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云计算”要面对什么风险?

责任编辑:hli

作者:品文

2012-02-21 09:39:33

摘自:国际商报

报告指出,大型企业借助云计算实现信息技术与企业的战略、管控、业务运作的高度融合,要有一个信息化建设的方法路线:

赛迪顾问日前发布《中国大型企业云计算应用战略研究(2012年)》报告。报告指出,云计算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企业的云建设需要面对战略、管理、技术三方面的风险。赛迪建议:大型企业借助云计算实现信息技术与企业的战略、管控、业务运作的高度融合,要有一个信息化建设的方法路线,这就是企业云建设的四部曲:云计算规划、IT管控体系建设、云计算标准体系建设以及关键云计算项目的实施。

绕不开的三项挑战

报告认为,企业云建设需要面对三方面的风险:

战略风险。目前IT的管理模式和云计算的管理模式在有些方面存在着天然的矛盾,在实现“云化”改造以后,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和组织的重新设计需要做出调整,这种风险难以采用定量方式给予评估。

管理风险。除了大型企业从现有的IT架构向云平台的迁移过程中,必然发生的财务与管理成本、人才缺口外,过度依赖网络也是一项重要风险。云计算对网络的依赖性远超传统IT应用,但集中建设的数据中心和网络管理难度加大都可能造成网络延迟的增加,限制了云计算在实时性要求极高的机床级、机组级信息化的应用。

技术风险。目前云计算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但又没有一个云供应商能够满足市场所有的需求。企业难以在多个云系统之间实现有效的业务整合,同时还面临着“被绑定”的战略风险。此外,虽然企业云在数据存储、灾备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现有的数据安全技术不能适应企业云环境,企业会难以控制数据的可用性;在应用系统安全方面,云计算对应用层面的安全保护手段欠缺,这是云计算技术的天然缺陷。

实践云计算也要讲策略

报告指出,大型企业借助云计算实现信息技术与企业的战略、管控、业务运作的高度融合,要有一个信息化建设的方法路线:

第一步:做好云计算规划。

企业云计算项目前期的论证和规划过程十分重要。由于大型企业云应用的深入发展,其建设的复杂程度和技术难度也越来越高,解决方案提供商也越来越多。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选择,企业往往无所适从。而独立的咨询/监理服务机构可以围绕企业战略,培育企业的管控能力以及整合相应的资源优势,对企业云进行总体设计,进而帮助企业从业务战略到信息化战略、云整体架构映射、落地,进行系统集成、选择供应商和产品。

第二步:加强IT管控体系建设。由于部分企业仍是传统意义上的组织架构,没有IT管控,各部门、各子公司信息孤岛林立。如果要提升企业云建设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就要开展IT治理,进行IT管控体系的建设,确保企业云计算规划、项目建设的落实。对于集团企业,企业云建设是全员参与的工程,所以IT管控体系也是全员的,不仅仅是信息部门,还包括一把手和业务部门的全力支持,甚至需要客户、供应商和外部专家的共同参与。企业云的实践是从一体化数据中心管理开始,没有一个优秀的IT管控体系,数据中心的整合、集中、标准化是不可能实现的。

第三步:探索企业云标准体系建设。要通过云计算实现大型企业业务协同、信息共享以及一体化运营,云标准体系建设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云标准主要包括企业的组织、人员编码、货品编码以及客户供应编码,数据元、信息安全、网络和相关的业务管理规范等不同的层次。而企业应主要考虑从信息集成、一体化业务运营、管理的角度出发来建设一些切实可行的云标准框架体系。企业通过持续的标准体系的建设,形成统一的信息平台、统一的基础数据、统一的财务业务规范,从企业财务的整合、业务系统的统一、一体化运营、演进到云。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消灭信息孤岛。

第四步:推动企业云关键项目建设。关键项目的成功能够帮助项目参与者建立信心,保证长期工作的顺利推进。大型企业要重点把握那些最终能演进到云的关键信息化项目的建设以及项目管理,从建设一体化数据中心开始,做好综合管理、业务管控、智能决策以及主数据管理系统建设等企业关键系统的云化,通过重点项目带动下属公司的业务系统整合改造,逐步迁移到集团云上来从而形成集团云平台。

链接

《中国大型企业云计算应用战略研究(2012年)》其它主要结论

1.国内企业云应用尚处于从了解到尝试应用的发展阶段,大型企业云应用倾向采用私有云为主、混合云为辅的模式。

2.随着云计算的发展、企业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企业在组织架构、营销模式、价值链等方面将逐步发生重大的变化。

3.大型企业云从总体上可分为三层架构,分别是基础设施层(IaaS)、平台层(PaaS)和应用层(SaaS)。

4.大型企业的云计算应用重点领域主要分布在制造行业、电力行业、电信行业、物流行业和建筑行业,分别以制造云、电力云、电信云、物流云和视频云为重点应用。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