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业应用软件ERP → 正文

企业实施ERP的风险管理

责任编辑:sjia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2-07-06 09:38:11 本文摘自:CIO时代网

3.3 ERP实施的主要风险因素及应对方法

3.3.1 企业管理的通用化和ERP的个性化之间的矛盾风险

现在企业上财会软件几乎没有失败的,为什么?这不能说由于财会软件功能少、技术简单,所以非常容易实施,不存在风险。事实上,从软件开发的角度来看财会软件和ERP技术复杂度是一样的。之所以财会软件实施成功,在于国家财政部对企业的财会工作内容、规章、流程和财会软件的功能流程作了一致的规定,企业的财会管理实际状况与财会软件的实际功能、流程、方法、要求等技术参数之间没有距离,只有一个一致的标准。

不幸的是,企业管理的和ERP软件的关系不是如此简单。ERP软件方经常说ERP失败是由于企业管理的不规范。但规范的管理标准是什么样的?遗憾的是目前还不存在普遍接受的管理标准。管理是科学,也是艺术。艺术性指管理工作不可能像科学那样完全规范,它包含了企业管理工作的历史与经验。同样规模生产同样产品的两个企业的管理工作也不可能完全一样。

实施ERP对企业和软件方来说有各自的努力方向。实施ERP的企业其管理变革方向是从其个性化向通用化(标准化)改变;ERP实施从软件方看是从通用化向个性化方向改变:双方都在向对方走近。只有当双方的距离是足够小的时候,ERP实施的风险才会小。缩短这个距离对企业和ERP软件商来说都有自己的困难。对企业来说,更多的通用化将使自己的个性化越少,企业会越来越感到不能满意地处理自己的业务,最后牺牲的是通用化;对ERP软件方来说。更多的个性化将使自己的通用化越少,如果能在模块级及参数设置级满足个性化的需要那是最好的,但往往个性化发展到数据结构代码级,ERP软件方必须修改数据结构或代码才能满足个性化的要求,这对ERP软件系统的维护会带来极大的时间和成本代价,这种代价是任何ERP软件开发商和服务商不可能承受的。

因此,企业必须对管理的通用化和ERP的个性化之间的矛盾事先有评估,减少该矛盾的风险。

3.3.2 人力资源风险

ERP是融合了现代管理理念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涉及面极为广泛,技术极其复杂。ERP技术复杂性不仅仅指其包括的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软件设计、事务处理、分布式等等最新的计算机技术,ERP的复杂性、广泛性更体现在其囊括企业的财务、人事、采购、生产、销售等所有企业管理业务方面。企业要实施ERP,首先必须有既懂管理又懂ERP的项目管理人才。他们具有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深入了解企业的各方面管理现状,掌握企业流程分析和企业建模技术,精通市场上流行品牌的ERP功能和实施过程。帮助企业制定信息系统发展目标,进行产品选择和配置。规划将企业运行数据导入到ERP系统中的方法。不像ERP系统操作人员。这样高级的复合人才企业短期内难以培养出来。对于大型企业来说,这类人才不是困难,但对中小型企业来说。这样高级的复合人才难以具备,解决方法是聘请有经验的第三方ERP顾问公司。

人力资源是企业实施ERP的首要风险,如果企业不具备该类人才或没有聘请到该类第三方ERP顾问。实施ERP成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3.3.3 企业管理体制的稳定性

企业管理体制变动过于频繁,缺乏一定的稳定性,是ERP实施的另一风险。ERP的运行是建立在企业一定结构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业务流程、业务习惯上的。虽然ERP软件是设计的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但这种通用性是局限在一定幅度范围内的。重大的调整相当于重新实施ERP、重新开发ERP软件。当企业管理体制、管理制度、业务流程、业务习惯上发生变化,ERP还没有调整过来,往往形成“计划跟不上变化”。

要实施ERP的企业,要对自己在实施期内企业管理体制的稳定性做出风险评估。如果不能保证企业管理体制的稳定性,企业对实施ERP一定要慎重考虑。有的企业期望上ERP的同时,带动企业的管理体制变革,借此机会改变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愿望是好的,但这样做的风险是很大的。

3.3.4 对ERP产品的了解程度

大部分的ERP实施失败后,企业方面的人可能会后悔说:原来ERP是这样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事先并不十分了解ERP功能、工作流程、工作方式的不同之处。等到了解后,才发现和自己原先的想象差别太大。ERP达不到原来想象的功能,而事先ERP服务商也没有讲明白。绝大部分的ERP实施失败案例是这种情形。

事先对ERP产品的了解程度越低、风险越大。但矛盾的是企业对ERP产品最后才彻底了解。要增加对某ERP产品的了解,应当从ERP产品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中了解,到实施同样品牌ERP的同类型企业去了解。

3.3.5 其他风险

除以上主要风险外,还包括企业的ERP实施目标不明确风险、计算机硬件技术风险、财务风险、沟通风险、人员变动风险、ERP软件自身技术缺陷风险、外部环境风险等等。

4 结束语

企业在实施ERP的过程中不要盲目乐观,一定要树立风险意识。识别ERP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因素,并确定量评估风险,制订完善的风险应对计划,在发生风险时能合理应对、控制风险。风险管理是保障ERP实施顺利进行的重要方法,可以避免企业走人ERP实施失败的怪圈,避免企业的重大损失,最大限度保障ERP成功实施。

关键字:ERP

本文摘自:CIO时代网

x 企业实施ERP的风险管理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企业应用软件ERP → 正文

