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忽悠晕了,再算计”么?

责任编辑:SolarisLee

2010-08-06 18:33:26

来源:企业网D1Net

原创

云计算是个很有争议性的名字,很多不了解的人干脆用“忽悠晕了,再算计”来调侃那些不遗余力云计算的推广者

云计算是个很有争议性的名字,很多不了解的人干脆用“忽悠晕了,再算计”来调侃那些不遗余力云计算的推广者。4月9日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在某报告会上发言时指出:“对于外国新的理念和新的战略,要有所启迪,也要有所警惕”。

随后,5月IBM的智慧地球再次成为焦点,人们开始担心IBM在“智慧地球”的关键技术上的“无可匹敌”,从而造成国内相关市场全面受制于IBM的局面。一个值得注意的看点是,时下流行的云计算恰恰就是智慧地球的核心技术之一。

微软两个私有云案例

“云计算”是否等于“云忽悠”,对于普通用户而言,云计算到底有什么现实和实际的意义?到底有哪些经典的案例值得我们去借鉴。5月的一天,我把这些问题抛给了微软大中华区开发工具及平台事业部总经理谢恩伟。谢恩伟举了微软中中国部署云计算的两个例子:

一个是微软和上海建立的一个研发中心,其中需要进行大量测试工作,微软为其部署了私有云,用百余台服务器模拟了2000台虚拟机,好处也不言而喻:一是节省了硬件开销,自由度也很高,想怎么测试就怎么测试;第二是节约了能源,2000台虚拟机和几百台服务器的耗电量绝不是一个量级。

谢恩伟介绍,一个使用了云计算部署的大型数据中心,在节约用电方面就有明显优势,其能耗只有传统数据中心的1/4。

另一个是私有云的案例是在杭州。杭州政府打算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对于这些小型的外包企业,他们需要购买一系列昂贵的软件开展业务。他们遇到的问题是,在企业发展初期,使用专业开发软件往往出现资源过剩,费用也极其高昂;不用这些软件,开发能力不够很难和国际接轨。

微软为杭州的这个外包平台搭建了一个私有云构架,把VisualStudio以托管模式部署,这样所有这个平台上的企业都能使用功能强大的开发软件,而费用却很容易接受。[nextpage]

云计算会冲击硬件产业么?

微软把云概念分解为四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基础设施,用户用云中的应用,不需要买走硬件;第二个是搭建云操作平台,相当于为许多在线应用提供平台;第三个是应用软件在线营运,这有点像苹果商店模式;最后一个方面提供服务流程,譬如员工的工资支付,这就更偏重用户需求。

微软已经在各个层面推出了相应的产品。Office2010网络版就是典型的在线软件,可以在多种浏览器上适用,MSN、必应搜索,企业邮件,本质上也是云服务,微软还推出过自家的软件商店。

微软云计算中心占地60个足球场

除了上文中提到两个私有云的案例,微软在全球部署的云计算中心更为庞大,目前,微软云计算中心耗资5亿美元,占地相当于60个足球场,并且服务器数量以每月1万台的水平不断增加,在该平台上,每月承载了28亿的搜索、600亿个企业邮件处理、2400亿即时通信消息,并为200万个企业最终用户提供服务。

云计算的一个理念是让硬件不再重要,这让很多台湾的终端硬件厂商有点着急,很多企业老总担心,是否部署了云计算,硬件就卖不动了。谢恩伟认为,部署云计算,不但不会影响硬件销售,而且会让硬件的功能更为强大。

很多硬件设备,功能还很单一,但如果连上互联网,不但新增来海量内容,还可以享受到更多应用。互联网电视、手机终端,都通过网络连接上在远端的服务器上的云服务和云引用,新增海量的云服务,而硬件终端也更受欢迎。

而微软的在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领域的优势在于,可以在各云计算的各个层面上都有部署,无论从桌面端的Windows到Windows Phone、IE,还是Windows Server,System Center这些后端的应用软件平台。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