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数据商业智能BI → 正文

大数据担当重任 二马网络银行异同之道

责任编辑:editor005 作者:杨中华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5-30 21:04:01 本文摘自:华夏时报

5月27日,浙江网商银行获得浙江银监局开业批准,并将在领取营业执照后6个月内开业。至此,5家试点民营银行开业已全部获得监管层批准,并且其中4家民营银行已经开门营业。

浙江网商银行行长俞胜法认为,浙商银行是中国第一家基于自主可控技术、完全跑在“云”上的银行,并且提出未来服务“长尾”客户,永远不会碰20%的高价值客户,并将延续蚂蚁金服的平台化思路,搭建同业平台,连接金融机构和广大用户。

此前,微众银行董事长顾敏在刚刚落幕的201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中阐述微众银行定位,“微众银行不仅没有网点,还要变成没有客户,没有贷款,没有存款的银行。互联网时代应该做的是连接的平台,微众银行的定位是构建一家有银行牌照,成为合作金融机构与腾讯客户之间的连接器。”

平台化,是浙商与微众银行的共同战略目标。而浙商的淘宝、天猫的客户与微众的QQ、微信等社交客户,其不同的战略目标客户又将导致其未来产品战略有所差异。随着浙商银行的开业,两家网络银行探索者的竞争将会不断上演。

异与同

5月27日,备受市场关注的浙江网商银行开业获得浙江银监局批准。批复中第六条显示,核准《浙江网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严格遵守该章程约定,以互联网为平台面向小微企业和网络消费者开展金融服务。

互联网化,成为了浙商、微众与其他3家试点民营银行最大的不同。

网商银行方面人士介绍,网商银行将以纯互联网方式运营,不设物理网点,不做现金业务,也不会涉足传统银行的线下业务如支票、汇票等。而仅仅几天之前,顾敏在清华论坛上也再次阐述道,微众银行将会没有网点、没有存贷款,不是一家普遍认知意义上的银行。

显然,阿里和腾讯不同的发展路径,也导致了网商与微众不同的侧重点。

俞胜法认为,做一家真正的纯互联网银行,网商银行的底气在于其独特的技术与数据能力。“网商银行是中国第一家完全跑在‘云’上的银行,更重要的是它的核心系统全部基于阿里自主研发的分布式架构的金融云计算和OceanBase数据库开发。”俞胜法表示。

由于商业银行IT系统构建规模比较庞大,而目前微众银行系统则是依托于兴业银行的“银银平台”,未来则是逐步使用自己研发的系统。

面对“云”上系统,网商银行首席信息官唐家才表示,系统上云后,网商银行可以大幅降低系统成本,而且随着业务的扩大,金融云的成本优势还会不断增大。

据相关测算,银行采用的传统IT系统,每年维护单账户的成本大致在30-100元,单笔支付成本约6-7分,而基于金融云的网络银行系统,每年单账户成本只有约0.5元,单笔支付成本约2分钱。

除了核心IT系统的差异之外,平台化战略则是目前两家网络银行相同的地方。

顾敏认为,把微众银行看成一个中介就好,“未来两三年内微众银行还会上线多款产品,但在产品运营过程中,微众银行作为互联网中间平台的角色不会变。”

面对平台化,俞胜法则表示,网商银行将延续蚂蚁金服的平台化思路,搭建同业平台,联手更多的金融机构,共同为广大用户提供服务。通过把网商银行的技术和数据能力分享给更多金融机构,去真正促进普惠金融的实现和发展。

大数据比拼

“个存小贷”、“小存小贷”、服务个人消费者以及小微企业,成为两家网络银行试点申请书中的亮点,然而接下来,则是网商与微众比拼大数据处理能力以及风控能力。

5月15日,微众银行在QQ钱包中上线“微粒贷”,即类似于个人信用贷款,“无抵押、无担保、额度循环使用”,年化利率则是7.2%-18.25%。

此次微众银行筛选的目标客户则是来自于腾讯QQ用户,然而能够进入到“微粒贷”白名单的首要条件则是必须开通财付通,即绑定对应的银行卡。“显然,微众银行也是借助用户银行卡的真实信息作为基础门槛。”上述传统银行人士认为。

对于商业银行来讲,基础账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远程开户也成为了微众与网商的拦路虎。

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樊爽文认为,远程开户,应该标准先行。至少在目前没有技术标准的情况下,贸然去放开,或者说远程开户怎么有效,可能还是有一些顾虑。

显然,面对目前的障碍,微众银行则是选择与传统商业银行合作,而微众则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力向同业银行提供更多的符合条件的消费者以及小微企业。

蚂蚁金服旗下的网商银行,则具有更多的大数据处理经验。俞胜法认为,网商银行的另一项核心能力是它的大数据能力。蚂蚁小贷通过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实践已经开展了5年之久,也是业内唯一具有如此成熟经验的企业,“未来蚂蚁小贷的业务也将和网商银行逐步融合,从而更好地服务小微企业和大众创业者。”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4月底,蚂蚁小贷已累计为160多万家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者解决融资需求,累计投放贷款超过4000亿元,不良率在1%左右。

关键字:付通平台化战略认知意义

本文摘自:华夏时报

x 大数据担当重任 二马网络银行异同之道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大数据商业智能BI → 正文

