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行业如何看待云计算与视频行业的结合

责任编辑:editor03

2014-01-06 15:08:13

摘自:慧聪网

目前的趋势是,电信运营商正在将云计算纳入到IPTV和流媒体视频业务中,比如中国电信的IPTV3.0规范、中国移动的视频基地等,云计算将扮演重要角色。

在互联网行业,云计算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无论是谷歌、Facebook、亚马逊这类互联网服务公司,还是微软、IBM这类IT科技公司,都纷纷推出了各自的云计算平台。大到各类搜索、社交、存储、安全杀毒、邮箱等,小到相册、笔记、日程管理、通讯录等,丰富多样的云服务其实已经与互联网用户达到密不可分的程度。但即使是上述这些服务其实也是整个云计算服务领域的一小部分,还有更多的云计算服务应用在金融、证券等专业领域,不被用户所直接感知。

而作为拥有最为广泛的电信及互联网基础设施的电信运营商,更是不会在云计算这波产业浪潮中甘落人后。早在2012年,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就依托原有的IDC、CDN业务成立了专门的云计算公司,中国移动则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广泛布局云计算服务。目前的趋势是,电信运营商正在将云计算纳入到IPTV和流媒体视频业务中,比如中国电信的IPTV3.0规范、中国移动的视频基地等,云计算将扮演重要角色。

三网融合已经进行多年,电信运营商已经渗透到本是广电行业优势的视频服务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广电行业如何看待云计算与视频行业的结合,广电本身需不需要云计算,如何利用云计算为我服务,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何为云计算?

关于云计算,互联网上有各种定义,中国云计算专委会对云计算的定义为:云计算通过整合、管理、调配分布在网络各处的计算资源,并以统一的界面同时向大量用户提供服务。借助云计算,网路服务提供者可在瞬息之间,处理数以千万计甚至亿计的信息,实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强大的效能;同时,用户可以按需计量地使用这些服务,从而实现让计算成为一种公用设施来按需而用的梦想。

云计算关键技术有虚拟化技术、海量分布式存储技术、并行编程技术、数据管理技术、分布式资源管理技术、云平台管理技术、信息安全管理技术。

按照服务形式,云计算平台可划分为IaaS(基础架构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三个层次。IaaS模式下,云平台将硬件资源进行池化,使之可以度量并且按需分配,同时具备较高程度的自动化管理功能来解决高可用、负载均衡、分配回收、分时利用、统一监控等问题, IaaS 是云计算之路的第一步,而PaaS和SaaS则是云计算的高级形态。

按照服务对象,云计算分为公有云和私有云。公有云是利用发达的Internet资源,实现计算资源的广域共享和利用,受众面较广;私有云则存在于企事业单位内部,专为本单位量身定做,供本单位各个部门使用。

作为最热门的信息技术,云计算技术已经以不可抵挡之势席卷了各个行业,从企事业单位的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到普通百姓的信息生活,无不受到了云计算技术的影响,广电行业不可能置身其外。

二、广电到底需不需要云计算?

纵观广电行业过去十余年的发展,从模拟到数字,从标清到高清,从单一视频业务到信息综合业务,从信息孤岛到省网互联互通。整体上广电行业的IT化、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部分广电机构甚至已经出现数据中心的雏形。

然而在业务形态的演进过程中,业务需求的不断增长带来了系统模块的不断增长,传统的技术架构体系也逐渐暴露出很大问题。而云计算的架构体系恰好能够逐一解决这些问题和弊端:

1. 业务系统庞大,管理日趋复杂

目前,广电信息系统的建设主要分为底层公共平台的软硬件集成,以及上层业务软件的逻辑实现和流程梳理。底层公共平台不仅包含主机、网络交换和存储等基础设施,还包括数据库子系统、中间件子系统、存储共享子系统等支撑平台,不同的设备、不同的平台都有不同的管理方法,同时上层应用的接口和流程更是纷繁复杂。如果依旧采用原有的独立部署系统,业务之间的互联互通与管理将相当繁琐。采用云技术后,各类支撑平台的管理全部统一到了云平台,采用统一接口进行管理,大大降低了信息系统日常运营的复杂度,使得业务人员能够将更多精力放在广电业务运营上。

