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双城记》
我们处在飞速变化的时代,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不过是5年内的事情。我们的祖先花了700万年站起来,我们只花了不到7年就退化。这也是一个充满想象的时代。刚不久前,阿里巴巴成为市值仅次于Google的互联网公司,大概很难想像在十多年前,马云还只是默默无名的英语老师。过去二十年这批成功的企业家大多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且年纪越来越轻,就像Facebook的Mark Zuckerberg、Dropbox的Drew Houstin都在40岁前就功成名就,而他们都来自中产家庭,从程序员起步。网络效应使得互联网成为梦想家的乐园,十年前的人恐怕难以想象Whatsapp只有55名员工,而Minecraft更少,只有35名。这完全颠覆了以往我们认为只有大公司才能做出影响世界的产品的认知。
但同时,我们也处在缺乏安全感的时代——世界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化着。传统产业受互联网冲击不用说,即便Facebook和腾讯等巨头也每天都在担忧。科技的快速成长颠覆了“经验”的价值,令其变成双刃剑,是优势同时也可能是包袱。
一个成功的风投在衡量项目时,除了会注意市场大小,更重要的是要看未来十年的发展空间。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产业本身的前景与自我更新的能力决定一切,改变需要勇气,但不改变的风险往往更大。陌陌提交上市,引发的争议莫不围绕在用户粘性的存疑、活跃留存的真实性和商业模式的空间。其实,即便没有想象那么好,又如何?每个创业者都有一个理由或一个梦想去坚持,可能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个整合简化的模式、一个针对特定用户的产品,甚至只是一个爱好;但无论是哪个,创业圈中失败退场的案例数量远远大过于成功的。对创业者而言,如何寻找一个“不同”的版本或是“更好”的版本,其实就是一种创新,因为创造力的来源不是灵感,而是重组。你永远不会知道你一开始所创造的初衷,最后会演变成怎样的模式来影响后人。谁都知道Google一开始其实是论文搜寻引擎,而Facebook其实只是把妹神器,然而后续的发展都着实影响到现代人的生活。苹果也一样,虽然最初在音乐产业改造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iPhone最大的影响却在于创造了移动应用数十亿的商机。
真正的创业者不只是在创办一家公司,而是经由一个个新的思维,让人们有不同切入思考的角度、看到不同的视野,更进而有了全新的生活模式。身为投资者,看到的更不该只是每个事业的盈利、模式的成败,更该扩张思维、转换观点;你关注的不只是一个事业,而是因为这个想法的坚持,最终可能影响改变世界。马化腾曾被质疑过,史玉柱曾被质疑过,马云也同样被质疑过……事实上,我们最应该注意的不是大量看上去合情合理的“优化”项目,而是看上去很不合情理“不敢下结论”的项目。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警醒的过程。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M. Christensen)以提出“破坏式创新”闻名于世,著作《创新者的窘境》曾被《经济学人》选为史上最重要的策略管理书籍。英特尔的葛鲁夫曾邀请他到公司总部解说其理论,而乔布斯也对其理论知之甚详,每每能以市场后进者之姿,异军突起,后发先至。
在动荡且竞争的今日,清醒的大公司其实都会对市场后进者感到害怕,因为只要他们掌握正确的事业模式,很快就会蚕食市场;既有的成功者反而常常被困在成功模式的循环中而被打败。
有一种创新,叫做到极致,往往是产品、服务以及各种工艺技术的持续“进步”。日本厨神善于运用最顶级的食材做出令人垂涎的完美料理,尝上一口简直有不枉此生的尊荣感。这种力求完美的精神当然值得效法。但对于某些“使用者”,这种“更好的产品与服务”是不是真的有必要?许多恐龙级软件比如Office系列、Adobe系列……不停的改善,但多数普通用户几乎感觉不到反而只觉得越来越臃肿并带来操作习惯的改变。正因为此,“破坏式创新”对市场上其他的竞争者,提供了另一个大展长才的机会。
找到创新机会的辨识方法中最重要的一个是:“了解用户需要完成什么事务”。
麦当劳曾经作过有关奶昔的市场调查并归纳出,“奶昔”的作用是:帮助驾驶、维持清醒、暂垫肚子。消费者“需要完成的”,是填饱肚子以及保持清醒,所以需要想办法让客人吃更久一点;至于食材,大部分的驾驶者并不在意。于是麦当劳对于奶昔拟出的改善为:
含有小果粒——提高饮用的惊喜
黏稠性更高——可以吃更久
……
研究人类是最耗费心力的事情。几乎每三十年就会产生世代交替,真正搞清楚每次改变的因果都要花上大量时间。企业的竞争策略与过去的市场选择,决定了对于新产品的经济价值的认知。一个人的知识和见解,绝不会超过他的经历与体悟。只有在走进深处后,才知道,什么是多余。
破坏性创新可能发生于任何产品或服务市场。对于伪创新永远不需要泛滥热情,而对于潜在的新事物,则永远要放低心态去观察分析。作为投资者,看到的应该是海洋,而不是被孤立的岛屿。从地面看摩天楼,连它是不是最高楼都无从分辨;爬到摩天楼顶端,才能看见全世界正面的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