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言
随着全球化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采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于企业、市民沟通的平台,加强与企业、市民之间的联系,实现政府信息化,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全方位的信息渠道沟通和服务,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核心内容之一。
政府热线的建立,方便了群众办事、遏制了腐败行为、推动了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和谐,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的生动实践。政府热线12345能不间断为市民提供服务,是服务民生的低成本沟通渠道,能使得办事流程更透明,取信于民,同时也能提供政府办事效率,树立政府的权威形象,能构建群众和政府之间的和谐氛围,实现政府和百姓之间的双赢。
二 政府热线面临的挑战
主要体现在:
1、接入号码多
各个部门都有独立的公开电话号码和人工座席,市民不容易记,也做不到“一线式”和“一站式”服务;部分号码见下表:
12355 |
青少年维权热线 |
12358 |
价格投诉电话 |
148 |
法律服务专用电话 |
12365 |
质量监督电话 |
12345 |
政府热线电话 |
12366 |
纳税服务电话 |
12395 |
水上搜救电话 |
12369 |
环保举报电话 |
12315 |
消费者投诉电话 |
三 政府热线面临其它问题
1、各部门重复建设,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
许多政府部门和机构为了提高服务质量,纷纷建设各自的热线系统,虽然部分提高了市民的服务,但是,造成了大量的重复投资和各种资源的浪费
2、各个热线的运行成本居高不下
各个热线系统的运行、维护、升级等成本居高不下,热线座席及运维工程师的薪资成本也是负担,加重了政府的负担
3、 过高的投资,使得有些部门无法承担建设费用
热线建设的过高的投资,使得一些部门无法承担建设费用,造成了一定的市民服务的缺失
四 政府热线是一个民生工程,也是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
我们看到,虽然建设政府热线面临众多的问题,但是,随着政府部门对民生工程的关注,政府部门对市民服务意识的提升,政府工作效率、服务满意度的提升,市民热线工程是必须要建设,并且要建设好的项目。
五 云计算,为政府热线项目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随着云计算的推广,基于云计算的呼叫中心建设越来越收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青睐,这种“按需服务”,“即开即用”的方式,极大的方便了用户的建设。并且省略了大量的建设和运维成本,节省了政府部门的开支。
同时,云计算的这种最“集约化“的IT建设方式,也最大限度的让市民热线做到了”集约化“,主要体现在以下:
1、建设投资的集约化
政府部门不用再自行投资建设,全部建设由运营商承担,节省了政府部门的投资
2、座席及服务人员的工作集约化
政府可设立的一线座席,经过业务培训和办理流程的共享,主要的问题和业务可由一线座席来负责办理,疑难业务则转入相关政府部门,进行二次处理。这样,极大的提升了整个热线的办事效率,也使一线座席服务人员极大的被共享
3、管理的集约化
管理人员可随时随地管理热线,及时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也使政府主管部门第一时间了解市民的情况,做出最佳的服务决策
4、 运营维护的集约化
政府部门减少了大量的运营及维护成本,极大地节省了纳税人的负担和国家财政的支出。
六 云计算呼叫中心部署架构
七 政府热线逻辑结构
原则上,建设一个集中的一线座席,座席人员由专业呼叫中心人员构成,经过业务和技能的培训后,负责处理和解答市民的基本问题,并逐渐完善系统的知识库和业务规范。
二线人员为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办事人员构成,做为呼叫中心的“远端”和特别座席,主要负责处理负责和重要的问题。这些二线人员,受到业务和工作的限制,建议配备移动终端,即可以满足电话的接入,也可以实现移动办公,以方便业务的处理。有条件或者工作量大的二线,也可以设置一定的集中的专业座席员,给予市民提供更加贴近的服务,然后这些二线集中座席员再与其相关的公务员进行协同办公。这样,基本上做到了市民的“一线式”服务。对于疑难和需要回复的问题,则在时限内,给予市民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