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大数据时代涉军网络舆情引导的“5个结合”

责任编辑:editor006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10-09 17:24:17 本文摘自:中国军网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大数据构成了一种新的传播技术环境,重塑了网络舆情生态,给社会舆情体系带来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使网络舆情在整个社会舆情体系中地位更加凸显、作用更加突出。必须从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高度,深入探索和把握大数据时代涉军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特点规律,以理论研究为先导,确立网络舆情引导的基本原则,做到“5个结合”。

一、正面宣传与疏导沟通相结合

积极对外正面宣传部队建设和发展,努力营造有利于我的外部舆论环境,是搞好涉军网络舆情引导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和根本要求。众所周知,正面宣传一直以来就是我军的强项,是我们得心应手的锐利武器。但目前在国际舆论格局中,“西强我弱”的态势没有根本改变,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舆论斗争尖锐复杂,网络媒体的日益崛起不断增大舆论环境的不可控性。因此,我们更要把坚持正确的舆情导向摆在首位,坚定不移地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策部署,紧密配合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和部队履行使命任务需要,坚持以有力的事实和充分的说理对涉军网络舆情进行正面引导。

军队职能使命特殊,不少信息是网络舆情关注的热点,可以说内容就是我们的优势。部队作为武装集团,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保密性,关于我们部队自身的信息,没有人比我们更权威。然而,一段时期以来,正面宣传效果不佳,不能说与我们忽视了新时期宣传对象的信息接受特点有很大关系。因为传统宣传工作一般是单向度的,而今天,微信、微博、客户端等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不仅在理论上使每一个网民具备了对所有人传递信息、表达观点的能力,更在实践中培育了人民群众自主利用信息、互动式接受信息的习惯。反观我们的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很多时候还是停留在内部教育模式,即高高在上、我说你听,以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方式运用新媒体,以传统宣传模式面向多元多变、开放流动的当代社会,显然与时代发展脱节、滞后。因此,做好新时期涉军网络舆情引导工作,要从增强实际效果出发,端正态度、放低姿态、俯下身子,把疏导沟通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基本理念立起来,把互动交流与单向灌输有效结合起来,依据对涉军网络舆情的分析研判,使正面宣传与时俱进,有的放矢,更加精准。

二、被动防范与主动出击相结合

涉军网络舆情事件一般突发性强、预测难度大,且发展迅速扩散快,一旦成形事态很难控制。进入大数据时代,舆情热点、敏感点进一步增多,舆情信息数据量呈几何级数暴涨,涉军网络舆情事件的上述特征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对我应急防范提出了更高要求。应该说,近年来各级思想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至少从形式上说,方案、机制、措施、力量等各方面较之以往都准备得更加充分,在一些涉军网络舆情事件处置实践中收到了一定效果。

但是一味依靠“兵来将挡,水来土淹”的老套路,难以适应数据量急剧膨胀的新情况,很可能防不胜防、顾此失彼。必须改变当前网络舆情被动防御的应对状态,在进一步完善防范方案的同时增强主动出击意识。首先,要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核心优势,积极利用大数据技术增强舆情预测和研判的及时性、精准度,把握涉军网络舆情发展态势,超前谋划,整体掌控,为有效抢占涉军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先机和主动提供准确情报。在此基础上,对可能引起较大反响的涉军突发事件和重大问题,要把握我军宣传舆论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各方可能的反应,力争在第一时间做出报道和评价,牢牢掌握刻画自己形象的话语权,避免在网络舆论战场上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着力扭转长期以来在涉军突发事件和重大敏感问题上反应迟钝和“无语”“失语”的状况,真正从被动应付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掌握网络涉军舆情引导主动权。

三、柔性引导与依法管理相结合

舆情引导是有目的、有控制的运用舆论、信息、行为等多种途径,引导人们的意向,影响人们的思想认识,从而影响到人们的行动,使他们按照社会管理者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事社会活动的传播行为。显然,相对于法的强制性,这种方式依靠的是高超的政治艺术,是“柔性”的。大数据时代,信息资源极大丰富,人们自主获取公共事务信息、表达观点,通过网络参与社会管理的愿望和能力都在不断增强,大数据拥有者和利用者的构成也极为复杂。对涉军网络舆情,我们单纯寄希望于依靠地方有关部门的行政管制、围堵封杀等传统“硬性”方式,已经不可能取得期待的效果。因此,要适应大数据舆情新生态,不断增强自身依托新媒体、基于大数据运用,进行舆情引导这种柔性手段的能力,把柔性引导作为一条基本原则确立下来,这是大数据时代的必然选择。

