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是流动的,人与设备的关系会倒置。流动的IT,是机会也是威胁,考验着你跟上时代的速度。上次我们说到盒装数据中心(Data Center in a Box)的趋势,硬设备厂商现在推出的新一代整合型设备,已经可以在单一机柜,甚至是一个刀锋机箱,就实现一座数据中心的功能,正好能赶上云端运算的潮流。
本期我们探讨的主题──微软新版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12 R2,则是从软件层面的改变,呼应未来的云端IT架构。
微软称Windows Server 2012 R2是迈向云端操作系统(Cloud OS)的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操作系统的设计思维是以管理单机的运算资源为主,而未来的操作系统,则放大到整个数据中心,将运算、储存、网络、应用程序等软硬件运算资源,统一管理。 通常在管理的范畴变大,调度资源的层级提高之后,在操作上就会掀起很大的变革。过去操作系统只管一个披萨盒大小的服务器,所以系统与硬设备之间有唯一的固定关系,公司要上新系统,MIS人员就得搬机器、装机拉线。只要看到MIS忙进忙出,不难猜出公司要上新系统了。
然而,若未来的云端操作系统能把整个数据中心当成一个大盒子来管理,运算资源统合为一个大运算池,运算资源以虚拟机器的型式,在不同的设备之间流动,IT架构将不再是固定不变,而是随时都在流动。 过去因为操作系统仅及于单机,运算资源是固定不动的,得依赖人员的移动,去部署运算资源、调整设备架构等等工作;然而云端操作系统的到来,将会把这个长久以来不变的关系给倒过来。
这么颠倒之后,对于IT人员的价值会带来什么冲击呢?这让我想到Amazon的自动仓储。 Amazon多年来不断改善仓储的效率,运用大量的自动输送带、捡货装置等等科技设备,力求商品出货流程达到最高的效率。然而,Amazon已经是业界的仓储自动化标竿了,却仍在去年(2012)砸大钱,以7.75亿美元买下仓储机器人公司Kiva,令人十分好奇。
Kiva仓储机器人就象是大型的扫地机器人,作用其实满单纯的,它可以自己移动,钻进特制的货架下,再把货架顶起来,带着货架移动。在Amazon偌大的仓库里,排列着许许多多的小型货架,以及Kiva机器人。它们依照仓储系统的指示,把指定的货架移动到捡货人员面前,待捡货人员取下货物后,再自动回到系统指定的待命位置。
透过仓储系统的引导,这些Kiva机器人会采取最有效率的路径,遇到十字路口的状况,也会自动分辨优先次序,就象是一大群合作无间的蜜蜂一样,各自往返于花丛与蜂窝之间。 这样的自动化仓储系统,因为不须要人工捡货,自然可以大幅减少仓储的人力,以及提高自动化的效率。其中,人与货架之间的关系颠倒,是一个重要的关键。
过去因为货架是固定不动的,捡货人员必须走到货架前取货,即便日后充分利用自动输送带,可让捡货更有效率,但终究还是得把商品由货架移动到输送带;然而一旦倒过来,让货架可移动,而捡货人员变成在固定位置不动,整个仓储操作的原则一百八十度大转,就足以掀起仓储的大革命了。这也难怪Amazon要大手笔买下Kiva公司。
相同的道理,过去IT人员必须牵就固定不动的运算资源,无法摆脱这些IT架构的束缚,时常碰到效率的天花板。但是,未来的云端将会打破这个宿命,IT是流动的,人与设备的关系会倒置,IT人员以手代脚,在弹指之间完成管理工作,亦非空想。 不过,云端会改变IT的面貌,也将挑战现今IT的价值。流动的IT,是机会也是威胁,考验着你跟上时代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