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销售商与使用者:谁是大数据真赢家?

责任编辑:editor004 作者:施建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1-07 11:31:39 本文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

大数据一词最近几年热度不减,越来越多人谈论它,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在其中进行投资。

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最近发布的一份针对其3.3亿用户档案分析报告显示,在2014年最热门的25项职业技能中,排名榜首的就是“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考虑到万物互联、云计算、智能设备、机器学习等不断涌现的科技潮流词汇以及由此积累的庞大数据,与大数据紧密相连的数据科学家受到职场热捧也就不难理解了。

从薪酬的角度来看,美国一项调查显示,2014年,数据科学家的平均年薪是12.3万美元,比上一年有大幅上升。Cloudera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战略官Mike Olson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该公司举办的认证培训已有5万多个学员,而在职场上,拥有一年Hadoop(一种大数据技术平台)经验的人,工资大概会增加14000美元。

事实上,类似Cloudera这样的大数据技术创业公司正是这一轮技术热潮的弄潮儿。Mike Olson称,自2008年创立以来,目前公司已有1300多家客户,估值超过50亿美元。

然而,如果谈及大数据赢家,这类大数据技术公司还不是其中的执牛耳者。

在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将从大数据中获益。新年伊始即因李克强总理前来视察,并发出第一笔贷款业务而一炮走红的微众银行,就将是一个大数据的重度使用者。微众银行的整个服务均依托于互联网,其大数据系统汇集了40万亿条数据信息,从而在征信、担保等方面能获得与传统银行不一样的竞争力。

大数据应用的源起可以追溯到Google在2004年前后发布的三篇论文—MapReduce、Bigtable、GFS。在此基础上搭建的开源平台Hadoop,堪称全球大数据生态圈中最为核心的技术之一。

然而,由非营利组织管理的Hadoop平台,尽管推行开源模式,但企业并不是拿来就可以用,它需要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和修缮,由此孕育了多家大数据商业开发公司,如Cloudera、MapR、Hortonworks等。这些公司的商业模式就是开发商业化的Hadoop分发版,并对外销售。

Cloudera、MapR、Hortonworks由此也被成为Hadoop市场的三驾马车。其中,Cloudera估值50亿美元,MapR在其最近一轮融资中估值超过7亿美元。而Hortonworks则在2014年12月实现了IPO,以每股16美元的价格发行了625万股股票,募集约1亿美元资金。按照1月5日收盘价26.14美元计,目前其市值为10.7亿美元。

在大数据生态圈中,这些销售Hadoop解决方案的大数据技术创业公司一直是聚光灯的焦点。他们毫无疑问是大数据赢家,得到风投和资本市场的垂青。

不过,如果从估值、股价表现和增长速度来看,应用型的大数据厂商似乎比这些技术型、基础设施层级的公司要更胜一筹。他们中的代表性企业包括Tableau、Qlik和MicroStrategy,其共同特点都是让数据变得更容易理解和消费。

比如说,Tableau成立于2003年,创始人是来自斯坦福的三位校友,三人都对数据可视化怀有很大的热情。数据可视化就是让枯燥的数据以简单友好的图表形式展现出来,是对数据分析的结果呈现。这家公司在2013年5月在纽交所上市,发行价31美元,募集资金2.542亿美元。根据1月5日收盘价84.74美元计算,目前其市值为58.8亿美元。

应用型厂商如果独辟蹊径,抓住一个细分市场做深做透,其市场价值将有很大的想象空间。这一点对于国内的大数据创业企业来说,更有参考意义。事实上,由于基础数据和操作系统的缺失,国内软件企业在传统计算时代亦是在应用层面才有所突破。

当然,如果仅是停留在服务提供商的角度来理解大数据,很显然无法完整理解这个市场—目前各类大数据厂商排名基本上都是基于这个维度。事实上,除了前文提及的两类大数据公司外,更加值得一提的是使用大数据的企业,他们堪称大数据的最大赢家。

目前全球估值超10亿美元的未上市科技企业(过去三年有风投注资)中,排名前十的几乎都是使用数据方面的能手。

其中,排名第一的小米,在最近一轮10亿美元融资中估值达450亿美元,其董事长雷军就在不久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如果我们不能用大数据技术转化出价值,那我们公司再撑下去就真的破产了……现在我扛得住,明年我也扛得住,后年我也扛得住,大后年要没价值的话,那我就破产了。”

排名第二的Uber估值412亿美元。一个打车软件之所以能获得这么高的估值,其背后的支撑亦离不开大数据。它能实时满足人、车、物的流动,用最少的车,实现最有效率的解决。而其平台上日积月累的人流、车流数据,在将来的货币化上则更具有想象空间。

从这个角度来看,真正高价值的大数据公司,或者说真正从数据中赚到大钱的公司,并不是那些销售Hadoop的公司。这些公司的特点是将数据视为一种资产。

关键字:LinkedInUber数据可视化

本文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

x 销售商与使用者:谁是大数据真赢家?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销售商与使用者:谁是大数据真赢家?

