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呼叫中心构筑立体防护体系

责任编辑:editor003

2012-12-19 17:51:51

摘自:南方日报

身装定位系统的“美国大兵”,在战区指挥部的指令下,能按图索骥,立即投入各区域的战役,成为信息化战争的样本。

身装定位系统的“美国大兵”,在战区指挥部的指令下,能按图索骥,立即投入各区域的战役,成为信息化战争的样本。而类似的系统目前也被应用到茂名市茂南区警务人员的身上,警务人员抵达案发现场平均只用3—5分钟。不仅是“快速反应”,通过鼓励见义勇为,搭建全民微博、QQ、手机短信举报违法犯罪平台,在各家各户、企业、社区建立智能安防及视频管理系统……茂南区正在激活社会各阶层的正能量,打造“全城响应、快速反应”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而“茂南模式”正是对这一要求的作答。今年前11月,茂南区刑事警情比3年前下降50%,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昨日,在由中共茂名市委、市政府、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中国(广东茂南)社会管理创新研讨会上”,“茂南模式”被评为广东省2012年社会管理十大创新之一。

激发正能量:9天内有8人见义勇为

“‘人之初,性本善’,对违法行为的‘无视’,绝非人之本性,常常是因为顾虑太多,不是怕惹麻烦,就是势单力孤不敢出手。”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好人网”创始人谈方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但这种顾虑在茂南比较少见。3年来,群众见义勇为直接扭送公安机关的犯罪嫌疑人多达103名,先后出现了父子俩、姐弟仨甚至300村民合力抓贼等事迹。

茂南区还在2011年11月的9天中出现3次见义勇为事迹:21日凌晨,酒店3名值班员深夜伏击,智擒偷盗摩托车贼;28日凌晨,三姐弟开车围追“飞抢”分子;29日,两父子遇偷车贼,挺身而出,与男子展开搏斗,将其制服……

是什么让他们挺身而出?“见义勇为在茂南很正常,百姓会赞好、社会会鼓励。”昨日,曾被茂南区表彰过的见义勇为者阿武告诉笔者。阿武所说的“赞好”和“鼓励”不仅指的是大家的掌声,还有社会对见义勇为者隆重的表彰。

2009年11月10日,茂南公安分局倡导市、区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热心社会治安的企业界人士自行组织成立了茂南区治安促进会,通过募集社会资金,公开向社会奖励举报、抓捕犯罪分子的有功市民。治安促进会的成立,极大增强了群众参与维护社会治安的积极性,使群众从社会治安的“旁观者”逐渐转变为社会治安的“参与人”。

据统计,茂南区治安促进会成立以来,已先后34次举行见义勇为表彰仪式,几乎是每月1次,对119名见义勇为市民进行了表彰。

茂南区委书记丁锦文说:“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护每个市民的安全是整个社会的共识,在这一共识的前提下,党委、政府要充分激发社会的正能量,鼓励市民以各种方式融入到社会建设中。”他还告诉笔者,茂南区将建立荣誉市民制度,加强对见义勇为人员及家庭的奖励和保障工作,在给予经济激励的同时,让见义勇为者在食宿、交通和医疗等方面享受优惠,以此激发群众维护社会治安的积极性。

全城快速反应:10分钟调6队伍拉网擒贼

今年12月13日晚,茂名市区街头上演了一场全城快速反应围追堵截作案歹徒的战斗,1名歹徒抢劫女士手提包并致该女士跌倒受伤,随后畏罪潜逃。女士的喊叫声,首先惊动了附近酒店“安保点”保安,他们立即通过对讲机进行呼叫,又惊动了茂南分局巡防和便衣两个大队的指挥中心。随即,指挥中心根据两大队执勤人员的GPS定位,迅速调集周边警力,6路人马分别赶来,拉网式围捕作案歹徒,结果前后不到10分钟,作案歹徒便被团团围住,人赃并获。

“全城响应、快速反应”,茂南区的这套反应系统,让犯罪分子不寒而栗。2009年9月,该区分局组建了300多人组成的便衣警察大队和巡逻防控大队,为两支队伍配备对讲机及GPS定位系统,加强对治安重点部位的巡逻伏击和对路面无牌无证车辆、可疑人员的盘查力度。同时,设立7个城市出入口关卡,建起两个安保专用对讲机发射台,将辖区内的120多个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保安力量串联起来,整合为106个安保点,为各个安保点统一标识,分发对讲机,通过统一对讲频道使相邻的安保点成为互助组,与巡防、便衣两大队联勤联动。出现警情时,区公安分局指挥中心根据GPS定位系统直接调度街面警力与社会保安力量进行搜索及围追堵截。

