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的篇章,IBM如此与众不同

责任编辑:王李通

2015-03-02 09:17:34

摘自:比特网

当IBM公布“CAMSS”转型战略、提出全力向混合云转型的时候,正值私有云方兴未艾,公有云扶摇直上,云计算市场表现出了两种泾渭分明的发展路径。

在云计算中,IBM很早就洞察了未来。

当IBM公布“CAMSS”转型战略、提出全力向混合云转型的时候,正值私有云方兴未艾,公有云扶摇直上,云计算市场表现出了两种泾渭分明的发展路径。但IBM坚信,云计算的未来既不是公有云,也不是私有云,而是混合云。

如今,市场已经肯定了这种论断,Gartner预测,超过半数的大型企业将在未来2年部署混合云,到2017年底,将有将近70%的大型企业部署混合云。同时,云计算市场也在向着混合云迈进,曾经以私有云为核心的企业,譬如HP、VMware、Oracle,也开始大谈混合云,重新部署了战略方向。

在私有云、公有云之后,缘何混合云又直线升温?经历过近十年的发展,云计算已经被广泛的接受,但经历过爆发期之后,企业开始理性的思考如何更加合理的应用云计算,企业对云平台的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可扩展性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他们既想拥有公有云高效、灵活的资源优势,又想拥有私有云的安全性以及管理运维要求。

因为坚定,故而IBM在混合云上的步伐很快。从2007年开始,IBM在云计算上投入了70亿美金进行了17次收购,其中包括20亿美金收购SoftLayer、10亿美金投入BlueMixPaaS服务、投资12亿美金在全球建立40家云计算数据中心。不仅如此,结合多年丰富的行业经验,IBM所拥有的独特的云咨询服务能力也使其在纷乱的云市场中占据了领导地位。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大中华区合伙人黄起汶表示:“谈到云时,很多人都会谈到速度。但IBM更强调创新与变革,让企业在推进自身效率的同时实现变革。这就需要强大的咨询服务的支持,而这正是IBM的优势所在。”

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大中华区合伙人黄起汶

2014年,IBM的大力投入已经卓见成效:IBM年报显示,2014年其云计算业务营收已经达到70亿美金(这是原本IBM2015年致力于达到的目标),云计算收入年比增长60%。其中“即服务”收入达到30亿美元,增长了75%。

“IBM在混合云的时代里,一直在不断注入新的血液”,IBM大中华区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副总裁、高级合伙人、应用开发与创新服务总经理唐青认为,IBM在云中的成功在于能够不断纳新完善,同时,IBM云计算有着两个特质,第一是“端到端”,第二是“开放”,这让IBM在混合云的新篇章中独一无二。

IBM大中华区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副总裁、高级合伙人、应用开发与创新服务总经理唐青

唯有“端到端”,才能“混合云”

“端到端”的含义在于,IBM所能提供的不仅是服务器、存储、软件、中间件、云管理平台等一整套底层的云就绪系统和云计算基础架构解决方案,还能提供包括IaaS、PaaS、SaaS在内的一整套云服务,当然,有着强大的GBS部门的IBM,还拥有其他竞争对手所无法企及的、完善的行业咨询和服务。

换句话说,企业不管需要的是云计算基础架构,还是私有云、公有云,或者是云计算咨询服务,都能从IBM获得一个满意的答案。

在IaaS服务上,IBM有着两个强大的武器,SoftLayer和CMS企业云。

在被IBM收购之前,SoftLayer是全球最大的私人控股云计算基础设施提供商,它在全球有着13个数据中心、10万多台服务器,在全球超过140个国家有着超过21000个客户,让IBM心动的原因在于,SoftLayer主要面向企业级客户,和IBM有着相似的特质,这对当时在公有云市场雄心勃勃的IBM而言,其吸引力是致命的。

于是,2013年6月,IBM以20亿美金的代价将SoftLayer纳入麾下,从此,IBM开始了围绕SoftLayer的一系列投入:投资12亿美金新增40个SoftLayer全球数据中心;投资10亿美元建立Watson事业部,在SoftLayer上运行Watson;投资10亿美金建立BluemixPaaS服务,帮助数百万开发人员构建运行于SoftLayer上的云应用;推出IBM云市场,并进行多项云收购,如Cloudant、Silverpop和Aspera。

SoftLayer的优势在于,它提供了全球统一的、标准化的公有云服务,其中包括裸机专用服务器、虚拟共享服务器、受管理的私有和公有云、存储、网络、管理服务等广泛的类型,性能优秀,并且提供了超过2200种API端口。IBM SoftLayer有很先进的网络管理技术和三层的管理网络,是其他云服务平台没有的。

