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托管 运营商ICT业务领域的蓝海

责任编辑:hli

2012-01-31 10:30:04

摘自:大家论坛

如果运营商承建企业的通信网络时仅为其提供语音、互联网等业务,并不能说明运营商已经成功开展ICT业务,因为ICT不仅仅是业务范畴,更是一个良性循环的价值链

如果运营商承建企业的通信网络时仅为其提供语音、互联网等业务,并不能说明运营商已经成功开展ICT业务,因为ICT不仅仅是业务范畴,更是一个良性循环的价值链:运营商通过为企业提供代维代建服务,获取合理的信息平台租用收入,实现较高的投资回报;同时,企业由于得到了运营商全面的服务,节省大量的网络建设维护成本,集中精力发展主业,在市场上大大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才是对运营商ICT业务的正确理解。

ICT,价值链促双赢局面

结合目前运营商现有的线路接入资源,H3C提出运营商在完成企业接入的同时,应能够承担企业的部分IT信息服务,让企业必需的IT信息服务转变为运营商提供的增值业务。

这样的ICT价值链有形成的可能性吗?笔者认为,不仅存在而且发展的空间不可估量,原因有二。其一,对于企业来说,基于技术和成本因素,除生产和OA业务系统等因涉及到企业管理流程和核心环节而无法依赖公共平台外,其他系统原则上都是可以外包给运营商的,从而降低投入和维护成本。尤其是企业的数据、网络、安全这三块不可分割的核心IT信息服务,是企业投入最大、更替最快、对人力素质要求最高的副业;其二,对运营商来讲,近年来多家运营商的同质化竞争加剧,端口接入的租用价格一路走低,优质客户的快速流失,严重削弱了运营商的营业收入总额。所以运营商渴望通过承接企业的"核心IT信息服务"与用户达成互相依存、不可割舍的生存价值链。

然而,仅对企业和运营商双方能形成互惠还不足以形成这样的价值链,合理、渐进的分割界面是其存在的必要条件。企业要依赖运营商的信息平台承载企业的业务系统,必须有一个逐渐考察、逐渐信赖、分步交付的过程。同样,运营商要完全承接企业的信息服务平台,也必然会有一个精确解析、延续用户使用习惯、避免企业发生信息"裂谷"的过程。因此,必须要有一个合理、渐进的分割界面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只要双方本着积极的态度,迈出"第一步",那么后续的合作将自然延续:运营商在实现企业端口接入的同时,开放针对企业的安全防护业务;对企业来讲就是把自己的外来安全威胁的防护责任托付给运营商,这是最容易分割的核心IT信息服务。

UTM,业务灵活支撑

运营商能否通过端口接入设备就能实现企业安全防护的增值业务?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两点,第一、分析清楚企业的安全防护需求;第二、寻求合适的产品或解决方案来对应。

其实,企业无论规模大小,外来安全威胁基本都集中在病毒入侵、黑客侵入、信息外泄、带宽滥用、垃圾邮件泛滥、以消耗资源为目的的攻击等几个方面。企业往往依据自己的认知程度和受伤经验来确定安全建设的内容和步骤,"串糖葫芦"就是一个普遍现象。例如,某企业建网初期,仅采用防火墙设备来做网络隔离,待到发现遭到病毒入侵,就在防火墙后面叠加一个防毒墙来拦截病毒,再后来有人恶意发起DDOS攻击来阻塞企业出口,便再叠加一个流量清洗设备……如此下去企业的出口便形成了由各种功能、各种厂家的安全设备组成的"糖葫芦",导致企业虽然安全防护上在一步步的加固,但出口的网络瓶颈和故障节点也在一步步的涌现。

由此,笔者认为,具有多种安全防范功能的单一设备UTM(统一威胁管理)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运营商开展企业"安全托管"业务、建立良好ICT生态链的基础和前提。H3C作为企业/行业领域的专业安全厂家,借助多年以来从网络产品领域积累的,突破性的设计和采用了多核多线程的处理芯片Multi-Core,出色的保证了UTM设备在各种安全功能开启的情况下,设备性能仍能保持稳定运行。与此同时,H3C不仅在其UTM产品上提供了防病毒、防攻击、防带宽滥用、防垃圾邮件、上网审计等业界最全面的安全防护功能,并可通过License对其进行灵活控制,从而让企业依据自己的安全需求及预算"菜单式、自助式"的选择多种防护功能。而运营商也在原有的线路端口上,实现了业务增值,并获得合理的利益收入,真正实现了双赢。

安全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研究课题,我们相信,随着UTM产品的逐步完善,随着以H3C为代表的安全厂家的不断积累,UTM产品必将逐步完善,成为安全领域的一个重量级产品类别,成为运营商开拓企业"安全托管"业务的完美支撑!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