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大数据带来文化产业大变革时代到来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3-20 16:58:50 本文摘自:经济日报

“皇冠图”勾勒出了《小时代》观影群体的微博关键词,他们是一群爱看《非诚勿扰》、喜欢谢霆锋、“林萧”的“脑残粉”。这也是大数据分析常用的手法之一。(资料图片)

自从有了“大数据”,文化产品从生产、传播到销售,每一个环节都不同了。营销环节就不必说了,微博、微信上铺天盖地的宣传已经足够多。这里就说说生产吧。

过去的文化市场可以说是生产创造消费,生产者提供什么样的电影、书籍,受众就看什么。而现在,新媒体给了消费者“话语权”。他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用自身的活动数据影响了该生产什么样的产品。

以去年备受争议的两部《小时代》电影为例。联合出品方乐视影业总裁张昭曾说过,他不仅能说出“小时代”的微博搜索量,他还知道是什么样的人搜索了《小时代》,针对不同的群体具体怎么做营销。

张昭的话并非妄言。有人分析新浪微博用户的“关注明星排行榜”发现,《小时代》观影群体最关注的TOP50人中,郭敬明(第三)、柯震东(第七)、杨幂(第八)这几位《小时代》的招牌人物出现在前10位。可以说,这是一部定位极其精准的电影。再加上几位主创不遗余力的微博、微信营销,《小时代》的成功几乎是肯定的。

顺道说一句,电影《私人订制》观众关注的明星中,冯小刚排名第十四名,演员白百何、李小璐则压根儿没有上榜,这说明演员对目标观众没有很强的吸引力。所以,后者没有取得预想的好口碑与高票房,其实也不那么令人意外。看,冷冰冰的数据就这样催生了热乎乎的电影,也直勾勾地预测了“神秘”的票房。

说不定,以后的影视剧生产方式就是“私人定制”——先确定目标受众,选他们喜欢看的小说做剧本,请他们关注的明星、导演来拍摄,再去他们微博里经常提到的地方取景,找他们喜欢的歌手为电影配乐,上他们喜欢看的综艺节目做宣传。也许有人会说这样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不再是艺术,而是纯粹的商品。艺术家们能否在精确的受众需求与自己的艺术追求中找到平衡,让我们拭目以待。

还有一个好消息,受众可不光是对文化产品的生产“指手画脚”,他们也会创造新的商机。他们在微博、微信、社交网站上抒发意见、展示偏好,这些“大数据”在后台被汇总、分析,形成了购买力。例如,在今年年初举办的“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评选活动投票阶段,“新浪网”在投票活动页面中设置入围图书的销售链接,短短15天就带来1.5万次左右的下单量,成为图书推荐活动中的“意外收获”。

可以预见,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运用更加娴熟,数据库更加充实,文化产业还将出现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新变化。至于怎么变,还是等着看吧!

关键字:小时代微博文化产品大数据

本文摘自:经济日报

x 大数据带来文化产业大变革时代到来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大数据带来文化产业大变革时代到来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3-20 16:58:50 本文摘自:经济日报

“皇冠图”勾勒出了《小时代》观影群体的微博关键词,他们是一群爱看《非诚勿扰》、喜欢谢霆锋、“林萧”的“脑残粉”。这也是大数据分析常用的手法之一。(资料图片)

自从有了“大数据”,文化产品从生产、传播到销售,每一个环节都不同了。营销环节就不必说了,微博、微信上铺天盖地的宣传已经足够多。这里就说说生产吧。

过去的文化市场可以说是生产创造消费,生产者提供什么样的电影、书籍,受众就看什么。而现在,新媒体给了消费者“话语权”。他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用自身的活动数据影响了该生产什么样的产品。

以去年备受争议的两部《小时代》电影为例。联合出品方乐视影业总裁张昭曾说过,他不仅能说出“小时代”的微博搜索量,他还知道是什么样的人搜索了《小时代》,针对不同的群体具体怎么做营销。

张昭的话并非妄言。有人分析新浪微博用户的“关注明星排行榜”发现,《小时代》观影群体最关注的TOP50人中,郭敬明(第三)、柯震东(第七)、杨幂(第八)这几位《小时代》的招牌人物出现在前10位。可以说,这是一部定位极其精准的电影。再加上几位主创不遗余力的微博、微信营销,《小时代》的成功几乎是肯定的。

顺道说一句,电影《私人订制》观众关注的明星中,冯小刚排名第十四名,演员白百何、李小璐则压根儿没有上榜,这说明演员对目标观众没有很强的吸引力。所以,后者没有取得预想的好口碑与高票房,其实也不那么令人意外。看,冷冰冰的数据就这样催生了热乎乎的电影,也直勾勾地预测了“神秘”的票房。

说不定,以后的影视剧生产方式就是“私人定制”——先确定目标受众,选他们喜欢看的小说做剧本,请他们关注的明星、导演来拍摄,再去他们微博里经常提到的地方取景,找他们喜欢的歌手为电影配乐,上他们喜欢看的综艺节目做宣传。也许有人会说这样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不再是艺术,而是纯粹的商品。艺术家们能否在精确的受众需求与自己的艺术追求中找到平衡,让我们拭目以待。

还有一个好消息,受众可不光是对文化产品的生产“指手画脚”,他们也会创造新的商机。他们在微博、微信、社交网站上抒发意见、展示偏好,这些“大数据”在后台被汇总、分析,形成了购买力。例如,在今年年初举办的“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评选活动投票阶段,“新浪网”在投票活动页面中设置入围图书的销售链接,短短15天就带来1.5万次左右的下单量,成为图书推荐活动中的“意外收获”。

可以预见,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运用更加娴熟,数据库更加充实,文化产业还将出现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新变化。至于怎么变,还是等着看吧!

关键字:小时代微博文化产品大数据

本文摘自:经济日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