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套餐内短信用完了,发短信一条一毛钱!”这是传统收费短信时代的体验,在中国移动“免费短信”业务上线后,用户发短信也像发微信,用的是流量。而与微信不同的是,中国移动推出的“免费短信”业务属于手机自带,用户无需下载,即可免费发短信。该业务将支持预付费、后付费两种用户付费方式,用户只需要选择具体套餐即可。
据悉,中国移动正在推进“免费短信”业务,年底之前上线。这种免费短信业务,有一个专业名字,叫做“融合通信”,该业务把传统短信、彩信转变为基于数据流量的“新消息”服务。消息显示,下一代融合通信通过升级终端上原有的通话、短/彩信和通讯录三大通信入口,形成以“新通话”、“新消息”和“新联系”为核心的通信服务。通俗来讲,以后中国移动出售的手机,将会自带融合通信业务,用户无需下载即可使用。机内的短信、语音、通讯录图标,点开后便是一个社交网络。即便手机里面没有号卡,也可通过免费WiFi发送短信。
据中国移动终端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未来中国移动自主品牌的智能手机将率先搭载这些功能。至于在其他手机中植入,具体还要看移动怎么和手机厂商谈。什么时候能商用?2015年年底前。据了解,中移动融合通信业务将在今年年底前正式上线,争取2015年年底前实现全面商用。一位运营商内部人士透露,在接下来的两个月中,融合通信将进入试点工作,其中短信是最先,也是相对容易商用的部分。“免费短信”与飞聊、飞信有何区别?之前,中国移动也曾推出过类似微信的业务,但中途夭折了,如飞聊。此番融合通信平台打破了基于表面应用的创新,是基于底层的通信业务的变革。
20年前,英国沃达丰成功发送世界上第一条短信,自此短信登上了时代舞台,过去十余年,短信一直是中国人最喜欢的通信方式之一。近两年,受到微信等移动互联网OTT业务的冲击,传统短信已无法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运营商开始筹谋转型,中国移动打造的“融合通信”,直接支持类似微信的OTT业务。不过,中国移动的融合通信业务暂时还不能与电信、联通用户互通。也就是说,移动用户与其他两家运营商用户,不能实现类似微信的社交应用如分享、视频等多媒体业务体验,这将影响到移动融合通信商用初期的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