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大数据时代下的“数据失控”危机

责任编辑:jacky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9-07 08:46:27 本文摘自:雷锋网

麻省理工学院的阿莱克斯·彭特兰教授说"赤裸裸地站在数字聚光灯下接受审查不是人们应该得到的待遇",这句话听起来既包含着对改善人类当前数字化生活尴尬处境的坚决,又透露出对人们失去个人数据控制力的无奈。频繁发生的数据泄漏事件已经宣告了"数据失控"时代的到来。

在过去差不多十几年的时间里,我们毫无保留地把个人信息交给了互联网,这些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在无形的空间里,然而,最终作为信息制造者和所有者的我们却失去了对个人信息的控制权。你的年龄、性别、兴趣、行踪、生活状态、消费记录甚至健康状况、性取向,在互联网的放大镜下一览无余。这种处境如同进入装有透明玻璃的厕所入厕一般,所有隐私都被旁人尽收眼底。

问题的可怕之处在于,我们既丧失了对信息的控制权,也无法得知这些信息会流向哪里,更无法左右获得信息的人将会对这些信息作何处理。如果你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许你应该设身处地地体会一下那些遭遇过个人隐私泄露者的感受。比如因开房记录遭泄露导致婚姻走向破裂的受害者,比如不久前发生的好莱坞女星裸照泄露事件的受害者。在事件发生之前,想必他们如同我们每个普通人一样,对数据安全没有抱有足够的重视。

我的一名工作上的合伙人前不久就遭遇了一起不幸的事件,他的银行账户在几天时间里莫名其妙地发生了几次交易,被人以网络转账的形式转走10000多元,这种事情在今天已经不新鲜,罪魁祸首便是个人身份信息和银行账户信息的泄露。对此,我们既不清楚这些极为隐私的个人信息是何时以何种方式泄露至网络的,也不清楚对方是什么身份,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报警,但显然警方对大多数类似事件也无能为力。

类似的不幸正在以不同的形式接连上演。假如你经常网购,你的消费记录和购物清单就会在网络上暴露无遗,同时曝光的还有你的消费能力,你可能不会察觉到一些诈骗犯或者抢劫犯正对你虎视眈眈。假如你是一个年轻妈妈,喜欢使用社交软件晒自己的生活照并且标记自己的位置,你可能不会预料到一个诱拐儿童的犯罪团伙正在盯着你的一举一动。以上的两个例子并非纯粹的假设,而是已经在现实中上演。

更让人感到愤懑的是,你所有暴露在网络上的个人信息已经或者正在成为各色商家们用以谋取利益的手段。他们躲在办公室里讨论着该如何利用这些信息实现更为精准的营销,他们分析你的购物习惯以便向你推荐类似的商品。你为他们提供了最为有价值的信息,但你休想从中获得一点儿好处。你在享受到智能化推荐带来的便捷的同时,是否也会因为信息获取能力的无孔不入感到一丝不安。

出于对机器和技术的信任,我们将个人信息交付出去,也正是因为信任才导致悲剧的发生。事实上,不具备思维和感情能力的机器既不会对我们好也不会对我们坏,尚且值得信任,但在别有用心的人面前,机器毫无防范能力,某种意义上,机器也是受害者。人们对信息安全问题的不够重视给了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也导致了大数据时代下的"数据失控"危机。

关键字:数据安全个人信息大数据

本文摘自:雷锋网

x 大数据时代下的“数据失控”危机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大数据时代下的“数据失控”危机

责任编辑:jacky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9-07 08:46:27 本文摘自:雷锋网

麻省理工学院的阿莱克斯·彭特兰教授说"赤裸裸地站在数字聚光灯下接受审查不是人们应该得到的待遇",这句话听起来既包含着对改善人类当前数字化生活尴尬处境的坚决,又透露出对人们失去个人数据控制力的无奈。频繁发生的数据泄漏事件已经宣告了"数据失控"时代的到来。

在过去差不多十几年的时间里,我们毫无保留地把个人信息交给了互联网,这些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在无形的空间里,然而,最终作为信息制造者和所有者的我们却失去了对个人信息的控制权。你的年龄、性别、兴趣、行踪、生活状态、消费记录甚至健康状况、性取向,在互联网的放大镜下一览无余。这种处境如同进入装有透明玻璃的厕所入厕一般,所有隐私都被旁人尽收眼底。

问题的可怕之处在于,我们既丧失了对信息的控制权,也无法得知这些信息会流向哪里,更无法左右获得信息的人将会对这些信息作何处理。如果你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许你应该设身处地地体会一下那些遭遇过个人隐私泄露者的感受。比如因开房记录遭泄露导致婚姻走向破裂的受害者,比如不久前发生的好莱坞女星裸照泄露事件的受害者。在事件发生之前,想必他们如同我们每个普通人一样,对数据安全没有抱有足够的重视。

我的一名工作上的合伙人前不久就遭遇了一起不幸的事件,他的银行账户在几天时间里莫名其妙地发生了几次交易,被人以网络转账的形式转走10000多元,这种事情在今天已经不新鲜,罪魁祸首便是个人身份信息和银行账户信息的泄露。对此,我们既不清楚这些极为隐私的个人信息是何时以何种方式泄露至网络的,也不清楚对方是什么身份,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报警,但显然警方对大多数类似事件也无能为力。

类似的不幸正在以不同的形式接连上演。假如你经常网购,你的消费记录和购物清单就会在网络上暴露无遗,同时曝光的还有你的消费能力,你可能不会察觉到一些诈骗犯或者抢劫犯正对你虎视眈眈。假如你是一个年轻妈妈,喜欢使用社交软件晒自己的生活照并且标记自己的位置,你可能不会预料到一个诱拐儿童的犯罪团伙正在盯着你的一举一动。以上的两个例子并非纯粹的假设,而是已经在现实中上演。

更让人感到愤懑的是,你所有暴露在网络上的个人信息已经或者正在成为各色商家们用以谋取利益的手段。他们躲在办公室里讨论着该如何利用这些信息实现更为精准的营销,他们分析你的购物习惯以便向你推荐类似的商品。你为他们提供了最为有价值的信息,但你休想从中获得一点儿好处。你在享受到智能化推荐带来的便捷的同时,是否也会因为信息获取能力的无孔不入感到一丝不安。

出于对机器和技术的信任,我们将个人信息交付出去,也正是因为信任才导致悲剧的发生。事实上,不具备思维和感情能力的机器既不会对我们好也不会对我们坏,尚且值得信任,但在别有用心的人面前,机器毫无防范能力,某种意义上,机器也是受害者。人们对信息安全问题的不够重视给了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也导致了大数据时代下的"数据失控"危机。

关键字:数据安全个人信息大数据

本文摘自:雷锋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