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Zuo No Die:运营商如何跳出死循环

责任编辑:editor006

2014-08-12 17:57:47

摘自:中国移动研究院

他们即使网内免费,估计也没人用吧,咱们有7.7亿用户,是大趋势,没人喜欢被抛弃。现在运营商的营销方向仍然是两个逻辑,第一个劝说逻辑是,原先一个月打100分钟电话交100元,现在让你打200分钟电话交180元,即增加低端用户的产品的使用量。

0:“听说运营商B打电话已经网内免费了。咱们套餐还收费呢!”

1:“那是因为他们网内用户少,咱们搞网内免费就没有收入了。”

0:“据说他们对虚拟运营商的政策也不错。”

1:“他们即使网内免费,估计也没人用吧,咱们有7.7亿用户,是大趋势,没人喜欢被抛弃。”

0:“真的有优势吗?为什么运营商一定要从语音盈利啊?”

1:“咱们的存量语音收入高,生产语音不卖语音吃啥啊,现在效益已经够差的了,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0:“谢谢师姐指教,明年我们还会降薪吗?”

0和1就像是刚毕业的我和刚工作的你,不久之后他们都将进化成“满意100”。

现在运营商的营销方向仍然是两个逻辑,第一个劝说逻辑是,原先一个月打100分钟电话交100元,现在让你打200分钟电话交180元,即增加低端用户的产品的使用量。第二个劝说逻辑,是对高端用户进行交叉销售,比如购买彩铃等。

当使用完以上两招之后,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客户策反,三大运营商相互策反,你策反我的,我策反你的,最后大家都策不动之后就推出多模手机。

跳出这样的思维,假设你一个月收入是5000元,花费3000元,其中100元是通信费,怎样用100元的通信能力去驱动2900元的消费能力?

接着假设用户在淘宝消费1000元,运营商就可以推出淘宝套餐,如用户在淘宝消费1000元,他的100元通信费用免费。使得用户关心的是,他在淘宝消费,不用再掏通信费。只需要一个淘宝套餐,不需要去做市场调研,直接就可以筛选出使用淘宝的大量用户。这难道不算是一种流量经营吗?

很多传统企业看不懂看不明白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它的整个认识体系跟原先已经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你不能用原先的眼光去看待所发生的一切。

现在需要从一个网络化视角来看社会化营销到底是什么?越来越多的企业你会找不到它的边界,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也不再是你传统认为的消费者,慢慢地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转化,这个界限已经很难去把握了。你很难搞清楚说在微博平台上你到底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有可能两者都是。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