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大数据噱头将死,中国企业天生“不识数”?

责任编辑:editor008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8-13 09:44:41 本文摘自:钛媒体

在大数据时代下,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已经出现了世界级的互联网公司,最著名的大佬无疑是BAT: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出众的技术能力让他们获得了大量的数据,也让他们挖掘出了价值可观的数据宝藏,但这几个金字塔尖的巨头不能掩盖中国整体企业“不识数”的尴尬,连国外的媒体《经济学人》都跑来嘲讽:

中国的企业目前远没有实现网络化和数字化,更没有参与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等趋势。

总之,中国人有钱引领最潮流的消费趋势(iPhone手机除外),却没有能力引领新兴技术潮流,我们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拿得出手的技术思路和技术产品了,反倒是常去国外拷贝一些回来,而且要给人搞得无比畸形。

据国外相关机构统计,中国仅有1/5的公司采用了云存储技术,而美国的这一数字是40%;中国企业仅将2%的收入用于研发信息技术,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连中石油和中石化这样日进斗金的企业也没有对大数据相关技术特别的热情。也难怪,他们的收入,除了给国家交税之外,估计都忙着给石油工人发福利了,食用油、面粉、手表、自行车…...应有尽有。

此外,中国国企在民众的心中简直就是“效率低”的代名词。这些企业的员工以喝茶度日,他们喝过的茶水,估计也够在北京城市上空下一场连续250天的茶水雨了。这种情况,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技术能力,而是更关乎制度、人性和文化。或许,国企最亟待解决的不是大数据技术,而是思考如何尽快摘掉官僚主义的紧箍咒。

相比之下,有实力的私营企业或者说混合所有制企业,更应该在数据应用方面有所建树,但让人感觉尴尬的是,他们投入了足够的热情,却没有踏踏实实去执行和钻研技术的心态,最终,也只是把大数据作为噱头,让竞争对手惊出一声冷汗罢了。

互联网三巨头BAT风光无限,百度拥有巨大流量、腾讯的用户遍布全球、阿里巴巴的收购随心所欲,哥仨不仅赚得盆满钵满,而且杀气腾腾,他们就像三辆不断扩张的战车,把新兴企业收编完了之后,又让传统企业心有余悸,或自乱阵脚,或者病急乱投医,即便是一些曾经叱咤风云,全国领先的大企业,也常常祭出昏招,而大数据常常是他们最有技术含量的噱头。例如,白家电领域领导者美的空调,前一阵子爆出消息,扬言要斥资150亿元打造智能家居业务,这也是美的第一次搞和互联网有关的事情,她一口气推出四大管家:“空气智慧管家”、“营养智慧管家”、“水健康智慧管家”、“能源安防智慧管家”,构想中的美的智能产品,会整合空调、电扇和空气净化器等产品,会实施地更新天气、空气等信息,另外,厨房管家会定制菜谱,根据消费者体质推荐营养套餐等等。这些管家看起来很美,但几乎全部需要大数据技术作支撑,而且美的的蓝图,似乎有点太过于超前,比Google要超前20年左右。但是,对于一家从未涉及互联网业务的传统家电企业来说,笔者不仅想问:你的数据从哪里来?你的平台从哪里来?难不成要去阿里巴巴买,当心马云把你给收购了…...他们的产品说明估计可以直接去出版说印刷成“科幻小说”了。

此外,TCL、创维、海信、海尔、长虹这些早早布局互联网市场的传统家电巨头,也没能摸准大数据时代的脉搏,强悍如海尔,虽然每天都有新的商业理论产生,但它给笔者印象最深的大数据技术应用是“于非洲的第三世界,进行了一些非常完美的市场调查”。

D1Net评论:

当前,在其他领域,也有一些比较好的大数据企业,例如湘粤情好端端地也要转型大数据,但从其之前先后转战旅游、环保、影视的经历来看,这要么是噱头,要么是作死,总之,目前中国企业基本不识数,当然,这种状况并不会长期持续下去。

关键字:中国企业

本文摘自:钛媒体

x 大数据噱头将死,中国企业天生“不识数”?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大数据噱头将死,中国企业天生“不识数”?

