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电信运营商10月1日推出“流量不清零”政策,有部分网友在社交媒体中吐槽本月流量消耗速度太快,怀疑运营商“偷流量”。
10月26日,中国电信对早报记者回应称,还在了解情况。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暂时还没有回应。
一位名为“CV小天叔”的网友向央广网反映,他的手机有时候1秒用掉二三百兆流量。当他向广州电信投诉时,客服人员告诉他可以返还部分钱,但责任应归咎于他的手机本身。“CV小天叔”还说他身边使用电信的朋友,5位中有4位反映流量使用过快。于是,他怀疑是电信运营商偷了流量。
中国电信对早报记者称,“"CV小天叔"这个用户我们还在联系中。”
微博名为“二愣子叔叔”的中国联通用户、微博名为“稳稳_”和“客家_无限永生”的中国移动用户,也都反映了流量消耗过快的问题。
早报记者也接到不少用户反映,10月份流量消耗比之前要多,且购买流量充值后自己第三方检测流量的软件与运营商提供的数据不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三大运营商在开始执行当月流量不清零政策前,曾对用户打过“预防针”,称由于调整工作量大,涉及环节较多,因此在此项服务开通初期,也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尽完善之处。
一运营商内部人士对早报记者表示,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可能确实是运营商系统改造后不稳定;也有可能是用户使用了4G服务之后,网速提高,流量明显跑得比过去多;也或者是第三方统计软件不准确等等。
对于很多用户使用360软件来计费,上述运营商人士称:“运营商的收费标准是根据网络系统提供的数据来计费的。手机上软件的统计值并不是真正使用的值。”
该人士还称,即便运营商的网上营业厅提供给用户的结果也会有滞后性,和系统上的值不完全一致,通常会比实际发生的流量情况统计慢一点。
电信分析师付亮称,流量不清零新政虽然说10月开始实施,但对10月没任何影响,只是到了10月底,如果还有剩余流量,11月还能继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