责任编辑:editor004 作者:施建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1-07 11:31:39 本文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

大数据一词最近几年热度不减,越来越多人谈论它,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在其中进行投资。

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最近发布的一份针对其3.3亿用户档案分析报告显示,在2014年最热门的25项职业技能中,排名榜首的就是“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考虑到万物互联、云计算、智能设备、机器学习等不断涌现的科技潮流词汇以及由此积累的庞大数据,与大数据紧密相连的数据科学家受到职场热捧也就不难理解了。

从薪酬的角度来看,美国一项调查显示,2014年,数据科学家的平均年薪是12.3万美元,比上一年有大幅上升。Cloudera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战略官Mike Olson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该公司举办的认证培训已有5万多个学员,而在职场上,拥有一年Hadoop(一种大数据技术平台)经验的人,工资大概会增加14000美元。

事实上,类似Cloudera这样的大数据技术创业公司正是这一轮技术热潮的弄潮儿。Mike Olson称,自2008年创立以来,目前公司已有1300多家客户,估值超过50亿美元。

然而,如果谈及大数据赢家,这类大数据技术公司还不是其中的执牛耳者。

在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将从大数据中获益。新年伊始即因李克强总理前来视察,并发出第一笔贷款业务而一炮走红的微众银行,就将是一个大数据的重度使用者。微众银行的整个服务均依托于互联网,其大数据系统汇集了40万亿条数据信息,从而在征信、担保等方面能获得与传统银行不一样的竞争力。

大数据应用的源起可以追溯到Google在2004年前后发布的三篇论文—MapReduce、Bigtable、GFS。在此基础上搭建的开源平台Hadoop,堪称全球大数据生态圈中最为核心的技术之一。

然而,由非营利组织管理的Hadoop平台,尽管推行开源模式,但企业并不是拿来就可以用,它需要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和修缮,由此孕育了多家大数据商业开发公司,如Cloudera、MapR、Hortonworks等。这些公司的商业模式就是开发商业化的Hadoop分发版,并对外销售。

Cloudera、MapR、Hortonworks由此也被成为Hadoop市场的三驾马车。其中,Cloudera估值50亿美元,MapR在其最近一轮融资中估值超过7亿美元。而Hortonworks则在2014年12月实现了IPO,以每股16美元的价格发行了625万股股票,募集约1亿美元资金。按照1月5日收盘价26.14美元计,目前其市值为10.7亿美元。

在大数据生态圈中,这些销售Hadoop解决方案的大数据技术创业公司一直是聚光灯的焦点。他们毫无疑问是大数据赢家,得到风投和资本市场的垂青。

不过,如果从估值、股价表现和增长速度来看,应用型的大数据厂商似乎比这些技术型、基础设施层级的公司要更胜一筹。他们中的代表性企业包括Tableau、Qlik和MicroStrategy,其共同特点都是让数据变得更容易理解和消费。

比如说,Tableau成立于2003年,创始人是来自斯坦福的三位校友,三人都对数据可视化怀有很大的热情。数据可视化就是让枯燥的数据以简单友好的图表形式展现出来,是对数据分析的结果呈现。这家公司在2013年5月在纽交所上市,发行价31美元,募集资金2.542亿美元。根据1月5日收盘价84.74美元计算,目前其市值为58.8亿美元。

应用型厂商如果独辟蹊径,抓住一个细分市场做深做透,其市场价值将有很大的想象空间。这一点对于国内的大数据创业企业来说,更有参考意义。事实上,由于基础数据和操作系统的缺失,国内软件企业在传统计算时代亦是在应用层面才有所突破。

当然,如果仅是停留在服务提供商的角度来理解大数据,很显然无法完整理解这个市场—目前各类大数据厂商排名基本上都是基于这个维度。事实上,除了前文提及的两类大数据公司外,更加值得一提的是使用大数据的企业,他们堪称大数据的最大赢家。

目前全球估值超10亿美元的未上市科技企业(过去三年有风投注资)中,排名前十的几乎都是使用数据方面的能手。

其中,排名第一的小米,在最近一轮10亿美元融资中估值达450亿美元,其董事长雷军就在不久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如果我们不能用大数据技术转化出价值,那我们公司再撑下去就真的破产了……现在我扛得住,明年我也扛得住,后年我也扛得住,大后年要没价值的话,那我就破产了。”

排名第二的Uber估值412亿美元。一个打车软件之所以能获得这么高的估值,其背后的支撑亦离不开大数据。它能实时满足人、车、物的流动,用最少的车,实现最有效率的解决。而其平台上日积月累的人流、车流数据,在将来的货币化上则更具有想象空间。

从这个角度来看,真正高价值的大数据公司,或者说真正从数据中赚到大钱的公司,并不是那些销售Hadoop的公司。这些公司的特点是将数据视为一种资产。

关键字:LinkedInUber数据可视化

本文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