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以大数据技术促文化资源管理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6-06 13:36:35 本文摘自:中国文化报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等技术的发展,大数据(Big Data)及其挖掘利用问题,成为了产业界、学术界与政府部门各方面关注的热门话题,并正在从不同方面促进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的改变。如何加强对具有文化内涵和特征的大数据的利用,也是需要我们,特别是从提高对各类文化资源管理和利用水平的角度,进一步加以关注的问题。

什么是大数据

所谓大数据是指数据量大。但究竟怎样的量才算大,目前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大数据的数量级至少应该达到“太字节”(Terabyte, TB)以上。因为达到了这个量级以上的数据,利用现有IT技术和软硬件工具将难以实现在可容忍的时间内,对其进行有效的感知、获取、管理、处理和利用,必须要开发新的数据管理和处理软硬件技术,才能满足应用需求。

除了数据量浩大外,大数据还有两个特点,一是模态繁多,包括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二是生成快速,大数据往往以数据流的形式动态、快速地产生,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用户只有把握好对数据流的掌控才能有效利用这些数据,充分挖掘其中的价值。

从战略高度重视文化资源管理

关于文化资源及其管理的内涵,学术界有着不同的认识。按照维基百科的解释,所谓文化资源管理(Cul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CRM)是针对任何与文化相关的资产的管理,主要包括历史的、技术的、社会的、建筑的或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等,也包括当代的、创新的科技与文化资产。

由此可以看出,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讲,文化资源是其文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沉积形成的独有资产,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扩展性等特点,因此,具有不可估量的文化、经济、社会价值和意义,是代表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和象征要素,也是各类文化艺术产品创作的基础资料和源泉。所以,我们应该从战略的高度来重视文化资源的管理和保护问题。

用大数据技术推进文化资源管理

仅从数据量大这一特点,可将大数据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互联网、物联网而不断快速、随机产生的大量多形态的数据,可称为非结构化数据或随机大数据;另一类则是按照一定的计划和规则,有意识地采集的大量具有不同形态的数字化信息和数据,可称为结构化数据或有序大数据。从文化资源管理的角度看,这两类大数据都存在,并具有很大的利用价值。

其中一类大数据是由大量的网络搜索、下载、点击、上传等而形成的随机大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挖掘分析的一个基本用途之一,就是对文化消费行为的分析。

通过对不同互联网用户群体的文化消费特点和偏好的分析,将有利于更全面地了解各类文化产品、文化活动的市场需求,更有针对性地开发创作相关内容、形式的文化产品,以满足各类消费者的需要,这对于提高文化产业的生产效率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另一类大数据是有计划地采集的各类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信息。对这类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充分挖掘、利用,或许是大数据及其分析技术更为重要的应用角度和需求。

随着数字化技术在文化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各类博物馆、图书馆,以及其他社会组织,都在对各类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数字化保护工作,以便更好地实现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保存和利用。

这些数字化文化资源信息的不断产生和完善,在客观上为我们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具有大数据特征的数据库和资源库的同时,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对中华民族的社会、文化发展历史和特点的系统研究,加深对中华文化精髓的认知,辨识“基因”,延续文脉,确定我国文化建设应加强保护、传承、传播的中华文化重点内容,制定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基础和条件,从而不但可以大大提高我们对于中华文化内涵、特点和历史的研究效率,更有可能实现与得到很多仅依靠传统的研究方法所无法得到的,甚至难以想象的效果和结果。

但由于这些数据资源分散在不同的单位、部门,又没有统一的格式标准,能否在现行体制下,采用技术手段,按照一定的共享共建机制,通过一个实际或虚拟数据交汇中心或平台的构建,整合各类数据资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计算机中文信息处理、模式识别、知识挖掘等大数据分析技术的优势,面向各类文化研究、文化艺术创作、文化管理等用户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便成为了一个值得文化与科技相关领域共同探讨和推进的任务。

为了实现以上文化资源管理目标,更好地发挥大数据分析技术的优势,促进文化发展,除应鼓励各类文化信息数据拥有部门、企业,结合需求加强对相关软、硬件及应用系统的开发外,通过实施跨部门的“中华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促进工程”等方式,在促进相关文化资源数据信息资源建设的同时,促进大数据分析相关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强对于中华文化的系统研究和传承利用。这对于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提升我国文化资源管理与利用水平、加强文化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保障文化安全都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半结构化数据资源管理数据流大数据