企业实施ERP的风险管理

责任编辑:sjia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2-07-06 09:38:11 本文摘自:CIO时代网

3.3 ERP实施的主要风险因素及应对方法

3.3.1 企业管理的通用化和ERP的个性化之间的矛盾风险

现在企业上财会软件几乎没有失败的,为什么?这不能说由于财会软件功能少、技术简单,所以非常容易实施,不存在风险。事实上,从软件开发的角度来看财会软件和ERP技术复杂度是一样的。之所以财会软件实施成功,在于国家财政部对企业的财会工作内容、规章、流程和财会软件的功能流程作了一致的规定,企业的财会管理实际状况与财会软件的实际功能、流程、方法、要求等技术参数之间没有距离,只有一个一致的标准。

不幸的是,企业管理的和ERP软件的关系不是如此简单。ERP软件方经常说ERP失败是由于企业管理的不规范。但规范的管理标准是什么样的?遗憾的是目前还不存在普遍接受的管理标准。管理是科学,也是艺术。艺术性指管理工作不可能像科学那样完全规范,它包含了企业管理工作的历史与经验。同样规模生产同样产品的两个企业的管理工作也不可能完全一样。

实施ERP对企业和软件方来说有各自的努力方向。实施ERP的企业其管理变革方向是从其个性化向通用化(标准化)改变;ERP实施从软件方看是从通用化向个性化方向改变:双方都在向对方走近。只有当双方的距离是足够小的时候,ERP实施的风险才会小。缩短这个距离对企业和ERP软件商来说都有自己的困难。对企业来说,更多的通用化将使自己的个性化越少,企业会越来越感到不能满意地处理自己的业务,最后牺牲的是通用化;对ERP软件方来说。更多的个性化将使自己的通用化越少,如果能在模块级及参数设置级满足个性化的需要那是最好的,但往往个性化发展到数据结构代码级,ERP软件方必须修改数据结构或代码才能满足个性化的要求,这对ERP软件系统的维护会带来极大的时间和成本代价,这种代价是任何ERP软件开发商和服务商不可能承受的。

因此,企业必须对管理的通用化和ERP的个性化之间的矛盾事先有评估,减少该矛盾的风险。

3.3.2 人力资源风险

ERP是融合了现代管理理念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涉及面极为广泛,技术极其复杂。ERP技术复杂性不仅仅指其包括的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软件设计、事务处理、分布式等等最新的计算机技术,ERP的复杂性、广泛性更体现在其囊括企业的财务、人事、采购、生产、销售等所有企业管理业务方面。企业要实施ERP,首先必须有既懂管理又懂ERP的项目管理人才。他们具有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深入了解企业的各方面管理现状,掌握企业流程分析和企业建模技术,精通市场上流行品牌的ERP功能和实施过程。帮助企业制定信息系统发展目标,进行产品选择和配置。规划将企业运行数据导入到ERP系统中的方法。不像ERP系统操作人员。这样高级的复合人才企业短期内难以培养出来。对于大型企业来说,这类人才不是困难,但对中小型企业来说。这样高级的复合人才难以具备,解决方法是聘请有经验的第三方ERP顾问公司。

人力资源是企业实施ERP的首要风险,如果企业不具备该类人才或没有聘请到该类第三方ERP顾问。实施ERP成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3.3.3 企业管理体制的稳定性

企业管理体制变动过于频繁,缺乏一定的稳定性,是ERP实施的另一风险。ERP的运行是建立在企业一定结构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业务流程、业务习惯上的。虽然ERP软件是设计的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但这种通用性是局限在一定幅度范围内的。重大的调整相当于重新实施ERP、重新开发ERP软件。当企业管理体制、管理制度、业务流程、业务习惯上发生变化,ERP还没有调整过来,往往形成“计划跟不上变化”。

要实施ERP的企业,要对自己在实施期内企业管理体制的稳定性做出风险评估。如果不能保证企业管理体制的稳定性,企业对实施ERP一定要慎重考虑。有的企业期望上ERP的同时,带动企业的管理体制变革,借此机会改变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愿望是好的,但这样做的风险是很大的。

3.3.4 对ERP产品的了解程度

大部分的ERP实施失败后,企业方面的人可能会后悔说:原来ERP是这样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事先并不十分了解ERP功能、工作流程、工作方式的不同之处。等到了解后,才发现和自己原先的想象差别太大。ERP达不到原来想象的功能,而事先ERP服务商也没有讲明白。绝大部分的ERP实施失败案例是这种情形。

事先对ERP产品的了解程度越低、风险越大。但矛盾的是企业对ERP产品最后才彻底了解。要增加对某ERP产品的了解,应当从ERP产品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中了解,到实施同样品牌ERP的同类型企业去了解。

3.3.5 其他风险

除以上主要风险外,还包括企业的ERP实施目标不明确风险、计算机硬件技术风险、财务风险、沟通风险、人员变动风险、ERP软件自身技术缺陷风险、外部环境风险等等。

4 结束语

企业在实施ERP的过程中不要盲目乐观,一定要树立风险意识。识别ERP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因素,并确定量评估风险,制订完善的风险应对计划,在发生风险时能合理应对、控制风险。风险管理是保障ERP实施顺利进行的重要方法,可以避免企业走人ERP实施失败的怪圈,避免企业的重大损失,最大限度保障ERP成功实施。

关键字:ERP

本文摘自:CIO时代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