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2014:做好大数据应对 弥补小数据短板

责任编辑:editor008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6-18 09:45:28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企业网D1Net》6月18日讯

在大数据时代下,2013年的金融IT领域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回顾刚刚过去的2013年的金融IT领域,以金融和互联网的跨界融合之场景最为吸引人们的眼球。笔者早在2013年初就预测,2013年将会是“金融电商扬帆起航之年”。

巧合的是,2013年发生的有关“互联网金融”的大小事件,正好验证了笔者的这一预测。

民间众多的互联网公司,正以不同的方式对特许经营的金融行业多年铸成的高墙进行冲击。而与此同时,金融人士也“低下了高贵的头”,从墙内开始自己“挖墙”,通过“里应外合”,上演了一出出金融与互联网的年度大戏。

不管2013年互联网金融的大戏是欧美的舶来品,还是祖国大地的原创剧,都将会永久载入史册。

互联网自身的特点就是开放,而有序的开放(如合理的商业模式)则可以在带来商业价值的同时带来良性的竞争,这样的竞争也必将会打破特许经营的边界,引发一场金融电商的革命。

正是金融业的有识之士,明察业态的走向,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刺刀见红地迎接挑战,从而为金融电商之路开道。

在这个岁末年初的当口,我们究竟该怎样看待2014年金融IT的走势?

从互联网公司的成功经验来看,可以用三句话来描述:入口导流量、平台得规模、数据成资产。

互联网金融在线上入口的争夺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通过比较容易操作的产品—货币基金为基准,以高出银行活期利率10倍以上的诱人数字,向个人投资者发起视觉冲击。

而互联网在O2O(online to offline)中的第二个O端的争夺,又以线下社区入口的争夺变得群芳斗艳:以银行为首的中小企业涉足社区银行、地产商涉足社区商业地产以及以IT企业为代表的第三方开始进行智慧社区的产业化服务。

而开放的平台,通过合作共赢的生态圈,可以将引入的流量快速变现并让投资者和用户获利。最后终极的目标是运营这个模式的拥有者获得了有价值的数据—这个已被称之为“数据资产”的宝贝。

从IT发展的历史看,软件是一个工具,它有一个时代的标签,具有时间的强相关性,在它的生命周期中,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会新陈代谢。

然而,数据却因具有传承的特点而成为一种资产,这种资产积累的时间越久,价值越高。另一方面,数据的积累是需要代价的。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获取数据,产生出交换价值,实现双赢才能实现正常的交换。仅作为原始的数据交换,就像卖原材料一样只是实现了“商品”交换的功能。

参照资本市场,可以实现数据的价值提升,可以从场外市场、非标准、“私募”的数据产品,逐步建立场内的、标准化的、“公募”的数据产品。

在“上市”的场内、场外数据产品,可以引入承销人制度,保证产品的顺利发行。还可以引入“做市商”制度,对其流动性进行提升。由于数据的可分割的特点,可以尝试衍生品的设计,进行“资产证券化”,提高杠杆效应。

在大数据市场上,进行数据交易及交换平台的尝试,具有战略的意义,可以通过交换或交易,实现大数据的标准化,便于共享和利用,提高使用效率,节约人力成本,也利于数据资源的高速再利用。

2014年,互联网金融方面O2O的争夺,也势必会将移动互联网的金融创新引向白热化的地步,加速数据的快速增长和碎片化。因此,对于大数据的统一交易、交换市场来说,将是对数据资源重新整合的新契机。

以数据为基础,特别是大数据的深度应用,将会使得企业在互联网金融中取得竞争的优势,帮助企业降低业务运营成本,提高业务快速创新和迭代的效率,实现“快鱼吃慢鱼”的目标。

D1Net评论:

可以看出,在大数据背景下,2014年也将是不平凡的一年,2014年将会迎来数据驱动商业的一年。企业不但要做好大数据的应对,更要补足此前小数据的短板,通过软件去定义2014年的市场竞争地位,才能迎来发展高潮期。

