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2:中国云计算快速发展,从慢到快。过去,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较慢的原因包括:(1)企业客户在云化时担心数据的安全性和可控性;(2)云计算产品的稳定性以及对应用的支撑能力较弱;(3)云计算产业链不够完善,传统行业客户不具备向云迁移的能力。现在,中国云计算产业正加速发展,我们认为主要驱动因素包括:(1)企业互联网化成为企业云化的助推器。对于中国企业用户,公有云跨云迁移,以及如何保证企业级服务高可靠、高可用,如何确保云计算技术支撑未来新技术(IoT/AI)的业务升级能力,决定了企业级用户对公有云的接受速度。(2)云服务厂商支撑性能的完善。(3)企业上云的目的,已不是为了云化而云化,而是看到云化之后的数据驱动。
认知1:云计算的市场规模。我们认为,云计算市场规模不只是相关软硬件云化之后云服务本身的市场规模,其更大的市场来自于云化之后,企业对大数据服务的需求。即企业云化之后,将逐步从IT驱动转型DT驱动。而完成这一转变的前提和基础是,云计算在企业级市场的快速渗透。我们一个比较粗糙的判断为:从软件产品到云计算产品到大数据产品,每个对应的市场规模大概相差一个数量级,即云计算市场规模比软件产品市场规模多一个数量级,云化之后的大数据服务市场规模比云服务本身的规模大一个数量级。
认知2:软件公司云化逻辑。我们认为,软件公司云化逻辑和路径为:从工具型软件公司,到云计算平台型公司,再到云计算生态型公司。三者提供的产品服务不同,面对的市场空间也不同,相互之间的市场规模或将存在一个数量级的差距。而从工具型软件公司向云计算平台型公司转型的过程中,存在着从单一应用软件产品到多个应用软件产品(有的公司是先前经历了从平台型软件产品到应用型软件产品),然后基于已有高市占率和高用户获取量,向SaaS转型,通过拓展多SaaS云产品来搭建PaaS平台。
基于以上逻辑,我们推荐正在逐步向云计算转型的工具型软件公司,包括:用友网络、石基信息、广联达、恒生电子、泛微网络、长亮科技。
风险提示。云计算产业发展进程低于预期的风险;企业对云采购意愿低于预期的风险;软件企业云服务转型进程低于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