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大转型与大数据

责任编辑:editor006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8-02 22:02:21 本文摘自:东方早报

近日,一则“做好事被讹”的新闻再次将当代中国的道德问题抛到了台面上:四川彭州一老人在骑车时摔倒,一骑车路过的学生上前询问,老人不仅不感谢,还诬陷学生撞倒了他。多么熟悉的场景,多么无奈的局面!另一则与“做好事被讹”的新闻同样引起了关注:北京市拟立新规保护个人对危重病患急救,患者若恶意索赔将追责。这则好消息,似乎又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研究过“做好事被讹”的著名学者阎云翔,这次接受《上海书评》专访,重点谈了不同于西方的中国个体主义转型,有网友准确地抓住了这一点:

@乱跑的树:“这种个体主义的兴起,使得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个体的自我实现这些行为获得了正当性,从而迅速造成了伦理上的改变……但是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的个体仍然把自己当成实现某一更高目的之手段。我才说,中国的个体主义不同于西方的个体主义,因为西方个体主义最根本的特点就是把个体当作目的,而不是手段。”

从集体主义到个体主义,这可以说是当代中国的道德大转型。同时,阎教授还谈及个人、家庭、社会等多个方面,下面这位网友总结得比较全面:

@PlusKing2022:1.中国个人主义来源于西方个人主义却又区别于后者;2.传统“孝道”瓦解,代之以一种更平等更亲密的关系;3.道德沦丧是伪命题,道德在多元化,整体更加进步,底线是存在的,政府应当更加尽责维护道德底线;4.现状的形成与社会、政治现实相关。

这里特别值得提一下的是,阎教授还注意到老年人与年轻人之间的代际冲突,除了互相抱怨,或许互相理解更为重要。维舟的《不再年轻的个人主义者》很有启发意义:

即便是阎云翔这样的社会学家,在讨论中国社会的个人化倾向时,更多注意和强调的是年轻人中个人主义的盛行……正是由于在如今这个以年轻人文化主导的社会中被边缘化了,才使老人第一次具有了追求自我的自由空间。

的确,现在有很多老年人不再满足于在家帮忙带孩子,他们也开始走出家庭,去追求更广大的世界。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对于个人主义化的老年人生活,我们做好思想准备了吗?

除了引发热议的道德转型问题外,大数据是近年来很火的概念,人人都在谈,唯恐落后,但是在大家都把大数据吹得神乎其神的时候,是该有人出来泼泼冷水。利求同这篇《大数据卖的就是隐私》振聋发聩:

@劳月:值得一读。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和肯尼斯·库克耶的《大数据时代》就已经说到了大数据给我们带来的隐患。这篇文章更是详细地论述了大数据转让造成的侵害隐私问题。在对大数据时代一片叫好声中,这盆冷水浇得好!

澎湃网友更是用亲身经历说明了这一点:

熊北8917:在学校期间手机收到各种四级考试答案包过,毕业后再也没收到。一进单位立刻发来各种发票,小额贷款等等。一旦搜索婴儿用品,那会收到各种母婴用品推荐!这就是我们的大数据,公民在某些方面毫无隐私可言!有一天大数据会比你自己还了解你自己!

相信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各种广告促销、电话诈骗无时无刻不骚扰着我们,所以,在做好隐私保护之前,大数据除了它所宣称的效率、便利之外,更多的是带来忧虑。有澎湃网友就建议加强立法保护:

等待:要防止以大数据的名义倒卖个人隐私,立法要跟上,再有莫名其妙的电话推销公安机关要立案调查。

还有澎湃网友担心数据垄断的问题:

好心的饼干:信息分享的模式造就现今的社会大发展,数据商品化促成垄断就无异于两极社会,进而形成阶级或固化阶级,阶级矛盾产生或进一步突显。

大转型与大数据,这就是我们生活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们无从逃避!

