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来袭,运营商莫装迷糊

责任编辑:editor004

2014-08-04 11:44:51

摘自:华商报

截至2日晚,多地警方都在官方微博上发布提示,提醒手机用户切勿再点击下载此类软件。面对内容一致的手机病毒,理论上说,运营商可以做好两件事:一是技术化地屏蔽病毒短信。

“×××(机主姓名)看这个,ht://***××shenqi.apk”。如果收到这样含病毒的短信,千万不要点开下载,否则手机会自动群发该短信让更多的用户上当加入群发短信的队伍中。截至2日晚,多地警方都在官方微博上发布提示,提醒

手机用户切勿再点击下载此类软件。

这一轮手机病毒来势汹汹,形式隐蔽、传播快速,可谓防不胜防。

从专业技术的角度说,此事再次给手机用户做了一次科普:病毒短信中的链接以CDN为开头、以APK为结尾,熟悉手机软件的专业人士一眼就能看出,这个链接是一个不安全的下载软件。不过,智能机用户未必都是“技术控”,陌生链接谨慎打开的原则尚未普及好,熟人链接紧跟着陷阱重重,这恐怕无法简单通过用户的火眼金睛来辨别。

从熊猫烧香的电脑病毒,到群发短信的手机病毒,技术世界从来就没有淡定的时刻。法律自然要对作奸犯科者施以重拳,但不得不说的是,作为运营商,实在也不能推卸“防毒”的义务。就像银行面对电信诈骗,有责任管好窗口的可疑转账与汇款一样,电信运营商也有责任和义务防治好手机病毒。很遗憾,在此前病毒的链式传播中,运营商仅仅是官微提示罢了——可是,有多少手机用户关注了运营商的官微、且习惯于时刻刷微博?

面对内容一致的手机病毒,理论上说,运营商可以做好两件事:一是技术化地屏蔽病毒短信。既然每条短信都给出了相同的链接,运营商只须设置几个“关键词”,用户的短信费就可以不被病毒吸走。二是既然病毒泛滥,对运营商来说,最简单的就是给用户推送短信提醒,这是成本最小、效果最好的方法。只是,似乎没有一家运营商在这两个层面有所作为。这难免让人浮想联翩:运营商的消极反应,是等着病毒短信发作之后,坐收渔翁之利吗?

在垃圾短信整治中,少数运营商曾经斯文扫地。如今,手机病毒呼啸而至,“企业社会责任”是否还是听起来很美的传说呢?这个问题,行业监管者不能失语。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