“此举打破了‘路面—110—派出所—路面’的传统调警模式,从而实现了‘110—路面’的扁平化指挥调警,将出警速度提高到极致。”茂南区副区长、区公安分局局长李晓强告诉笔者。

此外,当市民受到侵害或目击侵害过程时,均可第一时间到距离现场最近的安保点报警、“调警”。市民可直接“调警”的这一做法在全省堪称首例。巡逻防控大队大队长黄斌告诉笔者,因为有了GPS,“指挥官”可以通过网络定位,来调度两队人员,他们平均抵达每个案发现场的时间只有3—5分钟,最快的1分钟便可抵达,抵达时间比以往大大缩短了。

“全城响应、快速反应”系统启动以来,共破获或协助破获盗抢等刑事案件217宗,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324人,追回被盗抢摩托车72辆,使市区刑事警情最高下降达五成。借助这个平台,分局实现了500名警察调动5000名安保力量的效果,使维护社会治安的力度成10倍放大,实现警力“零增长改善”。

李晓军告诉笔者,警方总是落后于犯罪现场的,“如何拉近第一现场与警方的距离,是一个全世界警察都在研究的课题,而茂南的‘全城响应、快速反应’等实践就是为了回答这一课题,让警务人员尽快地抵达第一现场。”

建管控“天网”:小偷入户自动报警

近日的一个凌晨,家住茂南区某小区的黎先生突然被警报声警醒,他随即意识到,有贼入户。虽然窗户已开,小偷被警报声吓得跳下楼,“不过,他也逃不了,街面上的摄像头肯定已经把他拍下来了。”黎先生说。

报警器响是因为黎先生家装了“红外线报警系统”,系统打开后,只要有人穿过门口、窗口上设定的“红外线”,系统会同时向公安局和业主报警,类似香港的“平安钟”以及室内敏感气体监测功能的技防系统,此一工程被称为“平安家居”工程。

与此同时,2011年12月,茂南区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平安家居平安茂南”智能安防及视频管理系统。劝导安装“平安家居”的居民、商企、行政事业单位加装若干个面向社会的视频,以帮助业主掌握周边情况。进而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编织整个社会的视频管控网络。

今年2月,该区选择镇盛、新坡两个中等镇作为试点,在乡镇成功通过技防实现智能监控和自动报警联网,并通过会议系统实现视频信访,在全省范围内尚属于首创。据统计,“平安镇盛”试点建成后,镇盛镇8、9月份的刑事警情与去年同比均下降了89%。

“如果说,快速反应部队是为了让警务人员尽快地接近第一现场,那么,视频监控便是为了警务人员不在现场时,记录证据,以方便破案,总之一个目的,就是让警务人员无限地接近第一现场。”李晓强说。

借助网络力量:公安接受微博举报破125案

作为全国第一个用实名开通微博的公安局长,李晓强又被网友称为“微博局长”。自2011年7月8日开通了个人实名认证的工作微博至今,李晓强已有粉丝3.9万。借助网络虚拟社会的力量,打破警民交流壁垒,开创了全新的警察公共关系工作思路,也提升了公安机关创新社会管理的水平。

对博友反映的治安问题,李晓强专门建立《局长微博批办事项》进行督办,设定办理回复期限,层层批示落实到相关执行单位。《局长微博批办事项》督办工作41件,破案43宗,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77人,为群众解答疑惑、化解矛盾40多次。

一次,网民“M**”通过微博向李晓强求助,反映自己外甥吸食毒品,并告知贩卖毒品的地址。数小时后,李晓强亲自带人上门了解,掌握线索后抓获贩卖毒品者两人,缴获毒品80片。

除了个人微博,该区分局还开设了“网上警务室”,强化与各大网站的沟通协调,让网络媒体通过其影响力引导庞大的受众,更好地为治安工作服务。开通了“平安茂南”新浪官方微博,进一步听取民众的意见,与网民进行交流。通过鼓励网友通过网络举报,公安机关更加“耳聪目明”。据统计,至目前为止,“平安茂南”官方微博共收到违法犯罪线索162条,协助破获案件125宗,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78名,为群众解答疑惑、化解矛盾30多次。

丁锦文告诉笔者,为了继续推进网络问政,该区将设立全区网络问政中心,建立信息分级处理机制,建立制度对群众反映的个别问题由工作人员解决,复杂问题由部门分管领导牵头解决,重大群体性问题由主要领导亲自协调解决。“我们还要建立网络问政反馈机制,对网民反映的咨询和诉求,力求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给予解决,对敷衍塞责、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现象要实行追究制。”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