本文摘自:中国文化报

x 以大数据技术促文化资源管理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以大数据技术促文化资源管理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6-06 13:36:35 本文摘自:中国文化报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等技术的发展,大数据(Big Data)及其挖掘利用问题,成为了产业界、学术界与政府部门各方面关注的热门话题,并正在从不同方面促进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的改变。如何加强对具有文化内涵和特征的大数据的利用,也是需要我们,特别是从提高对各类文化资源管理和利用水平的角度,进一步加以关注的问题。

什么是大数据

所谓大数据是指数据量大。但究竟怎样的量才算大,目前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大数据的数量级至少应该达到“太字节”(Terabyte, TB)以上。因为达到了这个量级以上的数据,利用现有IT技术和软硬件工具将难以实现在可容忍的时间内,对其进行有效的感知、获取、管理、处理和利用,必须要开发新的数据管理和处理软硬件技术,才能满足应用需求。

除了数据量浩大外,大数据还有两个特点,一是模态繁多,包括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二是生成快速,大数据往往以数据流的形式动态、快速地产生,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用户只有把握好对数据流的掌控才能有效利用这些数据,充分挖掘其中的价值。

从战略高度重视文化资源管理

关于文化资源及其管理的内涵,学术界有着不同的认识。按照维基百科的解释,所谓文化资源管理(Cul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CRM)是针对任何与文化相关的资产的管理,主要包括历史的、技术的、社会的、建筑的或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等,也包括当代的、创新的科技与文化资产。

由此可以看出,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讲,文化资源是其文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沉积形成的独有资产,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扩展性等特点,因此,具有不可估量的文化、经济、社会价值和意义,是代表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和象征要素,也是各类文化艺术产品创作的基础资料和源泉。所以,我们应该从战略的高度来重视文化资源的管理和保护问题。

用大数据技术推进文化资源管理

仅从数据量大这一特点,可将大数据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互联网、物联网而不断快速、随机产生的大量多形态的数据,可称为非结构化数据或随机大数据;另一类则是按照一定的计划和规则,有意识地采集的大量具有不同形态的数字化信息和数据,可称为结构化数据或有序大数据。从文化资源管理的角度看,这两类大数据都存在,并具有很大的利用价值。

其中一类大数据是由大量的网络搜索、下载、点击、上传等而形成的随机大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挖掘分析的一个基本用途之一,就是对文化消费行为的分析。

通过对不同互联网用户群体的文化消费特点和偏好的分析,将有利于更全面地了解各类文化产品、文化活动的市场需求,更有针对性地开发创作相关内容、形式的文化产品,以满足各类消费者的需要,这对于提高文化产业的生产效率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另一类大数据是有计划地采集的各类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信息。对这类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充分挖掘、利用,或许是大数据及其分析技术更为重要的应用角度和需求。

随着数字化技术在文化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各类博物馆、图书馆,以及其他社会组织,都在对各类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数字化保护工作,以便更好地实现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保存和利用。

这些数字化文化资源信息的不断产生和完善,在客观上为我们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具有大数据特征的数据库和资源库的同时,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对中华民族的社会、文化发展历史和特点的系统研究,加深对中华文化精髓的认知,辨识“基因”,延续文脉,确定我国文化建设应加强保护、传承、传播的中华文化重点内容,制定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基础和条件,从而不但可以大大提高我们对于中华文化内涵、特点和历史的研究效率,更有可能实现与得到很多仅依靠传统的研究方法所无法得到的,甚至难以想象的效果和结果。

但由于这些数据资源分散在不同的单位、部门,又没有统一的格式标准,能否在现行体制下,采用技术手段,按照一定的共享共建机制,通过一个实际或虚拟数据交汇中心或平台的构建,整合各类数据资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计算机中文信息处理、模式识别、知识挖掘等大数据分析技术的优势,面向各类文化研究、文化艺术创作、文化管理等用户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便成为了一个值得文化与科技相关领域共同探讨和推进的任务。

为了实现以上文化资源管理目标,更好地发挥大数据分析技术的优势,促进文化发展,除应鼓励各类文化信息数据拥有部门、企业,结合需求加强对相关软、硬件及应用系统的开发外,通过实施跨部门的“中华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促进工程”等方式,在促进相关文化资源数据信息资源建设的同时,促进大数据分析相关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强对于中华文化的系统研究和传承利用。这对于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提升我国文化资源管理与利用水平、加强文化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保障文化安全都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半结构化数据资源管理数据流大数据

本文摘自:中国文化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