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重庆工商:突出大数据运用 构建监管新机制

责任编辑:editor006 作者:徐军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02-24 17:15:11 本文摘自:中国工商报

近年来,重庆市工商局通过建设四大平台,促进技术、资源与市场监管的跨领域融合,为案源排查、风险防控、分类监管、电子取证提供强力支持,加速形成智能型事中事后监管新机制。

建设案源信息工作平台提升违法行为发现能力

新形势下违法经营行为更具多样性和隐蔽性,依靠传统监管执法方式,难以及时有效发现。为此,重庆市工商局和研发机构合作开发建成案源信息工作平台,集互联网案源信息监测、整合、分析、管理四大功能为一体,实现了监管执法由传统的靠举报、等案源的被动接收模式,向现在的搜信息、挖线索的主动出击模式转变。

广泛收集违法线索。通过利用智能爬虫技术和工商违法行为案例及语义识别模型、法规条款与违法行为识别模型,实现对重点网站、论坛、博客、微博、在线投诉等200多个网络媒介和400多个专业频道的全天候、不间断监测,并实时抓取、自动过滤、主动推送与工商监管执法相关的涉网违法及舆情信息。平台自2014年9月上线试运行以来,已建立19个数据模型和9611条识别规则,采集互联网案源107万余条。

加大数据挖掘分析力度。平台无缝对接经济户口、市场监管、投诉举报、信用信息公示、案件查办等内部业务系统,有效整合公安、法院、质监等外部业务数据,形成近3000万条海量信息的工商执法大数据库。借助分析引擎,运用逻辑推断、横向比对、纵向关联、综合统计等分析方法,实现案源信息自动分类、特征提取和内在关联,生成分析图表,辅助人工研判,为监管执法工作提供有力支撑。截至目前,平台累计智能分析研判推送信息6.5万条,人工研判梳理出有价值信息2.2万条。

实行案源信息流程化管理。做到与业务机构横向到边全覆盖,与基层局所纵向到底全对接,形成完整的案源管理“一张网”。在运用搜索推送的案源信息时,系统会以涉事主体为中心,搜罗归纳与其相关的数据信息,自动形成发散关系图,帮助监管执法人员直观判断、查找关联。去年以来,重庆案件查办率大幅上升,案件查办的规模和影响不断提升,彰显了工商执法权威。

建设注册分析监控系统提升监管风险预警能力

随着商事制度改革后市场准入门槛降低,一些不法分子借机成立企业从事违法经营活动。为此,重庆市工商局探索建立市场准入监测预警研判机制,开发工商登记注册分析监控软件,对重点行业以及同一主体投资企业数量过多、某地投资者集中投资一个行业、某一行业数量激增等异常情况进行监测预警。对系统预警提示异常的,采取股东现场面签、进行实地核查等措施,严格审查登记材料。同时,建立登记、监管、执法信息共享交换和研判制度,形成了通报登记异常情形—制定下达监管任务—查处违法违规行为—采取限制登记措施的完整监管体系,对高风险以及涉及社会稳定的领域、行业、地区提前介入、先行处置、有效防控。2015年以来,监测发现注册异常情况305户次,实施面签2482户次,开展实地核查2144次,有效遏制了虚假注册、非法集资、成立“空壳”企业虚开发票等违法行为。

建设分类监管平台提升日常监督管理能力

为化解市场主体快速增长和监管力量相对不足的矛盾,重庆市工商局积极推进全市法人数据库与全市地理空间数据库“两库”融合,牵头开发了全市市场主体分类监管平台,提升日常监管精准化水平。平台以全市地理空间数据库的二维平面地图和三维空间模型为基础,运用空间定位技术,准确划分和绘制基层监管片区界线,将全市法人数据库中的市场主体定位标注到辖区地图具体位置,实现可视化监管。平台以行业风险、信用状况、违法违规、投诉举报、经营状态为指标,将市场主体分为良好、警示、失信和严重失信四个等级,分别用绿色、黄色、红色、黑色在电子地图中区别标注,据此实施不同监管措施,实现差异化监管。

建设电子证据实验室提升违法行为取证能力

重庆市工商局投入400多万元建成了具有司法鉴定资质的电子证据取证实验室,具备电子证据的远程取证、现场勘验和实验室分析三大功能。运用科技手段,可及时对网络违法行为进行证据存证,对网上虚拟身份进行远程定位和“落地”,对电子证据进行现场提取、固定,对损坏数据、密码文件等进行数据恢复、密码破译和综合分析。

实验室建成以来,为工商系统查办网络传销等案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并出具了司法鉴定报告。在电子证据实验室和案源信息工作平台支撑下,全市工商系统的监管执法水平得到有力提升。

关键字:舆情信息风险防控

本文摘自:中国工商报

x 重庆工商:突出大数据运用 构建监管新机制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重庆工商:突出大数据运用 构建监管新机制

