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通信铁军”驰援鲁甸 全力抢险保通信

责任编辑:editor004

2014-08-04 13:39:50

摘自:云南网

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北纬27.1度,东经103.3度)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目前,中国移动云南公司总经理马奎正率副总经理黄振旺及网络部总经理吴志锋、综合部副总经理肖玉黔等奔赴一线灾区指挥应急抢险工作。

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北纬27.1度,东经103.3度)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截至18时40分,地震共造成中国移动18个基站退服,91个基站停电,4个本地网断点。

中国移动云南公司于灾后迅速启动抗震应急通信保障预案,开通超级基站,并派出32名维护抢修人员,7辆车,4辆应急通信车,携带5台油机,3部卫星电话赶往震中救灾保通信。目前,中国移动云南公司总经理马奎正率副总经理黄振旺及网络部总经理吴志锋、综合部副总经理肖玉黔等奔赴一线灾区指挥应急抢险工作。

组织有力 全面应对

灾害发生后,中国移动云南公司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了以马奎总经理为组长的“中国移动云南公司抗震应急领导小组”,同时成立前线应急抢险工作组和后方应急保障工作组,两个工作组下设“通信保障组”、“服务保障组”、“物资保障组”、“综合保障组”四个机构。两个工作组同时运作、协同互补,严格按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应急预案中明确的职责要求,积极有效地开展各项抗震救灾工作。此外,昭通分公司尹朝炽副总经理也紧急组织抢险队伍赶往灾区,公司副总经理高玉芬坐镇省公司网管中心指挥应急保障工作,并动员各合作单位调动各方资源配合做好灾后抢险工作。

调集资源 全力驰援

据中国移动云南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当地集镇传输机房损坏,造成与其连结的基站退出服务,当地部分乡镇通信受到影响。地震发生后10分钟内,鲁甸分公司的抢险人员就已经全部集合,在听取当地政府的抢险会议部署后,迅速完成整备,于17时左右出发赶往震中,与此同时,昭通分公司副总经理尹朝炽也即刻带领技术骨干及饮用水、药品等应急物资赶赴灾区一线。

由于当地道路损坏,车辆在途中无法行进,昭通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和尹朝炽带领的抢修队徒步进入现场。公司调集的应急通信车,一辆已经在鲁甸县集镇调试开通,另外几辆正在赶往震中的路上。

优化策略 快速抢通

灾害发生后的28分钟内,维护人员就定位出了昭通市鲁甸县传输本地网光缆支链上的4个断点。根据故障情况和灾害抢修经验,迅速派出多组抢修人员同时赶赴洛龙头山等重要传输节点沿线进行断点抢修。灾害发生后,为第一时间确保话音业务畅通,云南公司对地震灾区的基站开通了半速率功能,并对话音拥塞小区219个,进行紧急扩容,重点保障政府所在区域、指挥场所和重灾区的用户话音业务畅通,有力保障了应急指挥和伤员救护的需要。

地震灾情发生后,公司副总经理高玉芬及网络部、网管中心等相关部门领导24小时在省公司网管中心值守,指挥调度抗震救灾工作,并要求全省各级网络维护部门全面加强网络监控力度,全省分公司各级维护部门负责人、技术主管、值班手机24小时开机,确保紧急状况下指挥调度渠道畅通,发现故障及时上报和处理。各分公司密切关注灾情进展,提前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确保网络运行安全。

“地震发生后,我们马上开通了超级基站,覆盖鲁甸行政单位比较集中及县委、县政府所在的区域,极大地缓解了这一区域的话务压力,保证了救灾指挥的核心通讯不受影响,通话不会中断。”据中国移动云南公司鲁甸分公司总经理徐传贵介绍,超级基站是中国移动于2008年汶川5·12地震后统一建设的,其最大特点是采用了“光纤+卫星”的双保险模式,可在地面通信传输光缆中断等非常规情况下,自动切换成卫星通信模式,能有效抗地震、洪灾、台风、冰雪等重大灾害,且其话务容量大,能充分保障市民打电话和政府应急通信指挥的需求。目前中国移动在云南省每个县至少覆盖一座超级基站,保证在非常时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另外,为使灾区能及时与外界联系,同时保证新闻记者的发稿需求,中国移动云南公司还在鲁甸县政府所在地及临时新闻中心--浩龙大厦一楼开通了WLAN,并进行了免认证设置,救灾指挥人员及记者可以免费使用中国移动WLAN上网。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