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之间的竞争相当激烈,每家提供商都在试图从各个方面实现差异化。对于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而言,产品和技术层面上的创新固然重要,但是地理位置的选择和布局同样很重要。
为什么说地理位置的选择和布局很重要呢?因为在不同的位置建设数据中心,将会对以下三个重要因子产生影响:
冗余:与服务器宕机的几率相比,整个数据中心瘫痪的概率显然要低很多,但这并不意味着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遇到大面积停电,或者软件存在致命的漏洞,又或者遭遇恶劣天气都有可能会导致数据中心的停运。因此,保证多个独立设施的存在非常重要,这样才能在某个设施出现问题的时候,让另一个设施替换故障设施。当然,这里所说的冗余并不仅仅指数据中心,同时还包括地理位置,这样才能有效应对当地的突发情况——恶劣天气或者停电等问题。数据中心既要靠近,以降低延迟,又要分开,以避免彻底瘫痪。
数据保护:不同地区对不同类型的数据也有不同的要求,比如,法案要求数据必须保存在欧洲境内。
延迟:响应时间对于用户体验而言,非常重要,尤其是一些对及时响应要求比较高的应用。因此,开发商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选择离用户比较近的数据中心,这样才能保证不同区域的用户获得相同的体验。在不同的地区建设数据中心是非常烧钱的,大公司在这方面拥有天然的优势。

Azure在这方面做得最好,共在12各地区设有数据中心,其次是Softlayer(9个地区),然后是亚马逊(8个地区)和Rackspace(6个地区),最后是Google(3个地区)。
令人比较惊讶的是,亚马逊到现在为止在欧洲只在一个地区建了数据中心,当然鉴于亚马逊将在德国建立数据中心,这一状况很快将得到改善。为了保证冗余,至少应保证某地区有两个数据中心,不然延迟也会变成另一个问题。举个例子,如果你所使用的两个数据中心远隔重洋的话,当你想更换不同数据中心的生产线上的数据库时,就需要在不同数据中心之间传输数据,这时延迟就会相当严重。
Softlayer也在推动数据中心的建设,该公司此前宣布,2014年将投资12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最近,该公司启用了香港和伦敦的数据中心,并计划在北美(2个)、欧洲(2个)、巴西、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印度、中国、日本和澳大利亚(2个)建设数据中心。 这几家公司中表现最令人失望就是Google。当然,Google进入云计算领域的时间还不算长,而且其用户需求也主要集中在搜索和Gmail等产品。
显然,地理位置的选择和布局将成为云计算竞争的下一个前沿阵地,目前微软处于领先地位,不过Softlayer势头也很猛,可能很快就会超越微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