同时,有效开展涉军网络舆论引导,也离不开严格依法管理涉军网络舆情。一方面,依法管理是全面依法治国、依法治军的客观要求。对涉军网络舆情进行依法管理,是部队各级一项日益常态化的新任务新工作。要树立法治思维,不断提高法治化水平。另一方面,依法管理也是涉军网络舆情引导的题中应有之义。大数据时代,涉军网络舆情引导涉及军队、网民、地方政府、大数据管理商、网络内容提供商、上网服务提供商等多方主体,还需要面对不同性质海量舆情数据,以及正面、负面不同影响后果的网络舆情事件。因此,必须严格根据法律依法实施管理与引导,才能既充分保障各方正当权益,又能有力打击敌对势力、犯罪分子在网络上对我的诋毁、攻击和破坏,维护我军良好形象和声誉,维护军民团结和部队安全稳定。

四、以我为主与军民融合相结合

大数据时代,人人都有发言台,个个都有麦克风,一有突发事件,舆情信息往往铺天盖地,国内、国际融合,网上、网下联动,这种复杂情况下开展舆情引导,尤其需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特别是面对别有用心的舆论炒作、挑拨,必须坚持主见,绝不盲从,确保引导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方法得当,从根本上实现以我为主。

在舆情引导的具体实现形式和途径上,还要把军民融合作为大数据时代做好引导工作的基本原则。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这一重要思想,对做好涉军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同样具有全局性指导意义。首先,在涉军网络舆情引导机制上,要广泛建立常态化、规范化的军民融合工作机制,实现引导工作的军民融合新格局。其次,在平台建设上,要主动融入新媒体圈子,善于借船出海,广泛利用微博微信等普及度高、影响力大的新媒体平台,积极打造军队新媒体宣传力量体系。再次,在队伍建设上,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广泛汇聚关心军队、拥戴军队的网络正能量,并大力借助地方有关部门、科研院所,培训骨干力量。

五、引导舆情与建设自身相结合

思想阵地,如果真理不去占领,谬误就会乘虚而入。大数据时代,数据爆炸、信息超载,各种思想、思潮泥沙俱下,各类利益团体动作不断,有的还具有一定的思想迷惑性和情感煽动性,或者牵扯利益纠葛。军队职责使命特殊,代表国家政权,涉军网络舆情事件极易出现个别问题扩大化、单一问题复杂化、虚假问题真实化、一般问题政治化的不利局面。因此,要使广大网民对军队形成正确认识和正面情感,就不能仅仅指望他们的思想觉悟和理性判断,而是需要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引导,这一点毋庸置疑。并且,这种引导不仅是在发生涉军突发事件之后,而且贵在平时,日积月累,为下次涉军网络舆情事件处置打下良好基础。

同时,必须认识到,网络舆情是网民对社会存在的主观反映,也就是说,涉军网络舆情虽然出现在网上虚拟空间,但归根到底,还是源于社会现实。因此,在重视引导舆情的同时,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客观而言,涉军负面舆情发生有外部大环境的因素,但部队自身教育管理存在的不足,也是必须予以重视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一些单位形象不好,如管理松散、个别官兵违反规定等;另外,新形势下处理军民纠纷或官兵维权,如果法治思维不牢、法治意识不强,也极易引发矛盾、诱发舆情。如果这些问题被别有用心的人或势力加以利用,借机炒作,再加上我们舆情应对能力不足、处置不当,就会使事态进一步复杂、扩大直至失控。因此,大数据时代应对涉军网络舆情,不仅要在网上开展舆情引导,还要从源头抓起,加强部队建设,使网上与网下、虚拟与现实有机衔接、有效联动,内外兼修强素质、塑形象,降低负面舆情发生的可能性。

关键字:网络舆情舆情信息

本文摘自:中国军网

x 大数据时代涉军网络舆情引导的“5个结合”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大数据时代涉军网络舆情引导的“5个结合”

