通过比较市场化的手段实现了社会融资供需之间的更好匹配。或者说,在利率管制的时代,监管的要求只能停留在几个监管机构对口的下属行业之内,而对于监管体系之外的市场化的资金市场而言,既缺乏监管名义,也缺乏管理经验。

和国外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不同,美国的金融体系,除了银行业以外,主要是通过依附于银行的诸多证券化产品和回购,通过对一个融资流程的延伸和不断的资产与收益权的抵押与回购来实现社会资金的参与。然而,在中国,资产证券化并没有成为一个很好的金融衍生方式,一来是出于风险控制的考量,二来是出于利率管制和金融业务上的分业监管。在这种情况下,社会资金参与金融的方式除了管制的银行以外,只能借道信托、理财、小贷、担保、委托贷款等场外的,具有影子银行的通道特色。P2P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成为了一种新型的资金供需之间的对接方式。

P2P参与主体、模式有哪些?

首先来看看中国P2P的构成结构,从参与主体而言,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无任何官方背景,线上,第三方的网上贷款交易平台,大多数提供保本赔偿的承诺,但在规模、实力、资金量、信用审核方式千差万别。在线上交易经验和数据征集分析以及风控把握上,各个平台采用的风控和征信方式也都略有差异。

第二种是有一定政府或者国企背景,如平安陆金所,是专门对接投资者和具体项目融资方的P2P撮合平台,并由平安旗下担保公司担保交易。

第三种是以招行为代表的传统银行。利用银行现有的小微、零售客户,辅助利用银行的信贷审核和信用评估方式,把原本线下的信贷交易转移到P2P的线上,但是从P2P的本质意义而言,银行P2P大多是委托贷款等关系型业务的线上变现,外溢性较少。

从平台操作的业务模式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模式:债权担保模式、项目批发模式、线上业务模式、线下担保模式、线上线下结合模式以及银行P2P模式等。

P2P为何开始分化?

相对而言,各种模式,各种参与主体之间所组成的具体P2P平台,在中国目前的社会信用机制中的融资效果和风控安全机制是有所不同的。受制于中国数据信用经验不足,社会信用有效违约追溯力不足以及各个信用体系之间的孤岛隔离状况,想在中国的本土上进行完全线上的,只对于点对点的个人P2P业务,实际上具有较大的市场风险。也就是说,纯粹依靠数据处理分析来实现风险控制能力的P2P平台,除非能够获得极其广阔的数据源和个人征信资料,以及非常强大的征信分析工具,不然是很难开展没有任何担保的线上P2P业务。

在这种比较尴尬的情况之下,大多数P2P平台实际上是在线上的P2P本质概念和线下的传统信用征信之间做了一个比较好的平衡。例如,资金来源于线上,而项目则来源于线下,原因就在于很多P2P平台是由线下的小贷、担保、融资公司设立的,本身具有比较充实的线下风控经验。因此在平台设立初期,通过这种O2O的方式来进行P2P业务的发展是具有较好的可行性的。

所以,目前的情况是,P2P行业在发展趋势上出现了模式上的分化。一类是主要做线上业务的,但是单笔金额较小,也有利于风控把握和小额的追偿,违约成本较低。这类平台以学习国外的本质P2P业务为目的,希望通过社交、电商、搜索的流量导入,通过大量的长尾效应来实现P2P的逆袭;第二类是上述的O2O业务,也就是通过线上资金和线下项目之间的匹配来实现资金供需的平衡,其目的在于利用自身的优势线下风控能力和资源来进行更多的线上资金导入,做大规模;第三类是纯粹做线下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线下,项目来源也主要是线下,而线上的平台只不过是做一个P2P的外在表现,并没有起到很好的线上中介作用。这种方式等于是用P2P的壳来实现了线下的资金供需。

P2P的两极化?