自收购至今,已经有数千新客户迁移到SoftLayer平台,包括梅西百货、惠而浦、戴姆勒子公司moovelGmbh、Sicoss集团等,此外,还有1000多家业务合作伙伴已与IBM签约,并计划在SoftLayer上提供其服务。采用SoftLayer服务的企业既有很多全球的领先企业,如Avnet、Arrow Electronics 和 Ingram Micro等。SoftLayer香港数据中心也已经在去年投入使用。

SoftLayer是一个广泛的云服务,它所面向的是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大数据、社交和移动应用等;而对于企业关键应用,如SAP、ERP、Oracle、CRM等,IBM有着另外一个有力的武器,即“CMS企业云”。

“CMS企业云”是基于IBM成熟的企业外包业务的服务体系、技术和运维经验,是一整套为企业提供遵循ITIL标准的全托管的基础架构即服务解决方案。CMS企业云能提供的正是公有云所提供不了的能力——四个级别(白金、金、银、铜)、操作系统级别的、单虚拟机的、高达99.95%的SLA,这在当前所有云服务中独一无二;此外,CMS企业云提供了全生命周期的运维管理服务,客户采购的看上去是一个虚拟机,其实包含基础架构、运维管理服务等一整套服务其实都已经包含在里面了。

CMS企业云无论对于IBM,还是对于整个云计算产业而言都意义深远。从IBM角度来看,CMS企业云是最能代表IBM特质的一朵云:稳定可靠、性能优秀、包含全面的咨询和服务、专精于企业关键业务,这让IBM能够在诸侯并起的云服务市场独树一帜,获得独一无二的竞争力;从整个云计算产业来看,CMS企业云为企业关键业务的“云化”提供了可行途径,让企业的“混合云”部署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支撑。

自去年9月IBM联合世纪互联将CMS企业云在中国落地之后,很快获得了多家企业的认可,如今已经有数十家教育,航空,电信,金融,制造行业用户进行测试使用,包括奥维奥,讯鸟科技,威达,南天科技等国内知名企业。

不难看出,IBM在IaaS层面上布局的两朵云,SoftLayer和CMS企业云,形成了很好的互补关系。前者是广泛的、标准化的公有云服务,后者则是针对性的、定制化的企业托管云服务,分别覆盖了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体现了“混合云”的理念。

在PaaS服务上,2014年初,IBM投资10亿美元构建了BluemixPaaS平台。

Bluemix基于开源的CloudFoundry平台和IBM的SoftLayer公有云服务,可以让开发人员能够快速构建、部署和管理云应用程序,让传统开发者能快速转变为云计算和移动互联时代的开发者,更加快速的构建移动、Web、大数据等方面的应用。

IBM不断将最新的软件和服务放到Bluemix上面供开发者租用,其中不乏Watson、Cloudant等最先进的产品。“今天一个IT发烧友通过Bluemix平台可以得到所有IBM最好的东西,而这些最好的东西是不断被上架的;Bluemix能够把IBM所有好的东西持续放上去、持续发布上去”,唐青表示。

不难看出,Bluemix反映出了IBM的一些变化,这头大象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已经放下身段,服务于更加广泛的初创企业,甚至是个人开发者。当然,IBM从中能够收获更加广泛的云计算客户群,进一步扩大IBM云计算的版图,建立更加活跃广泛的云计算生态圈。

在SaaS服务上,IBM利用自身在软件上的优势和强大的合作伙伴生态系统,构建了云市场(Marketplace),如今已经具备200多个IBM以及第三方软件和服务,包含面向市场营销、销售、人力资源、财务、分析和IT等领域的100多种IBM SaaS。“IBM SaaS包含两条线,一个是IBM自己的,一个是IBM合作伙伴的。我们有一个策略是跟合作伙伴的合作,我们会打造一些核心的合作伙伴,让他们的应用嫁接到我们的云上,让他们的SaaS也变成我们客户服务的SaaS”,唐青介绍说。

从私有云到公有云,从IaaS、PaaS到SaaS,IBM已经全面覆盖云计算的各个层面,正是这种“端到端”的能力,让IBM能够成为混合云领域的领导者。对此,IBM大中华区云计算事业部总经理陈国豪表示:“经过多年的战略投入, IBM已经成为唯一一家在云计算所有的领域都深耕涉足的云服务提供商,IBM已经为‘企业混合云’发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们愿意与广大合作伙伴与客户积极分享自身的能力与经验,携手推动混合云在中国的快速发展。”

