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高大上的“大数据”小学数学也能“玩”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10-30 11:16:30 本文摘自:今日早报

“第五届中国小学数学教育峰会”昨开场

高大上的“大数据”

小学数学也能“玩”

昨天,今年中国杭州名师名校长论坛的分论坛“第五届中国小学数学教育峰会”开场。这一届的主题非常“前沿”,叫“大数据时代的数学教育”。

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又会给小学数学教育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几天,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数学教育家、特级教师、杰出企业家,将一起探讨大数据背景下的数学课程走向,并展示具有数据研究气质的数学课。

五年后,学生上学带个iPad就够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东北师范大学原校长史宁中认为,未来的教学将把虚拟和实际相结合,对教育的影响极大。

“我十多年前有一个理想,老师可以通过网络布置作业,而学生能通过网络回答作业,然后,老师能够在网上批改作业。”史宁中说,这个理想,在十多年前提出来,现在基本实现了。

现在,很多课堂都用上了iPad,“老师在教室里,也能通过网络提问,学生通过iPad回答,老师认为哪一个学生回答好,调到白板上,大家就可以一起来讨论。”他觉得,通过技术促进教育发展会很快,“大概不用五年,学生上学带个iPad就够了,所有的课本都在上面。而且,iPad有个好处,课本上不懂的,通过关键词,直接就能够把相关的资料搜出来,未来的课堂会非常活”。

培养孩子的大数据意识和思维

在大数据时代,小学数学的教学该怎么走?

史宁中觉得,一方面要运用数据分析和挖掘的技术,来提高数学教育的质量;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大数据意识和大数据思维。

首先, 史宁中希望小学生能感悟数据中蕴含的信息,“道理不一定都是老师教的,也不一定都是父母说的,也不一定都是书本上说的,有一些道理,是通过数据告诉你的”。他认为,学生要根据事实思考,然后得到自己的结论,这样才能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史宁中提出,小学生应该懂得,数据中的信息可以用不同的办法获取。

“中国人到现在为止,发明创造极少,很大原因就是中国人自己制定的产品的标准极少,都在参照外国人定的标准。不会定标准,这样麻烦就大,它永远不能引领这个行业,就不能当大老板。我们中国不能光培养打工仔,我们要培养一些大的老板,大的老板就是会制定标准。”他觉得,让孩子们了解“同样的数据用不同的方法分析,会得到不同的结论”,这可以告诉孩子们“有些标准你也可以定”。

最后,史宁中认为,小学生应感悟到“数据是随机的”,很可能这一次取得数据是这样的,下一次取得的数据就变了样,“不过,虽然是随机的,但是只要你取得相当多的数据之后,又能发现其中的规律性。”

史宁中还提出,应该让孩子们感悟到,很多东西看起来跟数字无关,实际上是可以数字化的,“大家都知道跳水比赛和很多唱歌比赛的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这就是数字化分析。”他期待,“希望在大数据的背景下,我们的小学生变得更聪明,会想问题,会处理问题。”

关键字:大数据

本文摘自:今日早报

x 高大上的“大数据”小学数学也能“玩”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高大上的“大数据”小学数学也能“玩”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10-30 11:16:30 本文摘自:今日早报

“第五届中国小学数学教育峰会”昨开场

高大上的“大数据”

小学数学也能“玩”

昨天,今年中国杭州名师名校长论坛的分论坛“第五届中国小学数学教育峰会”开场。这一届的主题非常“前沿”,叫“大数据时代的数学教育”。

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又会给小学数学教育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几天,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数学教育家、特级教师、杰出企业家,将一起探讨大数据背景下的数学课程走向,并展示具有数据研究气质的数学课。

五年后,学生上学带个iPad就够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东北师范大学原校长史宁中认为,未来的教学将把虚拟和实际相结合,对教育的影响极大。

“我十多年前有一个理想,老师可以通过网络布置作业,而学生能通过网络回答作业,然后,老师能够在网上批改作业。”史宁中说,这个理想,在十多年前提出来,现在基本实现了。

现在,很多课堂都用上了iPad,“老师在教室里,也能通过网络提问,学生通过iPad回答,老师认为哪一个学生回答好,调到白板上,大家就可以一起来讨论。”他觉得,通过技术促进教育发展会很快,“大概不用五年,学生上学带个iPad就够了,所有的课本都在上面。而且,iPad有个好处,课本上不懂的,通过关键词,直接就能够把相关的资料搜出来,未来的课堂会非常活”。

培养孩子的大数据意识和思维

在大数据时代,小学数学的教学该怎么走?

史宁中觉得,一方面要运用数据分析和挖掘的技术,来提高数学教育的质量;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大数据意识和大数据思维。

首先, 史宁中希望小学生能感悟数据中蕴含的信息,“道理不一定都是老师教的,也不一定都是父母说的,也不一定都是书本上说的,有一些道理,是通过数据告诉你的”。他认为,学生要根据事实思考,然后得到自己的结论,这样才能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史宁中提出,小学生应该懂得,数据中的信息可以用不同的办法获取。

“中国人到现在为止,发明创造极少,很大原因就是中国人自己制定的产品的标准极少,都在参照外国人定的标准。不会定标准,这样麻烦就大,它永远不能引领这个行业,就不能当大老板。我们中国不能光培养打工仔,我们要培养一些大的老板,大的老板就是会制定标准。”他觉得,让孩子们了解“同样的数据用不同的方法分析,会得到不同的结论”,这可以告诉孩子们“有些标准你也可以定”。

最后,史宁中认为,小学生应感悟到“数据是随机的”,很可能这一次取得数据是这样的,下一次取得的数据就变了样,“不过,虽然是随机的,但是只要你取得相当多的数据之后,又能发现其中的规律性。”

史宁中还提出,应该让孩子们感悟到,很多东西看起来跟数字无关,实际上是可以数字化的,“大家都知道跳水比赛和很多唱歌比赛的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这就是数字化分析。”他期待,“希望在大数据的背景下,我们的小学生变得更聪明,会想问题,会处理问题。”

关键字:大数据

本文摘自:今日早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