关键字:大数据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x 2014:做好大数据应对 弥补小数据短板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2014:做好大数据应对 弥补小数据短板

责任编辑:editor008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6-18 09:45:28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企业网D1Net》6月18日讯

在大数据时代下,2013年的金融IT领域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回顾刚刚过去的2013年的金融IT领域,以金融和互联网的跨界融合之场景最为吸引人们的眼球。笔者早在2013年初就预测,2013年将会是“金融电商扬帆起航之年”。

巧合的是,2013年发生的有关“互联网金融”的大小事件,正好验证了笔者的这一预测。

民间众多的互联网公司,正以不同的方式对特许经营的金融行业多年铸成的高墙进行冲击。而与此同时,金融人士也“低下了高贵的头”,从墙内开始自己“挖墙”,通过“里应外合”,上演了一出出金融与互联网的年度大戏。

不管2013年互联网金融的大戏是欧美的舶来品,还是祖国大地的原创剧,都将会永久载入史册。

互联网自身的特点就是开放,而有序的开放(如合理的商业模式)则可以在带来商业价值的同时带来良性的竞争,这样的竞争也必将会打破特许经营的边界,引发一场金融电商的革命。

正是金融业的有识之士,明察业态的走向,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刺刀见红地迎接挑战,从而为金融电商之路开道。

在这个岁末年初的当口,我们究竟该怎样看待2014年金融IT的走势?

从互联网公司的成功经验来看,可以用三句话来描述:入口导流量、平台得规模、数据成资产。

互联网金融在线上入口的争夺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通过比较容易操作的产品—货币基金为基准,以高出银行活期利率10倍以上的诱人数字,向个人投资者发起视觉冲击。

而互联网在O2O(online to offline)中的第二个O端的争夺,又以线下社区入口的争夺变得群芳斗艳:以银行为首的中小企业涉足社区银行、地产商涉足社区商业地产以及以IT企业为代表的第三方开始进行智慧社区的产业化服务。

而开放的平台,通过合作共赢的生态圈,可以将引入的流量快速变现并让投资者和用户获利。最后终极的目标是运营这个模式的拥有者获得了有价值的数据—这个已被称之为“数据资产”的宝贝。

从IT发展的历史看,软件是一个工具,它有一个时代的标签,具有时间的强相关性,在它的生命周期中,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会新陈代谢。

然而,数据却因具有传承的特点而成为一种资产,这种资产积累的时间越久,价值越高。另一方面,数据的积累是需要代价的。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获取数据,产生出交换价值,实现双赢才能实现正常的交换。仅作为原始的数据交换,就像卖原材料一样只是实现了“商品”交换的功能。

参照资本市场,可以实现数据的价值提升,可以从场外市场、非标准、“私募”的数据产品,逐步建立场内的、标准化的、“公募”的数据产品。

在“上市”的场内、场外数据产品,可以引入承销人制度,保证产品的顺利发行。还可以引入“做市商”制度,对其流动性进行提升。由于数据的可分割的特点,可以尝试衍生品的设计,进行“资产证券化”,提高杠杆效应。

在大数据市场上,进行数据交易及交换平台的尝试,具有战略的意义,可以通过交换或交易,实现大数据的标准化,便于共享和利用,提高使用效率,节约人力成本,也利于数据资源的高速再利用。

2014年,互联网金融方面O2O的争夺,也势必会将移动互联网的金融创新引向白热化的地步,加速数据的快速增长和碎片化。因此,对于大数据的统一交易、交换市场来说,将是对数据资源重新整合的新契机。

以数据为基础,特别是大数据的深度应用,将会使得企业在互联网金融中取得竞争的优势,帮助企业降低业务运营成本,提高业务快速创新和迭代的效率,实现“快鱼吃慢鱼”的目标。

D1Net评论:

可以看出,在大数据背景下,2014年也将是不平凡的一年,2014年将会迎来数据驱动商业的一年。企业不但要做好大数据的应对,更要补足此前小数据的短板,通过软件去定义2014年的市场竞争地位,才能迎来发展高潮期。

关键字:大数据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