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绝学,虚拟运营商能走多远

责任编辑:editor009

2014-06-06 12:07:09

摘自:凤凰网

在虚拟运营商陆续公布了各自的资费方案之后,其中的一些资费方案被指责“价格不低廉、没优势”,于是虚拟运营商们纷纷跳出来喊冤,称虚拟运营商的资费价格高于消费者预期,

在虚拟运营商陆续公布了各自的资费方案之后,其中的一些资费方案被指责“价格不低廉、没优势”,于是虚拟运营商们纷纷跳出来喊冤,称虚拟运营商的资费价格高于消费者预期,是因为“运营商违反工信部规定打压虚拟运营商,批发价定得比零售价高”【据称虚拟运营从基础运营商批发的流量单价为0.127元/M,但该运营商自己在市面的零售价格已经低于0.1元/M,并称基础运营商采用“面粉比面包还贵的做法是在打压虚拟运营商】。政府层面表示【工信部2013年5月17日下发的《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方案》中要求: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给予转售企业的批发价格水平,应低于其当地公众市场上同类业务的最优惠零售价格水平】。那么,为什么还会发生以上争执?

业内专家提出三点质疑:

政府并未对虚拟运营商进行价格限制

2014年5月9日工信部与发改委今日联合发文通告,所有电信业务资费均实行市场调节价。电信企业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和用户需求制定电信业务资费方案,自主确定具体资费结构、资费体系。2014年5月17日工信部部长苗圩提出“转售企业进入移动通信领域,有助于通信资费进一步合理化,将促使基础电信企业逐步消除运营中部分不合理规定。当前,一些转售企业已经推出了创新的业务与服务,比如有的承诺两年内每月话费上限封顶,有的承诺在一定时间内用户流量不予清零。这些来自市场的压力将有力地促使我国基础电信运营商业务、服务的调整完善。转售企业与基础企业适度竞争是必然的。我们希望这种竞争是良性的,而不仅仅是简单的价格战的形式。以目前的市场情况看,简单的价格战也难以长期立足于市场,低于成本的价格战更无法存活。我们看好转售企业立足自身优势与特点,在新的平台上开发更多新产品、新服务,为通信业务扩充更多的功能,从而创造新的价值,提升产品的性能价格比。”

由此可见,虚拟运营商(转售企业)也是通信企业,拥有充分的市场定价话语权。

资源池分销模式定价与转售企业承受力相关

移动流量资源池销售模式类似于目前宽带市场的分销模式,例如在某一地域承租一定数量的带宽,然后通过低套餐、区域服务器、与增值服务等方式吸引用户购买实现盈利,总带宽数量不变,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会略显的外网接入带宽不足。

移动转售企业是否会沿用此类商业模式进行市场营销,目前不得而知。如果是那必将会面临巨量用户投诉和用户流失,如果不是那就看虚拟运营商们自身财力和资金链支撑能力了。

需淡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思维

近期总有媒体借助行业问题发布XX虚商呼吁基础运营商价格不对称话题,这是被行业企业所利用,还是别有用心?虚拟运营商在中国的发展需要多种思维:

市场战略思维:战略决定虚拟转售企业做正确的事,谨言慎行有利于行业自律良性发展。

资源统括思维:合作共赢、风险共担是虚拟准售企业正确的选择,也是唯一生路。

流程集约思维:流程则可以帮助企业高效、低成本、低风险的做事,可以将原始团队与运营商团队更好的融合,使广大用户更好的融入享用虚商增值服务。

文化品牌思维:文化凝聚民心

人才战略思维:过于重用原始团队轻视通信团队的企业思维是多家转售企业的通病,只有招募更多外界优秀人才,才能顺利熬过为期两年的蜜月期,为下一个十年正式运营赢利期打下基础。

为何没有互联网思维?与其学别人做自己不擅长的事,不如把自己的优势进行叠加,寻求企业安身立

命之基也不为过。


目前,虚拟运营商多数已经公布了新品牌和业务及资费方案,但他们很清楚一点:把语音、流量这些通信业务从运营商手里以几折的价格批发来,再转售出去,如果按照这个路子玩,一定是死路一条,希望运营商在调低市场零售价的同时,也能适度调整批发给虚拟运营商的业务单价。

虚拟运营商需要真才实学、需要有规划、需要适合的人才战略,但唯独不欠缺的就是口水仗。

折扣也许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待你拥有完善的战略布局与市场份额之后这一切将成为现实。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