关键字:转型问题个体主义

本文摘自:东方早报

x 大转型与大数据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大转型与大数据

责任编辑:editor006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8-02 22:02:21 本文摘自:东方早报

近日,一则“做好事被讹”的新闻再次将当代中国的道德问题抛到了台面上:四川彭州一老人在骑车时摔倒,一骑车路过的学生上前询问,老人不仅不感谢,还诬陷学生撞倒了他。多么熟悉的场景,多么无奈的局面!另一则与“做好事被讹”的新闻同样引起了关注:北京市拟立新规保护个人对危重病患急救,患者若恶意索赔将追责。这则好消息,似乎又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研究过“做好事被讹”的著名学者阎云翔,这次接受《上海书评》专访,重点谈了不同于西方的中国个体主义转型,有网友准确地抓住了这一点:

@乱跑的树:“这种个体主义的兴起,使得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个体的自我实现这些行为获得了正当性,从而迅速造成了伦理上的改变……但是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的个体仍然把自己当成实现某一更高目的之手段。我才说,中国的个体主义不同于西方的个体主义,因为西方个体主义最根本的特点就是把个体当作目的,而不是手段。”

从集体主义到个体主义,这可以说是当代中国的道德大转型。同时,阎教授还谈及个人、家庭、社会等多个方面,下面这位网友总结得比较全面:

@PlusKing2022:1.中国个人主义来源于西方个人主义却又区别于后者;2.传统“孝道”瓦解,代之以一种更平等更亲密的关系;3.道德沦丧是伪命题,道德在多元化,整体更加进步,底线是存在的,政府应当更加尽责维护道德底线;4.现状的形成与社会、政治现实相关。

这里特别值得提一下的是,阎教授还注意到老年人与年轻人之间的代际冲突,除了互相抱怨,或许互相理解更为重要。维舟的《不再年轻的个人主义者》很有启发意义:

即便是阎云翔这样的社会学家,在讨论中国社会的个人化倾向时,更多注意和强调的是年轻人中个人主义的盛行……正是由于在如今这个以年轻人文化主导的社会中被边缘化了,才使老人第一次具有了追求自我的自由空间。

的确,现在有很多老年人不再满足于在家帮忙带孩子,他们也开始走出家庭,去追求更广大的世界。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对于个人主义化的老年人生活,我们做好思想准备了吗?

除了引发热议的道德转型问题外,大数据是近年来很火的概念,人人都在谈,唯恐落后,但是在大家都把大数据吹得神乎其神的时候,是该有人出来泼泼冷水。利求同这篇《大数据卖的就是隐私》振聋发聩:

@劳月:值得一读。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和肯尼斯·库克耶的《大数据时代》就已经说到了大数据给我们带来的隐患。这篇文章更是详细地论述了大数据转让造成的侵害隐私问题。在对大数据时代一片叫好声中,这盆冷水浇得好!

澎湃网友更是用亲身经历说明了这一点:

熊北8917:在学校期间手机收到各种四级考试答案包过,毕业后再也没收到。一进单位立刻发来各种发票,小额贷款等等。一旦搜索婴儿用品,那会收到各种母婴用品推荐!这就是我们的大数据,公民在某些方面毫无隐私可言!有一天大数据会比你自己还了解你自己!

相信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各种广告促销、电话诈骗无时无刻不骚扰着我们,所以,在做好隐私保护之前,大数据除了它所宣称的效率、便利之外,更多的是带来忧虑。有澎湃网友就建议加强立法保护:

等待:要防止以大数据的名义倒卖个人隐私,立法要跟上,再有莫名其妙的电话推销公安机关要立案调查。

还有澎湃网友担心数据垄断的问题:

好心的饼干:信息分享的模式造就现今的社会大发展,数据商品化促成垄断就无异于两极社会,进而形成阶级或固化阶级,阶级矛盾产生或进一步突显。

大转型与大数据,这就是我们生活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们无从逃避!

关键字:转型问题个体主义

本文摘自:东方早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