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正快速改变着CIO的战略地位,给其职业生涯带来巨大挑战。云赋予CIO更大的空间,那些具有前瞻性和锐意进取的CIO们将不断为企业创造价值,实现业务突破创新。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让不少CIO如坠云雾:传统的网络架构能否支撑云计算?云计算会形成云孤岛吗?移动化、云计算和大数据能否支撑商业突破创新?诸多困惑亟待解开。
现今云计算市场已形成群雄争霸的竞争格局,亚马、Google、 IBM、阿里云等都是实力不俗的竞争者。戴尔作为后起之秀,来势汹汹也不可小觑。企业网D1Net记者获悉,继1月中旬戴尔首次发布云计算战略——Any cloud后,3月13日,戴尔再次召开了以“品云 谱云 行云——戴尔云计算社交论坛”为主题的网络研讨会,携手分析师、云专家和知名企业CIO,从战略到实践围绕“云”进行了探讨。
解读戴尔Any Cloud
针对戴尔Any Cloud,戴尔中国企业解决方案总经理曹志平详尽阐述了其实现的三个阶段:
能否上云——云就绪。戴尔将尽量做到优化架构,使整个架构都是可以面向云计算做转型的架构。
如何上云——云部署。戴尔将会应用一些模块化的设计,应用一些高弹性的架构设计,去帮助客户更好的实现一些云方面的部署。
如何管云——云管理。戴尔将应用各种管理的平台和工具,让客户实施了一部分云迁移之后,云转型之后,能够实现跨平台的云管理。
通过云就绪、云部署、云管理三步曲,基本上可以更好的实施混合云的管理,充分实现整个以负载为核心的监控的管理,使得很多传统运用,通过融合,通过异构的整合,实现向新型架构的迁移。
简单高效架构云
众所周知,云计算可以降低IT总成本,还会使系统更加灵活高效,平台更加安全稳健。既然这么好,那就上云呗!事情当然没有这么简单。对于目前企业云计算应用情况,戴尔企业解决方案部门企业架构师王雪晖表示,企业部署云计算是需要虚拟化到达一定的成熟度,然后再一步一步的迁移到云计算。
那么企业必须对自身情况有所了解。企业规模、业务状况、实际需要、资金预算等因素都要考虑在内。王雪晖为CIO云计算选型支招:目前市面上很多云产品,CIO在选择云服务时,首先要考虑放在云上的数据是否可以收回来或者转移到其他的云服务上,因为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CIO需要维持一个开放的态度,不要锁定在专有的技术中,重点要考虑未来云资源能否灵活的调用。
前期规划做好了,我们再来谈部署问题。应对中国市场需求,戴尔既为用户提供灵活技术选择,又通过优化和通用技术,降低新增采购,消除云孤岛,满足任意一种云部署需求。换句话说,戴尔不是让用户适应解决方案,而是提供定制化的服务。
云上好了,企业要怎么管理呢?戴尔也想好了对策:统一集中管理。戴尔Any Cloud帮助客户最终实现通过云架构层,云资源层,云负载层,云交付层的管理,运用各种工具实现跨异构平台不同云平台的管理。不同的云平台管理也会有不同的层次及相应不同的工具来帮助客户做更好的实施。
用电商思维卖服务
市场上不同类型的云方案之间有很大的差别,适用的环境也不一样。究竟应该如何选择才能最准确的反映业务的需求,更好地帮助业务的发展,这给用户带来了很多困扰。为此,戴尔在2014年推出了“云计算电子商务平台“——Dell Cloud Marketplace。与我们熟知的电子商务平台不同的是,Dell Cloud Marketplace卖的不是实实在在的产品,而是各种不同类型的云服务。
曹志平曾说,戴尔云计算是具备电子商务思维的。电子商务”随时、随地、随需”的供给模式,正是戴尔Any Cloud帮助企业客户解决的核心问题:“戴尔将‘电子商务经验(思维)’与‘云计算’结合,能够为客户实现切实可行的云转型方案。“
据曹志平介绍,在全球,戴尔已经联合了14个云计算合作伙伴,包括很多运营商,打造了128个数据中心,全球云服务器超过110万台。未来还将推出“戴尔中国企业云联盟”计划,“携手云产业合作伙伴组建云联盟,打造云生态”。
结语:
2015年,国内云计算落地步伐加快。戴尔Any Cloud战略能否跑完这场马拉松,现在尚无定论。戴尔凭借着对用户需求深入挖掘的执着,能否在云计算红海中独辟蹊径,开辟出一片新蓝海,我们也将拭目以待!