由于各个平台所掌握的信贷融资需求的项目不同,各自所熟悉的细分行业不同,平台运营者的经营能力不同,以及提供隐性的担保程度的不同,各个平台在出现模式运营上分化的同时,也在呈现出P2P市场竞争上的两极化。

当然,目前的两极化还相对不是特别明显,还达不到“马太效应”的效果,最明显的表现是一些有国有企业和大金融集团做背后资源支撑的P2P平台,获得了较大的市场关注和投资者认可之后,由于具备了更好的担保能力和风控能力,成为了目前P2P市场中的主要参与者。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国内P2P机构已经达到500-600余家,而这一行业为个人提供的贷款总量,到今年一季度末已接近1200亿元,一季度贷款量同比增幅高达59%,发展可谓神速;另一现象则是,由于市场监管空缺和无序竞争以及出现的恶意诈骗、圈钱等现象,这个行业去年已经有多达100家机构或破产倒闭,或卷款逃跑,一时间,P2P市场风声鹤唳,人人自危。但是,对于陆金所等具有大金融集团背景的平台而言,却能逆势上扬,上演中国P2P中的一枝独秀。目前,平安陆金所市场交易规模已排名全球第三,在国内市场份额已占到近50%。甚至有内部人士透露,平安有意将其名列全球第三的P2P网上借贷业务陆金所分拆上市,美国一家P2P研究机构甚至都已经为其计算好融资规模和估值模式。

所以,个人认为,在目前金融改革的推进过程中,一旦出现了经济波动和行业周期性风险,P2P的行业承受能力将出现较大的差异性,这也正是P2P两极化的一种外在表现。纯粹民间、第三方的P2P公司相对而言在市场占有和资产安全性上弱于国有力量担保的平台,如平安集团和国家开发银行下属的几个P2P平台。在日后的发展趋势上,有国有企业和资源背景作为支撑的P2P,在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上,将占有更大的优势,而一般的P2P平台,则会在自己的细分市场中建立行业优势,在规模和速度之间保持一个相对的平衡。也就是说,一个是往大而全的路线走,用传统金融资源做大P2P规模,建立全行业的经验;另一个是在自己的优势领域做好小而美的突破,两者各得其所。

关键字:p2p证券化产品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x P2P将开始分流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大数据商业智能BI → 正文

P2P将开始分流

责任编辑:editor006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9-30 14:58:53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对于目前的P2P行业,可以用模式各异,参与者众多以及监管难以入手这几个特点来概括。在网贷行业的失序和混沌中,对于一些平台而言是力争在这个监管较少的时代尽量做大平台规模,用成交量带动平台人气,近而培养自己的忠实客户,而对于另一些有政府和国有企业背景的P2P而言,短期内更重要的是建立自己的风控和业务模式,对于业务规模和流量,由于提供了隐形或者显性的体制内担保,因此对投资者的吸引力相对而言更大。

从P2P这个行业的起源而言,主要是满足了资金供给和资金需求在场外的对接,而这种对接在没有官方介入的情况下,已经通过比较市场化的手段实现了社会融资供需之间的更好匹配。或者说,在利率管制的时代,监管的要求只能停留在几个监管机构对口的下属行业之内,而对于监管体系之外的市场化的资金市场而言,既缺乏监管名义,也缺乏管理经验。

和国外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不同,美国的金融体系,除了银行业以外,主要是通过依附于银行的诸多证券化产品和回购,通过对一个融资流程的延伸和不断的资产与收益权的抵押与回购来实现社会资金的参与。然而,在中国,资产证券化并没有成为一个很好的金融衍生方式,一来是出于风险控制的考量,二来是出于利率管制和金融业务上的分业监管。在这种情况下,社会资金参与金融的方式除了管制的银行以外,只能借道信托、理财、小贷、担保、委托贷款等场外的,具有影子银行的通道特色。P2P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成为了一种新型的资金供需之间的对接方式。

P2P参与主体、模式有哪些?

首先来看看中国P2P的构成结构,从参与主体而言,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无任何官方背景,线上,第三方的网上贷款交易平台,大多数提供保本赔偿的承诺,但在规模、实力、资金量、信用审核方式千差万别。在线上交易经验和数据征集分析以及风控把握上,各个平台采用的风控和征信方式也都略有差异。

第二种是有一定政府或者国企背景,如平安陆金所,是专门对接投资者和具体项目融资方的P2P撮合平台,并由平安旗下担保公司担保交易。

第三种是以招行为代表的传统银行。利用银行现有的小微、零售客户,辅助利用银行的信贷审核和信用评估方式,把原本线下的信贷交易转移到P2P的线上,但是从P2P的本质意义而言,银行P2P大多是委托贷款等关系型业务的线上变现,外溢性较少。

从平台操作的业务模式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模式:债权担保模式、项目批发模式、线上业务模式、线下担保模式、线上线下结合模式以及银行P2P模式等。

P2P为何开始分化?