责任编辑:editor006 作者:徐军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02-24 17:15:11 本文摘自:中国工商报

近年来,重庆市工商局通过建设四大平台,促进技术、资源与市场监管的跨领域融合,为案源排查、风险防控、分类监管、电子取证提供强力支持,加速形成智能型事中事后监管新机制。

建设案源信息工作平台提升违法行为发现能力

新形势下违法经营行为更具多样性和隐蔽性,依靠传统监管执法方式,难以及时有效发现。为此,重庆市工商局和研发机构合作开发建成案源信息工作平台,集互联网案源信息监测、整合、分析、管理四大功能为一体,实现了监管执法由传统的靠举报、等案源的被动接收模式,向现在的搜信息、挖线索的主动出击模式转变。

广泛收集违法线索。通过利用智能爬虫技术和工商违法行为案例及语义识别模型、法规条款与违法行为识别模型,实现对重点网站、论坛、博客、微博、在线投诉等200多个网络媒介和400多个专业频道的全天候、不间断监测,并实时抓取、自动过滤、主动推送与工商监管执法相关的涉网违法及舆情信息。平台自2014年9月上线试运行以来,已建立19个数据模型和9611条识别规则,采集互联网案源107万余条。

加大数据挖掘分析力度。平台无缝对接经济户口、市场监管、投诉举报、信用信息公示、案件查办等内部业务系统,有效整合公安、法院、质监等外部业务数据,形成近3000万条海量信息的工商执法大数据库。借助分析引擎,运用逻辑推断、横向比对、纵向关联、综合统计等分析方法,实现案源信息自动分类、特征提取和内在关联,生成分析图表,辅助人工研判,为监管执法工作提供有力支撑。截至目前,平台累计智能分析研判推送信息6.5万条,人工研判梳理出有价值信息2.2万条。

实行案源信息流程化管理。做到与业务机构横向到边全覆盖,与基层局所纵向到底全对接,形成完整的案源管理“一张网”。在运用搜索推送的案源信息时,系统会以涉事主体为中心,搜罗归纳与其相关的数据信息,自动形成发散关系图,帮助监管执法人员直观判断、查找关联。去年以来,重庆案件查办率大幅上升,案件查办的规模和影响不断提升,彰显了工商执法权威。

建设注册分析监控系统提升监管风险预警能力

随着商事制度改革后市场准入门槛降低,一些不法分子借机成立企业从事违法经营活动。为此,重庆市工商局探索建立市场准入监测预警研判机制,开发工商登记注册分析监控软件,对重点行业以及同一主体投资企业数量过多、某地投资者集中投资一个行业、某一行业数量激增等异常情况进行监测预警。对系统预警提示异常的,采取股东现场面签、进行实地核查等措施,严格审查登记材料。同时,建立登记、监管、执法信息共享交换和研判制度,形成了通报登记异常情形—制定下达监管任务—查处违法违规行为—采取限制登记措施的完整监管体系,对高风险以及涉及社会稳定的领域、行业、地区提前介入、先行处置、有效防控。2015年以来,监测发现注册异常情况305户次,实施面签2482户次,开展实地核查2144次,有效遏制了虚假注册、非法集资、成立“空壳”企业虚开发票等违法行为。

建设分类监管平台提升日常监督管理能力

为化解市场主体快速增长和监管力量相对不足的矛盾,重庆市工商局积极推进全市法人数据库与全市地理空间数据库“两库”融合,牵头开发了全市市场主体分类监管平台,提升日常监管精准化水平。平台以全市地理空间数据库的二维平面地图和三维空间模型为基础,运用空间定位技术,准确划分和绘制基层监管片区界线,将全市法人数据库中的市场主体定位标注到辖区地图具体位置,实现可视化监管。平台以行业风险、信用状况、违法违规、投诉举报、经营状态为指标,将市场主体分为良好、警示、失信和严重失信四个等级,分别用绿色、黄色、红色、黑色在电子地图中区别标注,据此实施不同监管措施,实现差异化监管。

建设电子证据实验室提升违法行为取证能力

重庆市工商局投入400多万元建成了具有司法鉴定资质的电子证据取证实验室,具备电子证据的远程取证、现场勘验和实验室分析三大功能。运用科技手段,可及时对网络违法行为进行证据存证,对网上虚拟身份进行远程定位和“落地”,对电子证据进行现场提取、固定,对损坏数据、密码文件等进行数据恢复、密码破译和综合分析。

实验室建成以来,为工商系统查办网络传销等案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并出具了司法鉴定报告。在电子证据实验室和案源信息工作平台支撑下,全市工商系统的监管执法水平得到有力提升。

关键字:舆情信息风险防控

本文摘自:中国工商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