责任编辑:editor006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10-09 17:24:17 本文摘自:中国军网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大数据构成了一种新的传播技术环境,重塑了网络舆情生态,给社会舆情体系带来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使网络舆情在整个社会舆情体系中地位更加凸显、作用更加突出。必须从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高度,深入探索和把握大数据时代涉军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特点规律,以理论研究为先导,确立网络舆情引导的基本原则,做到“5个结合”。

一、正面宣传与疏导沟通相结合

积极对外正面宣传部队建设和发展,努力营造有利于我的外部舆论环境,是搞好涉军网络舆情引导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和根本要求。众所周知,正面宣传一直以来就是我军的强项,是我们得心应手的锐利武器。但目前在国际舆论格局中,“西强我弱”的态势没有根本改变,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舆论斗争尖锐复杂,网络媒体的日益崛起不断增大舆论环境的不可控性。因此,我们更要把坚持正确的舆情导向摆在首位,坚定不移地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策部署,紧密配合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和部队履行使命任务需要,坚持以有力的事实和充分的说理对涉军网络舆情进行正面引导。

军队职能使命特殊,不少信息是网络舆情关注的热点,可以说内容就是我们的优势。部队作为武装集团,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保密性,关于我们部队自身的信息,没有人比我们更权威。然而,一段时期以来,正面宣传效果不佳,不能说与我们忽视了新时期宣传对象的信息接受特点有很大关系。因为传统宣传工作一般是单向度的,而今天,微信、微博、客户端等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不仅在理论上使每一个网民具备了对所有人传递信息、表达观点的能力,更在实践中培育了人民群众自主利用信息、互动式接受信息的习惯。反观我们的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很多时候还是停留在内部教育模式,即高高在上、我说你听,以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方式运用新媒体,以传统宣传模式面向多元多变、开放流动的当代社会,显然与时代发展脱节、滞后。因此,做好新时期涉军网络舆情引导工作,要从增强实际效果出发,端正态度、放低姿态、俯下身子,把疏导沟通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基本理念立起来,把互动交流与单向灌输有效结合起来,依据对涉军网络舆情的分析研判,使正面宣传与时俱进,有的放矢,更加精准。

二、被动防范与主动出击相结合

涉军网络舆情事件一般突发性强、预测难度大,且发展迅速扩散快,一旦成形事态很难控制。进入大数据时代,舆情热点、敏感点进一步增多,舆情信息数据量呈几何级数暴涨,涉军网络舆情事件的上述特征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对我应急防范提出了更高要求。应该说,近年来各级思想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至少从形式上说,方案、机制、措施、力量等各方面较之以往都准备得更加充分,在一些涉军网络舆情事件处置实践中收到了一定效果。

但是一味依靠“兵来将挡,水来土淹”的老套路,难以适应数据量急剧膨胀的新情况,很可能防不胜防、顾此失彼。必须改变当前网络舆情被动防御的应对状态,在进一步完善防范方案的同时增强主动出击意识。首先,要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核心优势,积极利用大数据技术增强舆情预测和研判的及时性、精准度,把握涉军网络舆情发展态势,超前谋划,整体掌控,为有效抢占涉军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先机和主动提供准确情报。在此基础上,对可能引起较大反响的涉军突发事件和重大问题,要把握我军宣传舆论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各方可能的反应,力争在第一时间做出报道和评价,牢牢掌握刻画自己形象的话语权,避免在网络舆论战场上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着力扭转长期以来在涉军突发事件和重大敏感问题上反应迟钝和“无语”“失语”的状况,真正从被动应付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掌握网络涉军舆情引导主动权。

三、柔性引导与依法管理相结合

舆情引导是有目的、有控制的运用舆论、信息、行为等多种途径,引导人们的意向,影响人们的思想认识,从而影响到人们的行动,使他们按照社会管理者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事社会活动的传播行为。显然,相对于法的强制性,这种方式依靠的是高超的政治艺术,是“柔性”的。大数据时代,信息资源极大丰富,人们自主获取公共事务信息、表达观点,通过网络参与社会管理的愿望和能力都在不断增强,大数据拥有者和利用者的构成也极为复杂。对涉军网络舆情,我们单纯寄希望于依靠地方有关部门的行政管制、围堵封杀等传统“硬性”方式,已经不可能取得期待的效果。因此,要适应大数据舆情新生态,不断增强自身依托新媒体、基于大数据运用,进行舆情引导这种柔性手段的能力,把柔性引导作为一条基本原则确立下来,这是大数据时代的必然选择。

