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失去业务创新能力了吗

责任编辑:editor004

2013-10-11 14:52:36

摘自:飞象网

也就是到目前为止,中国移动的创新动作基本没有偏离自己的发展轨迹,一直都是在网络和服务上做文章

最近听到很多人说到中国移动目前面临的创新困境,TD网络不给力,终端不给力,数据业务不给力,集团业务不给力,最终归结到中国移动的工作人员不给力,大家没有创新斗志了,于是发出这样的感慨:中国移动的创新已死!

真的是这样吗?

中国移动的创新能力是由什么决定的,一个是发展历史,一个是源头变革。从发展历史可以看出中国移动的创新根本,之前是靠什么创新的,是靠什么创新成功的,接下来的做法是否在按规律办事。从源头变革可以看到中国移动未来的创新轨迹,也可以知道中国移动到底是在做变革,还是在做修复性工作。。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中国移动的创新历史:

全球通品牌:推出高端手机客户服务,深入人心。

动感地带品牌:推出好玩的年青人的活动和店面,深入人心。

移动梦网:打造让价值链受益的共赢平台,不断推出创新业务,引导了手机信息业务的潮流。

10086:为电话咨询服务行业树立了行业标准,成为高标准服务典范。

点对点短信:简单快捷,开创了手机信息服务的先河。

从这些能看到什么呢?能看到中国移动的根本:网络和服务。也就是网络和服务一直是中国移动的创新源泉,唯一的业务品牌“移动梦网”也是靠外部合作厂家的创新力量发展起来的,中国移动专注的还是网络和服务。

也就是到目前为止,中国移动的创新动作基本没有偏离自己的发展轨迹,一直都是在网络和服务上做文章。但为什么换了TD就不好使了呢,因为TD动了中国移动的根本!

那么如果上了4G网络,网络质量变好了,中国移动会重新创造辉煌吗?这要看第二个条件,源头变革。

这个问题其实也同样可以提给NOKIA,是不是NOKIA的根本:硬件和服务做得更好了,就可以再壮雄风?

这个问题同样可以提给BLACKBERRY,是不是BLACKBERRY的根本:邮件服务做得更好了,就可以再续风光?

甚至这个问题都可以提给APPLE,是不是iPhone的根本:硬件和商店做得更好,就可以再次引导潮流?

万法同宗,看一棵树的生命历程就可以了解其中的规律了。我们都可以清楚地观察一棵树是怎么成长起来的,我们也可以观察一个人是怎么成长起来的。当一棵树成材了,是不是浇更多的水就可以让它长得更高。答案当然否定的。那怎么做可以做到呢?

修枝剪叶?只会长出更多的树叶。

稼接?只会往横了长。

移种更肥沃地?只适用于营养不良者。

注射强心针?只会让树死得更快。

这些做法其实是现在采取的主要做法。

修枝剪叶,就是增加功能或换使用场景,比如扩大网络覆盖,推出企业飞信。

稼接,就是以强带新,或以快带慢,比如宽带业务带视频业务,手机业务带宽带业务。

移种,就是换生长平台,这是现在普遍的想法,希望通过建立大平台,将新老业务“移种”新平台,在满足用户大部分需求的同时,建立业务依赖。比如MM商店。

注射强心针,就是仅在资费上下功夫,极低资费或免费推出业务,比如专线。

为什么这些做法,都无法让业务长得更“高”,因为“大树长在种子里”,矮树种子长矮树,高树子长高树,当种下种子时树的高度就决定了。同样道理,中国移动的种子是网络和服务,想让网络和服务长出3G和4G业务,那是不太可能的。

比如短信业务,除了降价难道就没别的创新了?短信业务的种子就是网络和服务,发展短信业务就要在网络和服务上多下功夫,比如智能网络+机器人服务,当住房的水龙头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自然就需要更高效率和更节水的水管道服务,比如智能切换水温,感应无人时自动切断水源等。同样道理,短信用量大的单位和个人,自然也需要智能网络服务,比如关注安全的单位的短信监管,家庭用户的亲友关联转发,短信机器人帮助服务等等。

这些创新也仅能让短信业务长得更“肥”,“肥”可以暂时提高免役力,抵抗更寒冷冬天,多赚取一些外块,如果一但遇到快速复制而且注射强心针的业务,比如易信,就很容易被吃掉。

那如何让业务长得更“高”呢?高不仅代表免役力增强,更代表更顽强的生命力,也就是可以活得更长。“大树长在种子里”,只能改种子,就是改变业务的各构成元素或者让各构成元素进行重新组合。

比如短信业务,现在的微信将文字换成了语音短信,还有视频短信,这些短信不但改变了网络的构成元素而且将短信的收费服务模式也改变了。以此类推,打通互联网和通信网络的短信、提供搜索服务的短信,等等。

也可以让构成元素重新组合,重新组合的目的是提升原元素的运作性能,比如眼睛发短信,嘴巴发短信,脚发短信,等等。

当年的移动梦网,与其说是搭建平台,不如说是构成元素的一次变革,短信、彩信、彩铃等元素层出不群,SNS也好,娱乐办公应用也好,都有其固有的种子,这个种子并不在运营商这里,中国移动的种子在网络和服务,如果能有共赢、开放的心态,再加上提供比微信更好的网络服务,比易信更好的网络服务,中国移动也就找到了自己的创新种子,还是原来那个种子,只不过改变了构成元素或进行重新组合。

所以,我不同意中国移动的业务创新已死,因为中国移动从始至终都没有在业务应用上有过创新,只在网络和服务上进行创新,现在也好,未来也好,精力也只会在网络和服务上,只要把精力放在满足应用的网络和服务创新上,就不会偏离轨迹,因为生中国移动的种子决定了中国移动的未来。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