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智能管道转型成为运营商发展走向

责任编辑:张芮菡

2013-04-08 16:59:48

摘自:经济参考报

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已经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均建立了包括移动阅读、移动游戏、移动音乐、移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新业务基地。

业内人士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运营商面临业务发展的困境,“全行业通吃”局面有待打破。不过,运营商同样可以凭借其遍布全国的传输骨干网优势进行业务创新。“智能管道”便是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的一种新出路,有望成为其业务新的增长点。

“智能管道”最早是由爱立信提出的概念,是指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首先是信息传输的“管道”,其次是要根据用户的需求以及不同类型的应用,来传输数据,并为用户提供服务。

目前,国外主流电信运营商均开始从传统的以语音和短信为主的经营方式,向智能管道转型。特别是美国、欧洲和日本的部分运营商,已经推出了多种全新业务,并实现了盈利。例如,美国的A T & T和英国的沃达丰等运营商就开始和金融机构合作,推出了移动支付业务、日本的K D D I和英国的O 2等运营商则允许用户通过运营商网络下载包括歌曲和音乐在内的多媒体内容。

中国移动珠海分公司总经理徐刚告诉记者,运营商拥有遍布全国的传输骨干网、运营各类业务的能力和丰富经验、海量的客户资源,以及成熟的计费收费系统,这为运营商在移 动 互 联 网 时 代 转 型 奠 定 了 良 好 的 基础。事实上,从2010年开始,国内三大运营商均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目标———“转型成为智能管道”。

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已经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均建立了包括移动阅读、移动游戏、移动音乐、移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新业务基地。业内人士预测,上述业务一旦全面推广,有望成为运营商新的增长点。

业内普遍认为,如果可以通过渠道优势,为更多移动互联网厂商提供服务,运营商不但不会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乞儿,反而会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

多数互联网业内人士表示,如果运营商仍抱着“全行业通吃”的态度,将很难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规律和节奏。

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三大运营商管理人员也表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运营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一位中国电信增值业务的项目主管告诉记者,从目前的移动互联网业态来看,厂商抢占移动互联网入口,进而变现的途径主要是手机操作系统、手机浏览器、手机IM、手机邮箱、手机输入法、手机搜索、手机SN S、手机A PP等几大类,但运营商却在这几个方面涉足甚少,所以造成了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被动。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