相对而言,各种模式,各种参与主体之间所组成的具体P2P平台,在中国目前的社会信用机制中的融资效果和风控安全机制是有所不同的。受制于中国数据信用经验不足,社会信用有效违约追溯力不足以及各个信用体系之间的孤岛隔离状况,想在中国的本土上进行完全线上的,只对于点对点的个人P2P业务,实际上具有较大的市场风险。也就是说,纯粹依靠数据处理分析来实现风险控制能力的P2P平台,除非能够获得极其广阔的数据源和个人征信资料,以及非常强大的征信分析工具,不然是很难开展没有任何担保的线上P2P业务。

在这种比较尴尬的情况之下,大多数P2P平台实际上是在线上的P2P本质概念和线下的传统信用征信之间做了一个比较好的平衡。例如,资金来源于线上,而项目则来源于线下,原因就在于很多P2P平台是由线下的小贷、担保、融资公司设立的,本身具有比较充实的线下风控经验。因此在平台设立初期,通过这种O2O的方式来进行P2P业务的发展是具有较好的可行性的。

所以,目前的情况是,P2P行业在发展趋势上出现了模式上的分化。一类是主要做线上业务的,但是单笔金额较小,也有利于风控把握和小额的追偿,违约成本较低。这类平台以学习国外的本质P2P业务为目的,希望通过社交、电商、搜索的流量导入,通过大量的长尾效应来实现P2P的逆袭;第二类是上述的O2O业务,也就是通过线上资金和线下项目之间的匹配来实现资金供需的平衡,其目的在于利用自身的优势线下风控能力和资源来进行更多的线上资金导入,做大规模;第三类是纯粹做线下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线下,项目来源也主要是线下,而线上的平台只不过是做一个P2P的外在表现,并没有起到很好的线上中介作用。这种方式等于是用P2P的壳来实现了线下的资金供需。

P2P的两极化?

由于各个平台所掌握的信贷融资需求的项目不同,各自所熟悉的细分行业不同,平台运营者的经营能力不同,以及提供隐性的担保程度的不同,各个平台在出现模式运营上分化的同时,也在呈现出P2P市场竞争上的两极化。

当然,目前的两极化还相对不是特别明显,还达不到“马太效应”的效果,最明显的表现是一些有国有企业和大金融集团做背后资源支撑的P2P平台,获得了较大的市场关注和投资者认可之后,由于具备了更好的担保能力和风控能力,成为了目前P2P市场中的主要参与者。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国内P2P机构已经达到500-600余家,而这一行业为个人提供的贷款总量,到今年一季度末已接近1200亿元,一季度贷款量同比增幅高达59%,发展可谓神速;另一现象则是,由于市场监管空缺和无序竞争以及出现的恶意诈骗、圈钱等现象,这个行业去年已经有多达100家机构或破产倒闭,或卷款逃跑,一时间,P2P市场风声鹤唳,人人自危。但是,对于陆金所等具有大金融集团背景的平台而言,却能逆势上扬,上演中国P2P中的一枝独秀。目前,平安陆金所市场交易规模已排名全球第三,在国内市场份额已占到近50%。甚至有内部人士透露,平安有意将其名列全球第三的P2P网上借贷业务陆金所分拆上市,美国一家P2P研究机构甚至都已经为其计算好融资规模和估值模式。

所以,个人认为,在目前金融改革的推进过程中,一旦出现了经济波动和行业周期性风险,P2P的行业承受能力将出现较大的差异性,这也正是P2P两极化的一种外在表现。纯粹民间、第三方的P2P公司相对而言在市场占有和资产安全性上弱于国有力量担保的平台,如平安集团和国家开发银行下属的几个P2P平台。在日后的发展趋势上,有国有企业和资源背景作为支撑的P2P,在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上,将占有更大的优势,而一般的P2P平台,则会在自己的细分市场中建立行业优势,在规模和速度之间保持一个相对的平衡。也就是说,一个是往大而全的路线走,用传统金融资源做大P2P规模,建立全行业的经验;另一个是在自己的优势领域做好小而美的突破,两者各得其所。

关键字:p2p证券化产品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