用“开放”勾勒云帝国版图

唐青强调,IBM的云是开放的。

在这个由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社交引领的新时代中,“开放”是主旋律,如果不想和时代背道而驰,遵循开放标准势在必行。而今的IBM已经不是从前的IBM,不管是传统的硬件软件,还是如今的云计算,IBM都在以开放的态度来面对。

一方面,IBM致力于推动开放的云生态系统,以确保其客户能够从开放标准和开源中获得最大的收益。因此,IBM云计算提供了对OpenStack、Cloud Foundry、TOSCA、mongoDB等开放标准的支持,这对于公有云、混合云及私有云之间的互用性至关重要。唐青表示,IBM“端到端”云计算解决方案并不是排他性的,不只是唯一的标准,IBM在用开放的心态拥抱所有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服务。

另一方面,IBM在构建云生态系统中采取了开放的合作态度,从开始向云转型至今,IBM除了进行了大量的收购,还快速与多家业内举足轻重的企业建立了伙伴关系,这其中不乏曾经的老对手。在IBM看来,竞争是常态,而合作才能让双方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在2014年中,IBM和苹果签署排他性协议,构建iOS版本的IBM MobileFirst解决方案,并提供针对iOS特定优化的IBM云服务; SAP选择IBM作为其关键业务应用的首选云基础设施服务战略提供商; IBM和Twitter携手对来自于Twitter的数据进行分析,允许第三方开发者将Twitter的数据整合到他们利用IBM工具创建的全新云服务之中;IBM与腾讯云就“行业SaaS应用公有云”展开合作,IBM的SaaS将部署在腾讯云上并进行销售。

“建构一个生态环境跟整个云的开放战略是一样的,当你开放的时候你的合作伙伴就多了”,在唐青看来,在云计算生态圈的建立过程中,IBM一直秉承着真诚的开放心态,并且有着开放的决心以及对合作伙伴的信任,这使得IBM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收获众多的合作伙伴。

在一个开放的时代,单打独斗势必行不通,IBM深谙此道。在云计算中,IBM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开放态度,它不仅选择了苹果、SAP、腾讯等业内翘楚强强联手,同时通过Bluemix触及到更加广泛的初创企业和个人开发者,此外,IBM还打算和系统集成商密切合作,让他们使用IBM的能力和系统建立起B2B模式——IBM云计算的帝国版图正在逐步形成。黄起汶强调,由于商业环境、文化、法律法规的差异,每个国家都有自身的市场特点,任何成功的云经验都不能照搬到中国,要基于这些有益的经验因地制宜的为中国企业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而无疑,开放合作已经成为IBM真正实现“Innovate With China”的重要途径。

连接“左岸”和“右岸”

如果将IBM的“端到端”云计算解决方案比喻为士兵手中的狙击步枪,那么IBM所能提供的资深行业咨询服务就是告诉士兵如何精熟这把步枪的方法,让士兵能够发挥出枪械的最大功效,从一名普通士兵蜕变为一名狙击大师

说IBM云计算与众不同,不仅在于它能够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更在于它拥有超过40,000名云计算咨询师及专家,能提供专业的行业咨询服务。

唐青表示,这个世界一边是“左岸”,一边是“右岸”,一边是传统企业,一边是互联网体系。这两者不是竞争的关系,而是互相融合的关系。传统企业需要用开放的态度拥抱互联网模式与技术,实现自身业务变革。而互联网企业正逐渐向更多传统行业延伸,这就要求互联网企业要更深入的了解传统行业特点与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创新。在这种情况下,IBM所擅长的就是运用手中的全面云计算解决方案和资深行业咨询服务,将“左岸”和“右岸”连接在一起。

以IBM和腾讯的合作为例,2014年10月,两者就“行业SaaS应用公有云”进行合作,其中腾讯云将提供IaaS公有云或专有云的运营和管理,并保障云平台资源、网络、设备等基础资源的正常运行;IBM将为中小企业提供面对互联网和云化的咨询服务,双方同意将IBM产品和服务部门提供的SaaS部署在腾讯云上并进行销售。

一边是互联网企业,一边是传统的行业,两边有着不同的诉求、不同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和行为模式,IBM所做的就是搭建起腾讯和行业用户之间的桥梁,在唐青看来,这是IBM独一无二的能力:“IBM懂得双方的语言,能够更好的让双方知道是什么。双方的沟通很重要,IBM这个桥梁的连接也很重要,连接的不好就会造成成本极大的浪费。”

——IBM了解云的未来,也拥有连接“左岸”和“右岸”的工具和方法,正因这些独一无二的能力,让IBM能够成为企业转型中的领航者,也为IBM在云计算的道路上照亮了未来。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