责任编辑:editor008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8-13 09:44:41 本文摘自:钛媒体

在大数据时代下,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已经出现了世界级的互联网公司,最著名的大佬无疑是BAT: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出众的技术能力让他们获得了大量的数据,也让他们挖掘出了价值可观的数据宝藏,但这几个金字塔尖的巨头不能掩盖中国整体企业“不识数”的尴尬,连国外的媒体《经济学人》都跑来嘲讽:

中国的企业目前远没有实现网络化和数字化,更没有参与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等趋势。

总之,中国人有钱引领最潮流的消费趋势(iPhone手机除外),却没有能力引领新兴技术潮流,我们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拿得出手的技术思路和技术产品了,反倒是常去国外拷贝一些回来,而且要给人搞得无比畸形。

据国外相关机构统计,中国仅有1/5的公司采用了云存储技术,而美国的这一数字是40%;中国企业仅将2%的收入用于研发信息技术,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连中石油和中石化这样日进斗金的企业也没有对大数据相关技术特别的热情。也难怪,他们的收入,除了给国家交税之外,估计都忙着给石油工人发福利了,食用油、面粉、手表、自行车…...应有尽有。

此外,中国国企在民众的心中简直就是“效率低”的代名词。这些企业的员工以喝茶度日,他们喝过的茶水,估计也够在北京城市上空下一场连续250天的茶水雨了。这种情况,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技术能力,而是更关乎制度、人性和文化。或许,国企最亟待解决的不是大数据技术,而是思考如何尽快摘掉官僚主义的紧箍咒。

相比之下,有实力的私营企业或者说混合所有制企业,更应该在数据应用方面有所建树,但让人感觉尴尬的是,他们投入了足够的热情,却没有踏踏实实去执行和钻研技术的心态,最终,也只是把大数据作为噱头,让竞争对手惊出一声冷汗罢了。

互联网三巨头BAT风光无限,百度拥有巨大流量、腾讯的用户遍布全球、阿里巴巴的收购随心所欲,哥仨不仅赚得盆满钵满,而且杀气腾腾,他们就像三辆不断扩张的战车,把新兴企业收编完了之后,又让传统企业心有余悸,或自乱阵脚,或者病急乱投医,即便是一些曾经叱咤风云,全国领先的大企业,也常常祭出昏招,而大数据常常是他们最有技术含量的噱头。例如,白家电领域领导者美的空调,前一阵子爆出消息,扬言要斥资150亿元打造智能家居业务,这也是美的第一次搞和互联网有关的事情,她一口气推出四大管家:“空气智慧管家”、“营养智慧管家”、“水健康智慧管家”、“能源安防智慧管家”,构想中的美的智能产品,会整合空调、电扇和空气净化器等产品,会实施地更新天气、空气等信息,另外,厨房管家会定制菜谱,根据消费者体质推荐营养套餐等等。这些管家看起来很美,但几乎全部需要大数据技术作支撑,而且美的的蓝图,似乎有点太过于超前,比Google要超前20年左右。但是,对于一家从未涉及互联网业务的传统家电企业来说,笔者不仅想问:你的数据从哪里来?你的平台从哪里来?难不成要去阿里巴巴买,当心马云把你给收购了…...他们的产品说明估计可以直接去出版说印刷成“科幻小说”了。

此外,TCL、创维、海信、海尔、长虹这些早早布局互联网市场的传统家电巨头,也没能摸准大数据时代的脉搏,强悍如海尔,虽然每天都有新的商业理论产生,但它给笔者印象最深的大数据技术应用是“于非洲的第三世界,进行了一些非常完美的市场调查”。

D1Net评论:

当前,在其他领域,也有一些比较好的大数据企业,例如湘粤情好端端地也要转型大数据,但从其之前先后转战旅游、环保、影视的经历来看,这要么是噱头,要么是作死,总之,目前中国企业基本不识数,当然,这种状况并不会长期持续下去。

关键字:中国企业

本文摘自:钛媒体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