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禅城区华富北路的东成立亿产业园,将在10月正式开园运作。这个由针织龙头企业东成立亿建设的针织园区内,a2座与其他标准厂房不同:针织行业的电子商务平台即将落地此处,这里还将成为设计师等创客的研发设计中心。去年6月,东成立亿产业园被授予“中国针织电子商务试点基地”的称号,这里将成为传统针织业向时尚针织转型的起点。
“张槎要把‘互联网+制造业’发挥到极致,将互联网元素融入研发设计、生产装备、市场销售等各个环节。”张槎街道办副主任何永庆说。这个工业产值超千亿元的重镇,正摸索一条以互联网重塑制造业的道路。
互联网让传统针织时尚起来
t台走秀靓丽的服饰、电商平台上各类“爆款”服装,人们似乎看不到其中张槎的身影。在业内,张槎一直作为幕后推手存在:这里是中国针织名镇,全国最大的丝光棉t恤生产地,面料、纱线交易额占全国的25%。但人们印象中,张槎针织是一个“灰姑娘”:连片的厂房、没有中心的交易市场。
这几年,这位“灰姑娘”已在悄悄发生着变化。2011年,张槎针织的龙头企业金红棉重金砸向电商市场,阿科登品牌男装去年的电商销售额达到5000万元。不少针织企业不满足于提供原料或是oem代工,纷纷推出自有品牌。东成立亿则在张槎打造了两个针织园区和童梦天下产业创新基地,项目兼具研发设计、文化创意、儿童产业等新亮点。
“目前针织行业进入了装备智能化、管理信息化、设计数据化、网络电商化时代。”何永庆介绍,今年进驻张槎的针织装备企业意大利圣马可公司,技术全球顶尖,其装备生产的上衣看不到两肋的连接线。
近日,张槎获评中国针织服装品牌示范区,并计划在塱沙路打造一条长达6公里的“针纺黄金大道”。除了生产企业,这里将汇入电子商务、高端展示企业,以此汇聚针织上下游的所有产业,改变张槎针织业“村村点火”的分散形态。
装备变革推动生产变革
今年6月,荷兰思赛宜(csi)落户张槎欧洲工业园,其生产研发的“i-pal”型智能码垛设备相当于6个工人同时作业。同时,宝洁机器人应用展示中心项目揭牌。此外,同向集团也将进军佛山制造业市场,为企业提供高端装备系统集成。
何永庆表示,张槎作为珠江西岸高端设备生产区域之一,将把“互联网+”和高端装备融合起来,走柔性自动化生产之路。“一家单层的厂房,在进行柔性自动化设计后,将绝大部分生产从人工转向机械化操作,减少大半人力,从而大大提升生产效率,稳定生产质量,提高生产产值,就相当于2层厂房所带来的效益。”这一技术,不但适用于禅城的陶瓷、针织等产业,同样适用于五金、家电等佛山制造业。张槎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看重的正是这一市场。
被互联网改变的不只是针织、装备制造行业。在新媒体园,左凡家居、孔雀鱼马赛克等一批企业正尝试把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与家居行业进行融合;专注无线局域视频联播网的价值传媒将于近日上市;医学第三方检测平台迪安检测将联手阿里打造大健康产业。
“我们正利用互联网的技术、方式和思路,推动张槎重点发展的五大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时尚针织、电子信息、现代服务、生物医药)转型升级。”何永庆说。
以城市聚集更多“互联网+”元素
目前张槎街道已拥有“一中心、四平台”,电商企业超过1000家,此外,创意产业园、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新媒体产业园等电子商务园区相继拔地而起,为张槎开展“互联网+”行动计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互联网+”云平台高度集中,产业园区等“互联网+”平台载体夯实,这在全市乃至全省的镇街中都是极其少见的。”何永庆表示,张槎的这些优势与其城市定位密切相关,世纪互联、鹏博士、广东广电网络、泛珠三角浪潮云计算中心四大云计算平台落户张槎,面向的客户却是华南乃至全国地区。
张槎的发展,不忘城市升级,同时也通过整理挖掘传统文化,打造出更具人文情怀的城市环境,以更宜居宜业的环境承载更多的“互联网+”产业人才与企业。
新闻链接
广东化工电子交易中心
●四大云计算平台:
世纪互联、鹏博士、广东广电网络、
泛珠三角浪潮云计算中心
●目标:
利用“互联网+”加快推动张槎“高端装备制造业、时尚针织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生物医药产业”五大产业转型升级,将张槎打造成佛山市“中国互联网+”应用创新的示范试点单位,成为广东省的“互联网+”核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