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对决:阿里VS亚马逊

责任编辑:editor03

2014-03-11 16:09:07

摘自:中华网科技

随着马云发信确立“云+端”战略,阿里巴巴与亚马逊--这两家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终于在同一个竞技场上短兵相接。

随着马云发信确立“云+端”战略,阿里巴巴与亚马逊--这两家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终于在同一个竞技场上短兵相接。竞技项目并非双方最擅长的零售,而是尚处“冷门”的云计算业务。

北京,亚马逊AWS(Amazon Web Service)中国区的办公室里,正在进行最后的冲刺:根据美国西雅图总部下达的死命令,第一季度,首批中国客户将被邀请使用AWS中国区的服务,开发和运营他们的应用。此前不久,亚马逊AWS正式宣告入华。

杭州,经历春节的思考后,马云和智囊们不再纠结于移动端一城的得失,而是着眼于一个更广阔的天地:“从今天的局势来看,即使无线客户端风生水起,我们依旧应该坚持大力在云上投入。云端(Cloud +App)将是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关键,精彩纷呈的端市场才刚刚开始。”

短短一周内,阿里巴巴宣布三项跟云计算相关的合作:2月24日,阿里云结盟国内最大IT服务商东软集团,共拓云服务市场;27日,阿里巴巴跟海南合作,投资建设“未来城市”;3月1日,马云飞赴贵州布道大数据,开展相关方面的合作。

百度、谷歌搜索之战,淘宝、Ebay电商之战,QQ、MSN即时通讯之战,互联网前三次中美之争,尽管过程不尽相同,最后均以美方退出中国市场告终,BAT三巨头的江湖地位由此确立。十年已逝,战火再燃,互联网第四次中美之争终于爆发。

“美洲狮来到了中国大陆”

对阿里巴巴而言,自2008年宣布成立”电子商务云计算中心”以来,云计算业务的地位从未如此重要过:在互联网金融业务之外,它可以增加资本市场对阿里巴巴的想象力;与国内其他互联网公司如腾讯相比,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的云计算服务,更符合阿里巴巴的优势定位:数据与平台。

技术层面,有两件事情值得关注:2013年7月,阿里完成了为期3年多的“去IOE”,所谓去IOE,指的就是不再使用IBM的小型机、Oracle的数据库和EMC的存储设备,完全使用廉价PC组成超级计算机集群,在中国公司里,阿里是第一个且唯一真正实现“去IOE”的;2013年10月,阿里独立研发的飞天5K计划完成,单集群服务器规模达到5000台,100TB排序能在30分钟完成,远超今年Yahoo同年7月创造的世界纪录-71分钟。阿里云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对外提供5K云计算服务能力的公司。

亚马逊方面,AWS于2006年推出,以Web服务的形式向企业提供IT基础设施服务,多年发展已成为全球云计算服务领域不折不扣的老大。2013年12月18日,亚马逊AWS宣布入华,这是AWS服务全球范围进入的第十个区域。

亚马逊AWS入华过程其实颇为曲折。早在2008 年底,亚马逊就已经派人入华考察中国市场情况。4年后,AWS中文网站启用。再过一年,亚马逊宣布AWS正式入华:一方面与田溯宁主导的宽带资本合作,并与北京、宁夏当地政府合作,将数据中心放在宁夏,运营中心放在北京;另一方面,跟光环新网、网宿科技合作,为亚马逊提供必要的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和互联网接入服务。这种方式带有外企入华特有的“别扭”:企业要想在中国大陆使用AWS,需要分别跟北京、宁夏、宽带资本签三份合同,没有统一的接头人。

这种情况被业界评论为”美洲狮来到了中国大陆,但是还没出动物园”。但即使是这样,亚马逊云计算的入华也给阿里、腾讯、百度等云计算服务带来了很大影响:在 AWS宣布入华期间,阿里云、腾讯云曾给出五折、六折的价格优惠。据悉,AWS在中国设立的机构已经开始招兵买马。除了亚马逊以外,微软云计算也2013 年秋天在中国落地,IBM也号称要大力发展云服务。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