同时,有效开展涉军网络舆论引导,也离不开严格依法管理涉军网络舆情。一方面,依法管理是全面依法治国、依法治军的客观要求。对涉军网络舆情进行依法管理,是部队各级一项日益常态化的新任务新工作。要树立法治思维,不断提高法治化水平。另一方面,依法管理也是涉军网络舆情引导的题中应有之义。大数据时代,涉军网络舆情引导涉及军队、网民、地方政府、大数据管理商、网络内容提供商、上网服务提供商等多方主体,还需要面对不同性质海量舆情数据,以及正面、负面不同影响后果的网络舆情事件。因此,必须严格根据法律依法实施管理与引导,才能既充分保障各方正当权益,又能有力打击敌对势力、犯罪分子在网络上对我的诋毁、攻击和破坏,维护我军良好形象和声誉,维护军民团结和部队安全稳定。

四、以我为主与军民融合相结合

大数据时代,人人都有发言台,个个都有麦克风,一有突发事件,舆情信息往往铺天盖地,国内、国际融合,网上、网下联动,这种复杂情况下开展舆情引导,尤其需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特别是面对别有用心的舆论炒作、挑拨,必须坚持主见,绝不盲从,确保引导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方法得当,从根本上实现以我为主。

在舆情引导的具体实现形式和途径上,还要把军民融合作为大数据时代做好引导工作的基本原则。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这一重要思想,对做好涉军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同样具有全局性指导意义。首先,在涉军网络舆情引导机制上,要广泛建立常态化、规范化的军民融合工作机制,实现引导工作的军民融合新格局。其次,在平台建设上,要主动融入新媒体圈子,善于借船出海,广泛利用微博微信等普及度高、影响力大的新媒体平台,积极打造军队新媒体宣传力量体系。再次,在队伍建设上,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广泛汇聚关心军队、拥戴军队的网络正能量,并大力借助地方有关部门、科研院所,培训骨干力量。

五、引导舆情与建设自身相结合

思想阵地,如果真理不去占领,谬误就会乘虚而入。大数据时代,数据爆炸、信息超载,各种思想、思潮泥沙俱下,各类利益团体动作不断,有的还具有一定的思想迷惑性和情感煽动性,或者牵扯利益纠葛。军队职责使命特殊,代表国家政权,涉军网络舆情事件极易出现个别问题扩大化、单一问题复杂化、虚假问题真实化、一般问题政治化的不利局面。因此,要使广大网民对军队形成正确认识和正面情感,就不能仅仅指望他们的思想觉悟和理性判断,而是需要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引导,这一点毋庸置疑。并且,这种引导不仅是在发生涉军突发事件之后,而且贵在平时,日积月累,为下次涉军网络舆情事件处置打下良好基础。

同时,必须认识到,网络舆情是网民对社会存在的主观反映,也就是说,涉军网络舆情虽然出现在网上虚拟空间,但归根到底,还是源于社会现实。因此,在重视引导舆情的同时,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客观而言,涉军负面舆情发生有外部大环境的因素,但部队自身教育管理存在的不足,也是必须予以重视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一些单位形象不好,如管理松散、个别官兵违反规定等;另外,新形势下处理军民纠纷或官兵维权,如果法治思维不牢、法治意识不强,也极易引发矛盾、诱发舆情。如果这些问题被别有用心的人或势力加以利用,借机炒作,再加上我们舆情应对能力不足、处置不当,就会使事态进一步复杂、扩大直至失控。因此,大数据时代应对涉军网络舆情,不仅要在网上开展舆情引导,还要从源头抓起,加强部队建设,使网上与网下、虚拟与现实有机衔接、有效联动,内外兼修强素质、塑形象,降低负面舆情发生的可能性。

关键字:网络舆情舆情信息

本文摘自:中国军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