大数据担当重任 二马网络银行异同之道

责任编辑:editor005 作者:杨中华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5-30 21:04:01 本文摘自:华夏时报

5月27日,浙江网商银行获得浙江银监局开业批准,并将在领取营业执照后6个月内开业。至此,5家试点民营银行开业已全部获得监管层批准,并且其中4家民营银行已经开门营业。

浙江网商银行行长俞胜法认为,浙商银行是中国第一家基于自主可控技术、完全跑在“云”上的银行,并且提出未来服务“长尾”客户,永远不会碰20%的高价值客户,并将延续蚂蚁金服的平台化思路,搭建同业平台,连接金融机构和广大用户。

此前,微众银行董事长顾敏在刚刚落幕的201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中阐述微众银行定位,“微众银行不仅没有网点,还要变成没有客户,没有贷款,没有存款的银行。互联网时代应该做的是连接的平台,微众银行的定位是构建一家有银行牌照,成为合作金融机构与腾讯客户之间的连接器。”

平台化,是浙商与微众银行的共同战略目标。而浙商的淘宝、天猫的客户与微众的QQ、微信等社交客户,其不同的战略目标客户又将导致其未来产品战略有所差异。随着浙商银行的开业,两家网络银行探索者的竞争将会不断上演。

异与同

5月27日,备受市场关注的浙江网商银行开业获得浙江银监局批准。批复中第六条显示,核准《浙江网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严格遵守该章程约定,以互联网为平台面向小微企业和网络消费者开展金融服务。

互联网化,成为了浙商、微众与其他3家试点民营银行最大的不同。

网商银行方面人士介绍,网商银行将以纯互联网方式运营,不设物理网点,不做现金业务,也不会涉足传统银行的线下业务如支票、汇票等。而仅仅几天之前,顾敏在清华论坛上也再次阐述道,微众银行将会没有网点、没有存贷款,不是一家普遍认知意义上的银行。

显然,阿里和腾讯不同的发展路径,也导致了网商与微众不同的侧重点。

俞胜法认为,做一家真正的纯互联网银行,网商银行的底气在于其独特的技术与数据能力。“网商银行是中国第一家完全跑在‘云’上的银行,更重要的是它的核心系统全部基于阿里自主研发的分布式架构的金融云计算和OceanBase数据库开发。”俞胜法表示。

由于商业银行IT系统构建规模比较庞大,而目前微众银行系统则是依托于兴业银行的“银银平台”,未来则是逐步使用自己研发的系统。

面对“云”上系统,网商银行首席信息官唐家才表示,系统上云后,网商银行可以大幅降低系统成本,而且随着业务的扩大,金融云的成本优势还会不断增大。

据相关测算,银行采用的传统IT系统,每年维护单账户的成本大致在30-100元,单笔支付成本约6-7分,而基于金融云的网络银行系统,每年单账户成本只有约0.5元,单笔支付成本约2分钱。

除了核心IT系统的差异之外,平台化战略则是目前两家网络银行相同的地方。

顾敏认为,把微众银行看成一个中介就好,“未来两三年内微众银行还会上线多款产品,但在产品运营过程中,微众银行作为互联网中间平台的角色不会变。”

面对平台化,俞胜法则表示,网商银行将延续蚂蚁金服的平台化思路,搭建同业平台,联手更多的金融机构,共同为广大用户提供服务。通过把网商银行的技术和数据能力分享给更多金融机构,去真正促进普惠金融的实现和发展。

大数据比拼

“个存小贷”、“小存小贷”、服务个人消费者以及小微企业,成为两家网络银行试点申请书中的亮点,然而接下来,则是网商与微众比拼大数据处理能力以及风控能力。

5月15日,微众银行在QQ钱包中上线“微粒贷”,即类似于个人信用贷款,“无抵押、无担保、额度循环使用”,年化利率则是7.2%-18.25%。

此次微众银行筛选的目标客户则是来自于腾讯QQ用户,然而能够进入到“微粒贷”白名单的首要条件则是必须开通财付通,即绑定对应的银行卡。“显然,微众银行也是借助用户银行卡的真实信息作为基础门槛。”上述传统银行人士认为。

对于商业银行来讲,基础账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远程开户也成为了微众与网商的拦路虎。

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樊爽文认为,远程开户,应该标准先行。至少在目前没有技术标准的情况下,贸然去放开,或者说远程开户怎么有效,可能还是有一些顾虑。

显然,面对目前的障碍,微众银行则是选择与传统商业银行合作,而微众则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力向同业银行提供更多的符合条件的消费者以及小微企业。

蚂蚁金服旗下的网商银行,则具有更多的大数据处理经验。俞胜法认为,网商银行的另一项核心能力是它的大数据能力。蚂蚁小贷通过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实践已经开展了5年之久,也是业内唯一具有如此成熟经验的企业,“未来蚂蚁小贷的业务也将和网商银行逐步融合,从而更好地服务小微企业和大众创业者。”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4月底,蚂蚁小贷已累计为160多万家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者解决融资需求,累计投放贷款超过4000亿元,不良率在1%左右。

关键字:付通平台化战略认知意义

本文摘自:华夏时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