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申请、发牌到放号,外界对虚拟运营商的关注度就像是一条开口朝下的抛物线,目前,虚商欲以创新来破长久以来的不愠不火。有非官方数据统计,目前虚商业务的用户数仅为20万。作为首批获得牌照的虚拟运营商,阿里通信日前宣布开放中国电信1700号段入网预约服务,以期在虚商业务中再掀波澜。
3个月用户总数仅20万?
“20万用户,还不及三大传统运营商一个市级分公司数量多。”不到一年时间,约40家虚拟运营商牌照获批,但对于究竟有多少用户埋单,不少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3个月仅20万的用户数并非来自各家虚商的统计数据,而事实上,对于目前阶段实际的用户数,几乎没有几家虚商愿意大方公开。
记者在采访几家虚商相关人士后,对方均表示目前没有数据可以披露。唯一愿意透露的京东通信负责人表示,从5月份推广至今,目前活跃用户数已经超过5万,同时每日新增用户数量也在稳步增长。而据独立通信分析师付亮观察,目前虚商市场以苏宁互联、阿里通信和京东通信三家为首,50%以上的用户数都集中在这三家。
不止是用户数增长缓慢,虚拟运营商的开放城市在数量上也还没有全面铺开和覆盖。今年6月,苏宁互联通过公开竞标方式,在前期已确定19个城市的基础上,中标42个城市,以中标总量61个城市成为国内覆盖范围最广的虚拟运营商。其次是阿里通信,已覆盖50个重点城市。
而包括京东等在内的虚商,并非大范围铺开,大部分仅覆盖个位数的一线城市。
尚未拿出“杀手级”业务
据了解,“170”号段为虚拟运营商专属号段,以“170”开头的手机号前四位来区分基础运营商,其中“1700”中国电信的转售号码标识,“1705”为中国移动,“1709”为中国联通。但让业界看不清楚的是,除了号段不同,虚商从三大运营商处购买号段后转售的“杀手级”业务在哪里?
记者对比阿里通信、迪信通、国美极信等虚商与三大传统运营商的套餐价目表后发现,单从套餐门槛来看,虚拟运营商总体起价低于传统运营商。但从套餐包含的内容来看,语音和流量并不算太多,有的还需自行购买每月5元的来电显示。对于需求较低的用户,也许虚拟运营商是个划算的选择。不过,目前各家虚拟三大传统运营商用的依然是3G的网络,所以,价格跟传统运营商的3G资费相比,也没有太大优势。
“不互联互通”难发展
“到目前为止,虚拟运营商用户发展很不理想,只有区区的几十万户。而且此前虚商宣传的‘月底不清零’、‘无门槛’、‘可共享’、‘低资费’等,要么没有出现,要么已经被基础运营商使用。”独立通信分析师付亮指出,国内的虚拟运营商发展太缓慢。
他认为,“诸如验证码和短消息等‘不互联互通’问题,以及政策壁垒,不公平竞争等因素,是造成虚拟运营商用户增长缓慢的原因。”
事实上,虚拟运营商与三大基础提供商之间难以达成互联互通的现状,在发放牌照初期就已被不少观察人士提及。记者了解到,已有企业和用户反映,170号码不能正常收取部分互联网企业下发的验证码和短消息,不能正常使用互联网业务和应用。这对虚商而言,是个不小的发展瓶颈。
找准细分市场才能生存
“无论是产品、服务,还是品牌、售后,让用户认可都需要时间。”付亮表示,虚商想要得到用户认可,就必须用产品说话。
付亮认为,在获得牌后,虚商主张做“三不”业务,即传统电信运营商不愿意做、做不好、不能做的业务。虚商的发展一定要结合创新,要专注于自己所擅长的领域,与基础运营商的业务相区分,以新的方式来提供服务。
例如,京东通信依托强大的网上商城、物流配送、IT支撑体系和庞大的配送员队伍支持,为用户构建打造“24时不打烊的营业厅”,“您身边的营业厅”等服务。在京东通信,用户的所有业务:包含入网、缴费、发票、补换卡、账单/详单查询、业务变更及受理等均可在线办理。
“目前是虚拟运营商最坏的时代,因为在移动通信市场渗透率已近100%的时代,虚拟运营商才入场;但当前也将是虚拟运营商最好的发展时代,创新将让虚商真正发挥鲶鱼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