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亚 是个70后,2012年10月,亓亚 创办的苏州云杉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落户苏州国际科技园。
人生没有标准路
1998年,亓亚 考上清华大学,随后的13年都在清华度过。在清华读博期间,第一年他带领50人的团队做863项目,第二年他去美国做访问学生,第三年他毕业后开始创业。
他的创业之路和在美国的经历密不可分。“我清楚地记得,863刚做完的第二天,行李都没怎么收拾,就直接飞去美国。”亓亚 在美国东部做了半年的研究,写了几篇学术文章,后来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于是亓亚 “开着一辆很破的车,从东部到西部,在加州洛杉矶硅谷、旧金山,到硅谷不少大公司游走。”在这个游学的过程,亓亚 看到斯坦福的几个学生出来创业,做的就是sdn技术,这与他去美国之前研究的东西很相近,只不过他还没有把研究成果应用于市场。亓亚 当时就想:“他们能在美国做,我为什么不能在中国做?”回国之后,亓亚 的想法得到了导师的支持。于是在毕业后立即与来自ju-niper的张天鹏和来自6wind的来源共同创办了云杉网络。
尝新才有成就感
亓亚 说,做学术研究相对还是比较窄,而且“那时候觉得sdn相关算法和架构研究已经到了世界级,大框架已经有了,我希望能做一些增量的东西,那就是要打开市场,让更多的人来了解sdn,让这个技术真正创造出价值。”
云计算,这个时下最火热的一个it名词,很多人都已不陌生。但是说起sdn,估计得是圈内人士才能明白。sdn全称softwaredefinednetworking,中文即软件定义网络,是一种新型网络创新架构,其核心技术openflow通过将网络设备控制面与数据面分离开来,从而实现了网络流量的灵活控制,为核心网络及应用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公司成立短短几年,亓亚 几乎跑遍了国内的idc圈,业务开展得很快。一直从事研究的亓亚 从来没做过销售,“我当时就跟着数据中心的销售一起跑业务,在科技园里挨家挨户跑客户,去销售这个‘云’,大概两天左右,走了10个企业,最后5家企业合作成功。”
园区对“云”的理解很超前
苏州国科数据中心成了亓亚 创立云杉之后的第一个客户,“在与国科的领导以及园区的领导谈的时候,感觉他们对云的理解,超出其他城市园区人的理解,而且都是比较想做事的人。”亓亚 说:“苏州工业园区还有领军人才工程,对符合产业发展规划的科技人才、创业团队,在政策、资金等方面有很多支持,于是我们决定在苏州建立一个团队。”2012年10月创办苏州云杉世纪,专注于云计算服务平台核心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
公司建立之后他才发现,市场在哪里不确定,不知道是北京市场大,还是上海、广东市场大。“跑了好几个地方,我们发现上海、广东最容易推广,北京市场虽然巨大,但是产业壁垒也很高,它得等到周边都成气候了,影响到一些格局时才会松动。但在苏州工业园区不一样,只要产品好,客户都会接受。”亓亚 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