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办方致辞环节中,GSMA大中华区总裁斯寒分享了这样一组数据,她表示,目前全球66个国家和地区的136个运营商已经开展5G测试,包括155个外网测试、71个实验室测试和41个内网测试。从中不难看出,5G的发展已经从最初的概念先行,标准先行迈向了实验测试、应用落地的阶段,5G正在悄然而至。
与此同时,斯寒也谈到了GSMA眼中5G关键词,即开放、智能、创新。斯寒指出,5G的发展始于开放。自诞生开始,5G便被赋予了超乎于通信行业的多层内涵。伴随着技术层层发展,5G已经被认为是社会通用的技术。当下,移动通信产业需要更开放的平台和界面,与各垂直行业深化了解,强化合作,进而实现数字化升级转型,实现互联互通。
5G的发展重在智能,GSMA提出了智能连接的概念,5G将和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做深度融合,进一步降低社会信息化门槛和成本都,从而提升社会生产力水平。
5G的发展赢在创新,这里的创新是解决5G发展怎么赢的问题。“GSMA认为新的服务、生态和产品将会不断的产生,也将助力于5G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构建可持续、有包容性的创新的战略,才能成为5G赢的关键。” 此外,据GSMA预测,到2025年,全球将有14亿的5G连接(不包括物联网),5G连接总数将占到全球连接总数的15%,覆盖到全球50%的国家和地区。届时中国将成为最大5G市场,占到全球连接总数的三分之一。5G这份大蛋糕人人都想分一杯羹。但是现阶段,各界关于5G还存在着许多质疑和不解?比如5G发展真的会很快么,5G成功的商业模式是怎么样的,5G改变社会究竟是怎么样的?
对于这些疑问,GSMA高级顾问王建宙表示,在今年早些时候,部分欧洲运营商认为5G被炒作的很热,但是并未给产业和各界带来实质性改变。而在国内市场,5G一直是今年电信行业的热点。不过,在今年6月,3GPP公布了5G NR独立组网(SA,Standalone)标准冻结后,欧洲国家对于5G的观点迅速发生了转变。瑞典、挪威、丹麦、芬兰和冰岛五国首相更是联合发布5G合作宣言,要推动北欧五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5G互联地区。
同时,王建宙认为,云服务可能是运营商转型升级的最好途径,因为目前运营商在网络传输和IDC方面具有肉眼可见的明显优势。但运营商是否能够运用好这一优势,这里还需要画一个问号。毕竟现在从国内来看,三家运营商的云服务业务并没有想象中理想。最后,王建宙提到了运营商在5G时期的三个发展方向,即:由B2B2C回到B2C:直接掌握最终用户,最直接方式是进入内容领域,比如AT&T收购时代华纳;制造业:比如软银收购ARM,进入芯片设计领域;云服务:特别是公有云,比如德国电信早就开始提供公有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