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信思维到互联网思维 路有多远

责任编辑:editor005

作者:宁宇

2015-01-19 11:41:37

摘自:人民邮电报

2014这一年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各行各业都对“互联网思维”奉若神明。电信运营商要走相对务实的转型之路,与其云里雾里邯郸学步般去学习互联网思维,倒不如用IT思维来改造自己的电信思维。

2014这一年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各行各业都对“互联网思维”奉若神明。同样身处信息化领域,运营商却似明日黄花。因此在运营商内部,会体现出对“互联网思维”更特殊的渴望和追求。

互联网思维是什么?运营商做互联网,到底缺乏什么?这是运营商苦苦思考的问题。也许,在电信思维和互联网思维中间,还有一种思维模式,就是IT思维。

IT思维对于错误的包容,是对电信思维过度关注稳定性的调整。电信思维和IT思维,是做事和执行的不同模式,只是如今为应对快速变化,响应市场需求,不可能等到一切规则都明确,必须边做边想,在摸索中行进,这时IT思维更适合变化的新常态。

电信运营商要走相对务实的转型之路,与其云里雾里邯郸学步般去学习互联网思维,倒不如用IT思维来改造自己的电信思维。

电信思维的核心是“规范”

首先,电信思维是以产品为中心。

无论运营商和他的设备制造商如何表白多么以客户为中心,但不争的事实是:通信产品和业务的研发主要是技术驱动,是研发人员想象客户需要什么产品。设备商也好,运营商也罢,只能在产品的基本形态范围内开展工作。所以,电信思维一定要把概念、定义、范围等说清楚,然后再围绕这个话题深入下去。至于这个圈子的范围,大家一开始就要协商好,否则难以启动后面的工作。

其次,电信思维是稳定压倒一切。

我虽出身非邮电,但自打进入公司,就一直被“电信级的服务质量”洗脑。7×24小时不间断服务,六个九的稳定性要求,都是电信级服务标准的具体体现,“永不消逝的电波”更是通信从业人士的毕生追求。

为实现“稳定第一”的目标,就要做到系统的标准规范,行为的整齐划一;而最冲击“稳定第一”这一目标的,就是变化。所以通信行业显得封闭、保守,最好是一成不变;即使必须变,也要想好了再变,系统地变。

最后,电信思维是层级化组织之下的分工协作。

中国的运营商等级森严,有人说是因为有军队的基因;也有人说是官本位文化使然。事实上,国外通信行业也这样,所以就要从通信网络的特性看这个问题。

通信技术专业性强,体系庞大领域多,参与其中的多是超大规模企业,管理运作规范而僵化,大企业病在通信领域非常普遍。各个单位和组织都是基于树状结构建立的,跨部门时通常需要上级单位介入,才能很好地沟通协作,因此也呈现出更多的权力和资源的集中化。

说到底,电信思维的核心是“规范”这两个字,不仅体现在技术方面,什么事情都必须先立好规矩,大家再按照规矩执行。因此无论是进行业务讨论,还是开展具体工作,多是先说,要把事情想明白说清楚了,再说别的。

这种思维模式的优点是执行力超强,最近的成功案例就是中国移动在2014年创造的4G奇迹;而缺点也很明显:神经大条动作迟缓的运营商如何应对市场的快速变化?

我眼中的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是啥?亦如盲人摸象,各有各的立场、视角和观点。作为运营商的员工,我说说自己的理解:

首先,互联网思维是以客户为中心。

客户到底想什么?电信思维的人也很关心,但想完之后他们就去搞研发了。与之不同的是:互联网人士主动地把自己的思想说出来,在与客户的交互中相互影响。这一方面使自己的想法逐渐成形、成熟,更重要的是让客户的想法与自己逐渐趋同。

同样从事信息产业,相对于高冷的电信领域,草根化的互联网企业更接地气,因此更能与客户产生共鸣。一方面互联网企业小快灵的特点,可以使其更积极、灵活地应对客户的需求;另一方面,客户对互联网业务的故障和错误比较宽容,因为人家是免费的嘛!

其次,互联网思维是要敢想敢说。

电信领域的创新主要来源于科技进步,多是高科技团队在实验室里的研发,推动产业跨越式发展;而互联网领域的创新主要基于天才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靠领袖人物的带领和粉丝的拥趸,引领了一波又一波的浪潮。要想成功,必须要有与众不同的梦想。

互联网思维既要有敢于天马行空的想象,还要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胆略。在追求差异化的过程中,只有与众不同才会被重视,才可能获得资源,才可能实现梦想。无论成功还是不成功的互联网思维,都聚焦于如何提升关注度,哪怕是负面也在所不惜。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不试就永远没有机会,错了又何妨,反正这个世界对成功者是包容的,黑了不怕,等有钱的时候再把自己洗白了呗。

最后,互联网思维看重人的价值。

不要以为互联网的成功只是靠敢想、敢忽悠,要将理想变成现实,互联网思维的实干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尤其是对于人才的态度。

电信思维模式下,组织的稳定性被放在首位,整个企业像机器一样,有条不紊地运转。这种组织的管理关键是架构的设计,个体是组织的一部分,无论是能力超强的孙悟空,还是老实本分的沙和尚,首先都必须像螺丝钉一样固守本职,然后基于企业的大平台,作出自己的贡献。

互联网思维更看重人的作用和价值。互联网企业为了获取优秀人才,鼓励其创新,往往会采取更具吸引力的奖励机制,给予更多的自由、更大的空间。尤其是在中国,国企性质的运营商对民企性质的互联网企业羡慕不已。

运营商要搞互联网,要学习互联网思维,但是自己的电信思维根深蒂固,怎么办?也许,与其云里雾里邯郸学步般去学习互联网思维,倒不如用IT思维来改造自己的电信思维。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