2. 硬件资源利用率不平衡

广电信息系统的生态环境中,主机资源的利用并不十分均衡,部署轻量级应用的主机往往闲置大量的计算及I/O资源。此外,广电网络的终端机顶盒硬件水平层次差异性很大,增加了业务部署难度。采用云技术后,多个轻量级应用可以转化为VM(Virtual machine虚拟机),共用同一物理主机,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而且现有机顶盒终端很大一部分处理功能都可以在云端进行,能最大程度屏蔽终端的差异性,便利业务部署,实现终端硬件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3.系统模块固化,业务运营缺乏弹性

不会所有用户在同一时间全部使用业务,也不会所有用户在同一时间使用同一业务,因此绝大部分业务的系统部署并不需要满足100%的用户并发流,在非直播类应用和业务越来越普及的背景下尤其如此,即广电的业态分布呈现越来越明显的长尾特征。在当前的广电信息系统中,每个业务逻辑都运行在固定的主机上,而广电网络的主要业务又是高容量的视频及与之相关联业务,这意味着很大部分主机在业务空档期处于闲置状态。而采用云技术后,业务和主机将实现松散耦合,资源调度变得灵活而富有弹性,通过计划任务和策略配置,可以自动化的实现分时运算,利用闲置资源对繁忙业务系统进行提速,业务系统的运营效率将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4.新业务层出不穷,新系统建设周期过长

在之前的广电网络业务系统之中,业务种类很少,相互间的关联也很有限,每个业务形成一个“信息孤岛”的影响并不大。但是目前广大电视观众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广播电视服务模式,各种新业务新业态不断推出以满足用户需求,这些业务之中关联性越来越强,比如直播业务与点播业务的关联推荐、数据业务与视频业务的互联互通,不同数据业务之间的后台信息共享等。如果还是采用原有的业务系统建设模式,不仅会带来新系统的部署、配置和运维时间非常漫长问题,而且业务间的“信息孤岛”给新业务快速灵活的运营带来障碍,对广电网络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而如果在未来的广电业务系统内构建一个统一的云计算平台,各种业务都运行在这个平台上,从而形成一个个相互关联的“信息岛”,广电的业务系统部署将更加灵活、更加富有弹性,运营也更加轻松。

因此,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广电行业运用云计算绝不是赶时髦的表现, “广电云”也绝不是昙花一现的技术名词,而是值得我们将其作为未来的重要发展战略。

但是在云计算与传统广电行业相结合的工作需要不随波逐流,而是以业务为向导,结合广电“视频服务专家”的特点,做出符合广电特色的云计算服务,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

三、广电云计算系统的构建

构建广电云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从效率和安全两方面考虑,初级阶段的广电云计算系统适宜采用私有云,实现本单位信息系统的云化。从实施手段来看,应面向全网业务,集中建设,分步实施。

广电云计算系统的实践可以先从IaaS平台入手,将信息系统的硬件资源转换为资源池,形成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的量化,进而通过云计算自服务系统进行合理的领用和调配。各个业务部门申领计算资源后,各自部署本部门的业务逻辑。随着技术的发展,在未来形成SaaS的形态,即业务部门不关心硬件资源的量化和分配,而只提出业务逻辑和生产效率的要求,例如:200小时的10倍速归档及回调、100小时的5倍速转码、40个小时的节目录制…云计算中心通过内部的自动量化评估,给予各个业务部门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及效率,SaaS真正在业务层实现了量化和按需分配,使得各个业务部门可以像使用水电资源一样使用各种业务资源。

当然,广电网络的业务多种多样,单纯依靠虚拟化技术无法完整实现广电云计算的目标,虚实结合是建设广电云的重要原则。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